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簡琳玲:保護藻礁是台灣獨有的地球公民責任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張簡琳玲:保護藻礁是台灣獨有的地球公民責任

2017年09月06日
作者:張簡琳玲(弘光科技大學通識學院)

從太空看地球,看到的是一顆藍色的星球,承載著約75億的人類和無數不同型態的生命。事實上,地球上這麼多人類的活動和生活的是由全球多樣的生態系統所共同支持 。儘管類別與所在的區域不同,生態系統彼此之間是互相影響,對任一生態系統的破壞也將影響其他的生態系統,最終影響到地球所承載的生物。

在演化的長河中,人類出現在地球的時間僅是最後的短短數秒,但卻對大自然造成巨大的改變。現今的我們正共同面對遽變之後的苦果,包括愈來愈頻繁、規模更大、更難預測的天災,如森林大火、颶風、颱風、水災和旱災。倘若台灣桃園藻礁生態系消失於地球,將會是這些苦果再次的迴光返照。


「生物多樣性之父」威爾森博士(Edward O. Wilson)

藻礁面對台灣能源轉型和國家機器的運轉,被定位為環境問題。「生物多樣性之父」威爾森博士(Edward O. Wilson)在「知識大融通」(Consilience)中曾經提出這樣的建議:「政府的決策如果影響到環境,必須先從認識環境問題及正確的決策開始,再依道德判斷來尋求決方案。之後考慮理性思考的生物基礎,從中了解社會習俗是生物、環境和歷史的產物,最後才回到環境政策的制定」。

因此,對於藻礁的保護,我嘗試做以下簡單連結:

從生態保育的角度來看藻礁

達爾文1835年到加拉巴哥群島的造訪,拉開了演化生物學的序幕,更為島嶼生態學與生物地理學奠下重要基礎。由於長時間與遠距離的隔離,島嶼常常演化出屬於該區域才有的「特物種」,使得島嶼生物的多樣往往更甚於鄰近的大陸。很多島嶼面積雖小,島上生物所記載的生命演化密碼就像是關鍵的一塊拼圖,缺了就拼湊不出生命的演化歷史和地圖。

台灣作為一座緊鄰亞洲大陸的島嶼,地跨琉球群島和菲律賓群島之間,兼具熱帶與亞熱帶氣候,歷經五次冰河時期和二次板塊擠壓造成的陸塊下沉與浮現。不管是地質或是生物多樣性,台灣正是典型可以探究島嶼生態和生物演化重要的一塊拼圖,島嶼上任何一個物種、生物群落或生態系都是值得我們珍惜,也是科學家們重要的研究寶庫。

對於族群量減少到危險標準與生存已面臨危機的物種必須立法保護,必要的時候還會劃設保護區將整個生態系統保護起來。這樣的舉動全世界皆然,因此,如果藻礁生態狀況不佳,探究原因並保住這稀有的生態系統,應是全台灣生物研究學者應該努力的方向。而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在桃園藻礁區再現蹤跡,更絕對是生物界值得慶賀的一件事,也讓保護桃園藻礁有更充分的理由,因為這個物種和這個生態系是科學家們解答物種演化、生物地理演化重要的鑰匙之一。

不只是台灣的科學家,相信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也都會有興趣投入研究,就如同加拉巴哥群島和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吸引全世界的科學家的關注一樣。


柴山多杯孔珊瑚。圖片來源:李坤璋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專任助理、桃園在地聯盟。

從地球暖化的角度來看藻礁

全球性的氣候變遷所產生的效應正席捲全球。過去三年連續打破地球溫度的紀錄,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和美國太空總署的數據都顯示,2016年是自1880年有氣象紀錄以來全球海陸表面平均溫度的最高的一年,而陸地比海洋、北半球比南半球更明顯。人類的活動和溫室效應氣體是主要原因,積極之道,除了從能源政策下手之外,保護自然環境,尤其是熱帶雨林與濕地,不讓蘊藏二氧化碳的「泥炭地」被破壞是減碳的積極之道。

根據2008年巴西「國際濕地會議」的資料表示,因為全球濕地的「碳匯」(Carbon tank)容納約7710億噸的含碳溫室氣體,佔地球碳總量的1/5,差不多就是目前大氣層中所的總含碳量。因此,許多國家莫不積極的保護水文生態,例如荷蘭的「拯救自然大行動」已經將約60萬英畝早期填海造陸的農地還原成濕地。

中興大學林幸助特聘教授團隊的研究顯示,濕地底棲藻類有助於減少二氧化碳量,而且水質愈乾淨能力愈強。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李麗華博士認為,「以前大家都不注意、以為是荒地的濕地,都想要開發、蓋工廠,卻忽略了它潛在的生態價值」,建議在評估濕地開發利益的時應該也要將破壞濕地所造成的損失納入考量。

六年前,公民的力量讓台灣做出明智的選擇,停建國光石化保住彰化珍貴的濕地。桃園藻礁做為海岸濕地的一部分,除了濕地的生態服務功能,也ㄧ樣具有高度減碳的潛在功能,當然也值得被保護起來。

2004年南亞海嘯奪走超過22萬人生命,這樣慘痛的代價讓東南亞國家學到海岸的紅樹林可以抵抗致命的海嘯和颱風 。除了保護海岸功能外,許多西方國家的企業到東南亞國家投資「種植紅樹林」以交換碳權。同樣的,台灣四面環海、颱風頻繁、西海岸多為沙岸,厚實約4.6公尺的藻礁就是最佳的桃園海岸天然屏障。因此,從保護海岸的角度來看,我們要捨棄大自然送的禮物,而讓得不斷花錢維護的人工海堤和建築侵占我們的天然海岸嗎?

甘地曾說「地球可以提供人類所需,而不是貪婪。」(The planet can provide human need, but not for human greed)。桃園藻礁悲慘的命運就起自於人們的貪婪。過去40年因為開發、污染已經破壞將近75%的藻礁區,現在為了台灣未來數十年能源需求的重責大任,僅存的25%桃園藻礁海岸將因為中油的填海造陸築港和凸堤效應,從此完全消失不見。


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區內之觀塘藻礁。劉少倫拍攝。

值得向決策者挑戰的,不是「2020非核家園」、「2050年減碳」的國家政策和願景,而是(1)大潭是不是最佳與最有效益的天然氣接收站的場址?(2)非自主能源的天然氣的能源佔比是多少才合理? (3)面對「永續」,天然氣是中繼選項還是固定選項,以及(4)什麼才是台灣最永續、最具前瞻性的能源政策?

威爾森博士曾說:「能源的短缺、經濟的蕭條、局部的核戰或被極權政府的征服等事,這些災難對我們而言,雖然可怕,但在幾代之內都有機會復原」但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促使物種絕滅的事件,將要耗費幾百萬年的時間才能彌補過來。」

當我們從教育部到各個企業都在高呼社會責任時,其實作為一個地球公民,面對藻礁議題,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承擔起「地球公民責任」,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因為藻礁生態系統的獨特和稀有性,幸運的台灣就是那塊福地。

生物多樣性公約地精神之一是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是全球性的。儘管各國/各地區對其生物資源擁有主權,但也有責任保育自己的生物多樣性,並以永續的方式利用生物資源。台灣擁有完整而獨特的桃園藻礁生態,而且生物的多樣性在近期不斷的被生物學家們發現(請參考9月第573期科學月刊和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第919集「藻礁大未來」),包括今年5月(2017年)才被農委會在歷經五年時間的考核後,才公告為瀕危、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就在這片只有2.7公里的海岸線上。這是一塊沒有被好好「看到」的生態處女地,這7500年的藻礁生態系統絕對值得接下來100年的投入研究,而且要敞開雙臂,歡迎全世界有興趣的研究人員到這裡來。

珍古德女士說:「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只有台灣才有的藻礁和整個生態系統的存續需要台灣人的關心和行動,因為那是台灣獨有的地球公民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