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體檢,大家腦海中第一個跳出來畫面是什麼呢?或許是一位講話大嗓門、看起來有點急性子的護士拿著針筒對著你說,「來,痛一下就好囉!」;或許是需先換上檢查部門的專用衣,躺在一張床上、被送進某個大到可以把人吞下的儀器中進行掃描。而珊瑚礁體檢也是這樣嗎?如果你的想像是一群志工扛著X光器材到海裡幫每株珊瑚確認骨密度,有沒有骨質疏鬆等,那就跟事實差距太遠了!
為珊瑚量身訂做的全球性公民科學調查
「珊瑚礁體檢」(Reef Check)是為了「珊瑚礁生態」進行健康檢查,不過在方法上與人類體檢有些不同。調查人員會以水肺潛水下潛到海裡,記錄穿越線上珊瑚的覆蓋率、指標性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的數量,另外也會記錄當時的水溫、氣溫等環境相關數據,以及調查地點是不是位於保護區等。一個生態系的健康與否,需要從許多不同面向來考量,包括生產者與掠食者的數量調查等,綜整這些數據後,我們才能推測出此處珊瑚礁生態的健康程度。
這個調查法是源自1997年,美國學者Gregor Hodgson想要了解全球珊瑚礁區的現況,希望透過一套放諸四海皆準、多數地區都能適用的調查法,在同樣的基礎上收集數據,以比較各地情形,因而發起全球性的監測行動。在各國響應下,調查結果證實多數珊瑚礁已受到過漁、非法漁業和環境污染等嚴重威脅。目前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Reef Check Foundation)仍持續收集各地珊瑚礁的調查結果,並不定期地將結果公諸於世。
志工進行、分攤費用 避免調查輕易斷炊
1997年全球珊瑚礁體檢啟動時,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現為台灣珊瑚礁學會)也有多位學者一起響應。2009年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和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珊瑚礁生態暨遺傳實驗室開始號召一般潛水客加入調查行動,而後就一直由環資主辦至今。
隨著調查的主力從原本學術界的老師、助理或學生,轉變為一般民眾,究竟有什麼好處呢?一是,人力資源從原本數十、數百位的研究人員轉變為數千、數萬位的潛水人員,可進行長期監測的地點自然也增加了。二是,透過使用者付費制度,大幅減輕單一團體或機構的經費壓力。因為參與珊瑚礁體檢,志工們不僅需自行負擔旅費,器材租借、租船費用等相關支出也都由志工分攤。這樣讓每個人都負擔一點點,而不是由單一機構或團體扛起所有開銷(尤其海洋的調查研究又比陸域更花錢),就可以有效擺脫依靠政府或企業的宿命,調查工作的進行也不會因為補助或贊助的停止而斷炊。
前述兩點正是支撐台灣珊瑚礁體檢能走到今天的關鍵因素。目前環資在全台灣至少已經累積10個地點、9年的數據,包含東北角、綠島、蘭嶼、小琉球等地。可以持續累積這麼久的海洋生態調查資料,實屬難能可貴,也因此,中研院或工研院的研究團隊近年來都有很高的意願,希望與環資合作,將這些研究資料用於進一步的科學研究。
潛水人員不具備專業背景,這數據能信嗎?
相對其他科學調查而言,珊瑚礁體檢所需的專業知識門檻較低,而在實際進行調查之前,志工們必須接受1.5-2小時的課程訓練,學習體檢的SOP。其中大部分的指標性物種,一般人都可輕易學會辨識,僅有少部份的魚類或生物需要較多的練習才能正確辨認。而許多志工其實已有很長時間的潛水經驗,只是還不認識這些生物,是從參與體檢之後才開始知道珊瑚不是石頭、珊瑚長什麼樣子、哪些魚類在珊瑚礁生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等知識。從此,他們在海面下不再只是觀看小丑魚或海蛞蝓等比較吸睛的生物,還會留意珊瑚多不多、珊瑚有什麼狀況等。透過參與體檢、接受培訓的過程,也讓志工們重新認識這些常見的海洋生物,像是「開天眼」一樣從更豐富的角度欣賞海面下的世界。
但想參與的志工也不是沒有門檻,想要參加,必需先具備至少50支氣瓶以上的經驗,因為有一定經驗的潛水員才能在水下照顧好自己,也才有餘裕去進行生態觀察。
除了接受培訓,每次調查進行過程中,還會有相關專業背景的科學指導員在水底下協助志工,並在調查完成的當下和志工們反覆確認相關紀錄。透過種種程序上的設計,盡可能提升相關紀錄的可信度與科學價值。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持續監測幫助找到事件對環境的影響
長期監測其實存在兩個「原罪」。其一是,既然叫「長期」監測,至少需要累積10年、20年以上的資訊,才能看出趨勢,所以需要有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其二是,在真正用到這些資料之前,很容易讓人忽略它們的價值所在。
但許多真實的案例都提醒著我們長期監測的重要。2001年的阿瑪斯貨輪油污事件,即因為台灣政府提不出油污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後在跨國訴訟中無法獲得生態的補償金!或是2016年新北市德翔臺北事件,漁業署提不出對當地漁業資源的衝擊,讓漁民求償無門。
透過珊瑚礁體檢每年至少一次的固定監測,就能為這些地方持續累積珍貴的基礎資訊。而且這樣定期的「巡田水」,讓我們可以即時覺察到環境的變化。例如環資就曾記錄到2009年莫拉克颱風對蘭嶼珊瑚礁造成的衝擊、台東美麗灣飯店興建過程持續對當地珊瑚礁造成的傷害、2016年莫蘭蒂颱風過後小琉球珊瑚覆蓋率因此下降,今年(2017年)則是在蘭嶼玉女岩發現蝕骨海綿覆蓋率大幅增加......等,這些事件都凸顯固定監測與長期資料累積的重要性。
每次體檢過後,環資都會將當次調查成果公布在網路上,希望透過這些行動和資訊,讓社會大眾更加理解維繫珊瑚礁生態的重要性。
鼓勵志工回鍋、推廣Eco-diver 珊瑚礁體檢的下一個十年
每年珊瑚礁體檢至少需要100人次以上的志工,這仰賴許多潛水教練、店家,甚至當地社區的支持。例如長期與環資合作的潛水顧問陳玄州教練,自從接觸體檢後已經成為固定班底;很多潛水店家也主動接觸環資,以團隊報名、協助籌辦等形式提供協助,甚至自掏腰包支援志工費用;在小琉球則有當地海洋志工隊認養珊瑚礁體檢的事蹟等。只是,在一些較偏遠的地區,例如蘭嶼、綠島或台東,還是經常面臨人力不足的狀況,因此我們還需要讓更多潛水人員認識珊瑚礁體檢並加入我們的行列。
此外,我們也希望持續提升志工辨識物種的能力以及調查資訊的品質。不可諱言,一次2小時的課程,志工能夠吸收的知識還是有限,一是必須鼓勵他們持續「回鍋」參與,透過反覆鍛鍊提升自己的辨識能力。同時而環資也將透過推廣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所認證的生態潛水員(Eco-diver)制度,要求參與者需先進行約3天的室內課程和野外實習,通過考試後才能獲得認證,進而協助提升珊瑚礁體檢工作效率。
展望2018年,由環資主辦的民間珊瑚礁體檢將邁入第10個年頭,也意味著在一些地點,我們已經累積了10年的數據!但同時卻也期望有越來越多人理解長期監測的重要性,繼續陪伴我們一起邁向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