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而綠】採訪後記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30而綠】採訪後記

2015年01月05日
作者:言月青

這一年,因緣際會展開「30而綠」專欄的合作,期許透過書寫,介紹幾位年輕、卻已在環境領域耕耘多年的朋友,讓更多默默守護環境的年輕身影被看見,也為近年被加諸「草莓族」標籤的六、七年級平反。

對個人而言,則是回應多年來,對諸多角色的觀察與思索—從議題倡議、社區陪伴、學術研究、推廣教育到微型產業—這些角色在在需要不同的人格特質,加以突顯。由於撰寫「30而綠」專欄,認識了幾位新朋友,也重新認識了幾位老朋友。一年下來,接近、認識、觀察這些受訪者,成為一場有趣的「讀人」之旅。

山給的一條路──地球公民基金會呂翊齊。

山給的一條路──地球公民基金會呂翊齊。

勇敢,是這些人的共同特質。地球公民的翊齊,在原先的壽險業中,有穩定的客戶、穩定的收入,卻因為幫蘇花高等環境議題寫歌,一個轉身,放棄安逸;為大埔案打訴訟的明芝,在大好前程的法律系中,卻選擇非重視環境、人權的元貞律師事務所不進;走進災區、偏鄉的憲宇,誠實面對自己在公務體系中的不適,放下人人稱羨的鐵飯碗;而繭裹子的兩位創辦者,從高薪的工作離開,用20萬創業…...。

他們的勇氣,源於對自己的誠實,並且願意承擔隨之而來的的質問與壓力。令人深深高興的是,他們也因為這樣,得到更多的舒坦或快樂。30歲,是社會期待立業、成家,承擔責任的年齡關卡,這些受訪者,多半能在伴侶的支持下,走在自己喜歡的路上,也不乏結婚生子者。每個人能夠接受的物質條件或不相同,但透過他們的真實故事,多少也打破了「有理想就別想穩定」的刻板印象。

這過程當中,更需要走在前方的前輩們做為榜樣。投身海洋保育的胡介申,在高中時遇見任由他探索的莫教授;詹順貴律師在土地正義相關訴訟中,不僅指導李明芝的法律專業,更帶著她到處跑現場;李建誠在一場演講初識楊儒門…前人的經驗,提供這系列的故事主角入門的啟蒙,以及持續前進的參考標竿。

海洋減塑倡議者—荒野保護協會胡介申與德國藝術家合作海廢地景藝術。

海洋減塑倡議者—荒野保護協會胡介申與德國藝術家合作海廢地景藝術。

如果環境運動的光譜有深淺之分,這些朋友彼此身處的位置,正代表著光譜上的某個小點,隨著生命歷程,在光譜上游移摸索,在不同的因緣條件下,轉換介入的姿態,比如「從憤青到從農青」的建誠。透過這篇後記,筆者也試圖傳達:在「環保工作」大框架下,儘管每個人採取的路徑殊異,卻都十分珍貴。

在環保團體朋友聚會的場合裡,也不時聽聞對於路線不同的友會組織,彼此懷著「恨鐵不成鋼」的喟嘆、乃至批評。然而每個人、每個階段選擇的生涯樣態,都是當下因緣獨一無二的呈現,正因為有他們在各自的位置上努力、彼此填補堆疊,讓這條光譜顯得繽紛;也邀請更多讀者,您不需要全職投入,但能夠成為這些組織的捐款者或義工,支持他們繼續往前,讓台灣整體環境運動的力量越來越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