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對泰國並不陌生,雖然所處緯度差異不大,兩地的英文名稱還經常為外國人搞混,但是產業和生活方式的差異卻很可觀。在台灣,當我們提到森林時,想到的通常是高山森林,但是在泰國,有很多時候指的是平地森林。
2017年9月前往泰國參訪Wanakaset網絡,對其存在和運作留下深刻印象。Wanakaset的泰文原文為วนเกษตร [註1],Wanakaset網絡成員主要集中於泰國東部的北柳府(Chachoengsao)的沙南猜曲縣(Sanam Chai Khet),因為Wanakaset 網絡的發起人韋本.肯恰蘭(Viboon Khemchalerm)家的森林就在這裡,在地圖上可以搜尋到肯恰蘭家的森林位置所在,即為วนเกษตร ผู้ใหญ่วิบูลย์ เข็มเฉลิม [註2]。
Wanakaset網絡目前由韋本先生的兒子勘契(Khanchit)接手擔任召集人。這裡提供了農業和林業等一級產業,以及學習體驗等三級產業,因此除了各種林木,森林中也設置了幾棟木屋和磚房,提供住宿、沐浴和學習空間等服務。
自給自足的混農林業
勘契的父親韋本年輕時是一位衝勁十足的農民,甚至擔任過村落的領導人,非常積極嘗試種植各種新的經濟作物如木薯。韋本購買土地,並且做了大量的生產投資。開始種植之後,每一年為了獲得相同的產量,他必須在同樣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肥料,但卻只能以相同的價格賣出,亦即,收入不變,但是成本增加了。幾年後他卻發現,他的努力不僅沒有給他帶來收益,甚至還產生了負債。
在即將破產之時,他決定賣掉40公頃土地中的大部分以償還債務,只留下1.5公頃土地。這個過程讓他深刻反省,為什麼上一輩只用很少的土地就可以養活那麼大的家庭?他發現到父親生產的作物大部分供作生活所需, 剩餘的部分才拿到市場出售,耕種的初衷並非為了金錢,而是為了養活自己的家庭。
韋本總結經驗發現,在家庭的開支項目中,若能做到1/4的自給自足,就可以避免負債,從而創造盈餘空間,真正的收入是賺取的錢扣除支出。這層領悟後來成為Wanakaset的核心理念之一。Wanakaset成員除了種植自己所需的各種食物,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技能,發展其他的生計,並在成員之間進行各種勞動力和資源的交換。在勘契介紹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問他,森林如何能夠提供你們的生計來源?
勘契不斷強調,一座森林就是一座寶藏,只要我們了解各種樹木的價值,他們就能夠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源源不絕的資源。但勘契同時也不斷感嘆,這些重要且曾經普及於上一代農民的傳統知識,如今正在嚴重流失。傳統知識流失的困境,益發襯托出Wanakaset的價值。
生計的、生態的、可食的森林
第二天早飯過後,勘契先生帶領我們進行森林導覽,走進森林,勘契先生在一棵高大的無憂樹(Ashoka tree)邊停下,說這棵樹可以提供遮蔭和蔬菜,說完摘下一片葉子咀嚼起來;再走幾步,到另一棵棕櫚樹(Salacca ramosiana)下說,「這棵樹可以做為建材」,再折下一根樹幹上的刺,比了一個剔牙的姿勢說,「它的刺可以做為牙籤。」森林漫步的過程,幾乎就是不斷品嚐各種樹葉和果實的過程。
在森林漫步時,我們看到一處工寮,工寮內外堆滿了不同尺寸和樣式的磚頭,原以為是建材,追問之後得知, 這些磚塊原來產自森林中。森林中的土, 加入水泥混合後,不用火燒,直接壓製成磚塊,成為森林的另外一種生計。從森林的另外一端離開時,地上整齊排滿了各式各樣的樹苗,培育樹苗也創造了另外一種森林生計。
自給自足的觀念在泰國社會有著深厚的根基。甫於2016年逝世的泰皇蒲美蓬, 生前曾經主張「自給自足的經濟」(self-supporting economy),他大力倡議每個鄉鎮等區域,應該減少對於外界的依賴,發展相對自給自足的經濟系統,對於泰國社會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Wanakaset網絡, 正是「自給自足的經濟」的具體實踐。
(本文感謝Orakarn Suttiwerawat 和 Sujintra Anan協助泰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