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為國際濕地日,但逃過國光石化開發案的彰化海岸,目前卻尚未取得「國際級重要濕地」身份。環團彰化環盟為此再次發出聲明,要求儘速公告,籲保育濕地、才能還給當地漁撈、養殖產業更多生機。
彰化海岸擁有六公里最寬的潮間帶、數量最多的保育類鳥類大杓鷸、黑嘴鷗、多種達到1%族群數量的鳥類棲地,以及豐富多樣的底棲生物,和唯一僅存牛車下海,協助蚵農載運牡蠣的特有產業文化。這些特色,都讓彰化海岸成為國家級重要濕地名單上的一大熱門,卻因為遭逢國光石化的開發計畫,在2009年的評選時中箭落馬,而從名單上剔除。
國光石化爭議 帶社會正視彰化濕地重要性
因為瀕危的白海豚生態等環境衝擊,國光石化案受到全國各界的關注與爭論,在抗爭過程中也讓國人更加理解濕地的功能與生態意義。濕地有固碳、淨化水質、高生產力等生態系重要功能,因此獲得聯合國以提出《拉姆薩公約》來保護,台灣也在2015年2月2日正式施行《濕地保育法》。
彰化環盟理事長蔡嘉陽指出,濁水溪出海口提供大量的泥質,並在彰化海岸濕地形成全台灣最大的泥質潮間帶,也成為了獨一無二最大的泥質河口生態系統。雖然在400年前荷蘭人所繪製的台灣古地圖中,彰化海岸特殊的潮間帶特性就已獲得凸顯,但這片廣大泥灘地的重要性卻未受重視,北彰化線西鹿港一帶,已遭彰濱工業區填海造陸消失了3600公頃,在2008年時,南彰化芳苑大城一帶又差點因為國光石化填海造陸約4000公頃。
如今國光石化在民意反彈下早已胎死腹中,但死裡逃生的彰化海岸,卻至今未進入國際級重要濕地或國家級重要濕地的名單,面對不時有工業區、風力發電等開發計畫,但中央的主管機關營建署與地方政府彰化縣政府都不見積極行動,讓當地環團仍感擔憂。
「未定案」已五年 彰化濕地目前連國家級都不是
彰化環盟理事長秘書長施月英指出,其實彰化海岸濕地早在2006年的第一次評選,就已經進入國際級重要濕地名單,彰化濕地有獨有的海牛文化、大杓鷸等生態,並不輸後來列為國際級濕地的七股與四草濕地。
但彰化濕地卻因為行政院打算推動國光石化,這項國家重大建設,因此在2009年第二次的評選,從名單上遭剔除了。後在2012年的9月,彰化海岸與202兵工廠同場審議,原將一起列為國家級重要濕地,不料,在地方民代的壓力下,卻改為「未定案」。這一未定案又過了五年,至今仍未塵埃落定,甚至在濕地法上路後,營建署表示得重新送審。
也因此,讓環團年年在濕地日發聲,籲政府儘速把「國際級濕地」的名號返還給彰化濕地。
蔡嘉陽強調,濕地法明確寫下「明智利用」四字,濕地是可永續利用的資源,只要正確聰明的使用它,濕地是提供人類賴以維生重要的食物寶庫和防洪滯水的天然滯洪池。因此不管是列為國際級、國家級或是地方級重要濕地,依照濕地法的第21條,原有的農業、漁業、鹽業和建築等各種現況使用,都可以繼續維持,完全不會影響現有使用濕地利害關係人的權益,也不會讓地方無法發展利用。
「船照走、魚照抓」但卻能阻擋工業區、風機的開發,而守護了濕地,也讓當地的漁撈、養殖產業,在良好的環境下能有更好的品質,環團認為這是彰化海岸列入重要濕地的好處。但施月英表示,從國光石化爭議至今,持續有主開發派刻意放話,誤導當地漁民,若劃設為重要濕地,將來無法出海捕魚、房舍將面臨禁限建等,也是扭曲濕地法了濕地法的真諦。
蔡嘉陽籲中央與地方政府不要再互踢皮球,應該請儘速擬定彰化海岸濕地保育計畫、辦理彰化海岸的評定工作,還給彰化海岸濕地應有的保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