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綠色人物交流系列報導
香港「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經來台就讀政大新聞系,隨後回港展開記者生涯。1995年前後,環境議題在香港也開始受到關注,在《蘋果日報》的朱漢強專心投入環保線。當時,朱漢強受到紮實的報導訓練,「在《蘋果》的時候,幾乎就是每天想怎麼讓自己的新聞最吸引人,每天在眾多新聞當中爭取上版面。」
1995年踏足環保線時,朱漢強努力做功課,曾在一個星期中,把相關媒體過去一年的環境報導及脈絡整理出來,讓自己快速上手、將議題訊息清楚傳遞出來。漸漸的,朱漢強與當地環保團體建立相當的熟悉度,也不斷累積自己對環保議題的觀點與見地,1996年從時任香港總督彭定康手上,獲頒「地球獎」,以肯定環保新聞的表現。不但如此,他也曾經花費四、五年時間,追蹤孤兒院男童自殺冤案、轟動一時,被譽為港版《驚爆焦點》。
多年後,朱漢強負笈英國、攻讀環保碩士學位。學成返港後,他決定「投筆從環」:「對我來說做記者或做NGO,都是可以推動社會改革的工具,記者用一支筆,NGO則是另一種切入方式。」對朱漢強而言,媒體或NGO,都只是平台罷了,而他試圖透過這個平台讓社會更好。朱漢強也發現香港媒體環境不如1990年代時期,越來越商業化,而當時的環保團體也需要他的專業背景。考慮過後,2003年加入香港地球之友。
朱漢強靠著多年的媒體訓練與議題觀察,打磨出屬於他自己的觀點,在講座中傳達,並化為撬動議題的支點。他認為,記者的訓練,有助環保團體在議題操作時,更精準地發展溝通策略。他回想道:「我進地球之友時,環保團體還不擅使用主流媒體的操作技巧。」但組織給他相當大的發揮空間,讓當時關注的城市光害、中秋禮品過度包裝等議題,屢屢登上顯著版面。他引用傳播學的「議題設定」來詮釋這個操作過程:「一個議題能否受到關注,不只是關於媒體新鮮感的問題,也包括議題的進程,能夠吸引媒體持續追蹤報導,讓媒體發現,還有後續發展。當媒體願意幫忙報導,影響力就越大、形成一種循環。」
朱漢強在2018年世界地球日受邀來台參加「中國綠色人物臉譜」論壇,以「躲在回收美名下的藏污納垢貿易」作分享主題,展現了他對香港、中國回收產業長期觀察累積的見解。
回收物貿易的推動力來自何處呢?朱漢強引用經濟學家郎咸平的分析,指出在美國處理垃圾的成本,一公噸是2600元人民幣,在中國則是60元人民幣,形成輸出垃圾的推力;對於回收物買家來說,購買一噸洋垃圾的平均貨價是1000元人民幣,而1公噸廢紙,可賣到2000元、1公噸鋁罐,利潤多三倍至4000元;1公噸回收塑膠,甚至可賣到7000元。一推一拉之下,貿易自然產生,中國接收了全球將近五成的回收物,然而,其中的環境和社會成本都沒有被計算。
香港一向是境外廢料進入中國的重要中繼站,當中國緊縮24種回收物的進口後,導致香港回收市場大當機。現象背後的癥結之一,是因為當地的回收業者,始終缺乏基本的處理技術、長期處於轉手貿易的層次。但是當地政府長年任由市場自生自滅、缺乏政策干預協助產業升級,在中國回收物的進口標準提高後,進口香港的回收物無處可去、部分被隨處堆置。
朱漢強也指出了兩岸三地回收產業的微妙關係:中國祭出停收「24味」[註]、積極打擊「洋垃圾」以後,中國許多既有的回收進口原料商過不了環保新門檻。香港轉口廢塑膠、電子廢物的商人,原先要將回收品轉運至中國大陸,卻不得其門而入,間接造成內地回收處理場缺貨、價格上揚,而這些原料的補充來源地,正是鄰近的台灣。台灣有基礎的回收原料處理技術,不像香港受到「24味」這麼大的衝擊。
此行來台,朱漢強跟著主辦單位走訪許多廢棄物處理議題現場,他認為,台灣的廢棄物政策聞名世界,像是由業者繳納回收處理費的四合一基金,就蘊含了相對進步的生產者回收責任精神,但平心而論,與其說是台灣的廢棄物處裡成績相當亮眼,不如說是「台北」的成績。走出台北,南部焚化爐灰渣掩埋場的議題現場,也仍有許多亟待努力及關注之處。而在這個過程裡,絕對不能只期待政府的主動性,民間的監督與草根倡議力量,仍是改變現狀不可或缺的推力。
※ 註:係指中國國務院2017年底收緊進口回收品的政策,將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4類24種固體廢物列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24味」原意指廣東人常飲的一種涼茶,正宗做法由24種藥材組成,故得名。
※ 前往「中國綠色人物臉譜」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