我相信,一個有文明的城市,不會用近代的建設,完全取代舊有的建築;不會讓水泥的構造,填塞每一寸的空間;不會讓道路,將都市切割得零碎;不會讓人為活動的噪音,擴散到城市的每個角落。
文明的城市,會保留一些舊有的遺跡,讓未來與歷史,在現今有個相遇之處,讓孩子們知道,我們不是活在斷裂的世代,而是,秉持舊有美好的傳承。
有天下午,我約幾個學生去爬景美山。「老師,今天的重點是什麼?」學生問道。「嗯,來認識這個山區,因為這是古濕地的集水區。」我喜悅的邊走邊說道。景美山的海拔約170 公尺,是台北市的淺山丘陵地。登山的小徑很多,坡度不大,很容易走。「這是『仙跡岩』步道,聽說有仙人來過,留下足跡。」學生在野外,問的問題總比課堂多。
岩石的風化
「根據我們在山下的鑽探資料,地表下18-20 公尺的地方,存有海貝的化石。因此在古老的年代,這山區是沉在海底下。山上的岩層大都是泥岩與細砂岩組成,早期這裡的海水頗深,沉到海底的沉積物才會比較細。地殼的運動使海底抬升成山,山的組成大都是泥岩與砂岩岩層的交錯。砂岩的風化會在岩石的表面局部崩落,留下不規則幾何圖形。有一塊岩石上有類似人的足跡,才有人稱此為『仙跡岩』。」我說道。
「所以仙可能是指古代的海貝?」學生笑著問。「不。仙在古代的甲骨文,代表地勢如山的『升高』,沒有影射任何的生物。」我說道。「沒想到老師的中文底子也不錯。」學生說道。「自然科學與文學,彼此是鄰居,有人只租其中的一間房,有人一次租兩間。前者較能專注,後者較累,但是累得很有趣。」我有所感觸的說道。
集水區的保育
「那麼,為什麼要調查古濕地的集水區呢?」學生問道。「水潭在地理上是小尺度,周圍的景美山才是大尺度。我們必須保護大尺度,小尺度才能得保存。我要關照集水區,蛙類才有安全進出水潭的路。水潭的復育不夠,尚要有集水區的保護。當然,保護之前對集水區要有相當的瞭解,否則我們不知道要保護什麼。」我從學理上說道。
「對集水區的保護,最關鍵的項目是什麼?」學生問得很直接。「雨水的下滲。」我說道。「這是什麼意思呢?」學生接著問。「好的森林集水區,地表之下有個大水缸。下雨時雨水落在地面或植物體上,大部分的水,會滲入地下的天然大水缸中,再緩緩的流出。古濕地的水,就是這樣來的。下大雨時,山裡溪澗的水若暴漲,是劣化的集水區。反之,下雨一、二天之後,溪澗的水位才緩緩上升,這是理想的集水區。」我說道。
大孔隙的幫助
「真有意思,那麼如何使雨水進入地下呢?」學生問到關鍵了。「土壤的孔隙有大孔隙、小孔隙之分。大孔隙的孔徑,約大於0.1 公分。雨水從大孔隙下滲,才滲得快。如果地表土壤都是小孔隙,雨水會形成地表逕流,很快的流入溪澗,山裡就失去儲水的功能。古濕地能否長期維護,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在山區的大孔隙有多少。
所以,有人在山裡散步,有人在山坡上的階梯跑步,有人來此看鳥,有人來此種菜。我們卻是來看土壤裡的大孔隙有多少。」我不禁唱起歌來。
「但是,我們沒看到土壤大孔隙啊。」學生將我拉回現實。「人的眼睛看得到的,是集水區表徵的現象。看不到的,才是影響集水區的實質。土壤的大孔隙不是用眼睛直接看,而是間接觀察,例如看山區有沒有好的水土保持,能夠讓地表上的土壤留下雨水。看有沒有茂密的樹木,樹木的根毛腐爛後會成為土壤的大孔隙。看地面落葉多少,愈多落葉在土壤中分解,就有愈多的有機質,容易組成大孔隙。看山區的道路多少,以免人為踩踏與水泥路面使土壤變硬。看山區的運動場多少、涼亭多少、建築物多少、透水磚塊多少等,這些都要少,山區的土壤才有較多的大孔隙。」我說明道。
「沒想到老師爬一次山,就看了這麼多。」學生說道。
自然的觀察家
「還可以看山上野溪的水深多少,沖刷多深,溪底的石礫有多大,溪溝的邊坡保護、溪溝的流向與彎度、山區岩層的走向、岩層上方土壤的厚度、土壤的顏色、土壤顆粒的粗細,並傾聽周遭的蛙鳴、蟬聲、鳥叫等。對喜歡觀察大自然的人,這些現象,都在呈現山區的狀況。」我看著學生說道。
「謝謝老師。」學生說道。「在山上遇到在地的茶農、果農、菜農,還要向他們請教。我永遠不認為自己是權威,希望以後你們無論有多少經驗,有多高的頭銜,也不要以權威自居,而會向在地人請教。」我說道。
科學築夢大現場(3)蛙做的夢是什麼顏色?古溼地復育記
作者:張文亮
繪者:好面(漫畫)、洪千凡(繪圖)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6-09-05
ISBN/ISSN:9789869354578
2013年,一群台大師生在木柵永建國小新校址預定地上,意外發現了一個古老的溼地遺跡,從地底的千年花粉與種子、遺址附近的人文地質活動、逐漸湧起想要復育這片古濕地的夢想。
張文亮老師帶領學生以青蛙的故事當做橋梁,用各種蛙類的角度一步步還給溼地原始的面貌,用好多蛙的故事教導學生珍惜人與自然的關係。
這趟溼地復育之旅不僅治癒了大地,也撫慰了這些大孩子們的人生課業上的不安與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