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保育也能帶動社區經濟發展。苗栗通霄楓樹社區今年以「石虎米」獲得國際扶輪基金會全球獎助金32000美元挹注,理由是這項計畫結合生態保育並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這是台灣扶輪社首次將保育與社區發展連結,並認可了生態系與生物多樣性所創造的經濟效益。
這項全球獎助金計畫是由楊梅梅蘭扶輪社向國際扶輪基金會提出,目的是藉由無毒耕種的經濟作物,促進社區經濟發展,附加吸引年輕人回鄉發展的價值,藉以推動社區、消費大眾與生態和諧共榮。募得款項全數捐贈社區,用於採購揀米機、碾米機、冷藏庫、選色機、烘乾機等設備,助小農一臂之力。
楊梅梅蘭扶輪社、通霄楓樹窩社區與台灣石虎保育協會,3日於苗栗通霄的楓樹國小舉辦捐贈典禮,近百位扶輪社友參與。
生態保育帶動社區發展 展現經濟潛力
全球獎助金的意義是行善天下,捐出去的錢可以在全世界看不到的角落行善。國際扶輪3501地區總監黃慶瑄指出,雖然國內扶輪社要募集一百萬元並不難,但申請全球獎助金是將我們捐出去的錢,一部分取回用以支持我們的社區。
「只要注重環保、生態,經濟就來了,只是有沒有想透這一點,就像石虎米以保育獲得扶輪社全球獎助金一樣的道理。」
苗栗副縣長鄧桂菊致詞時捐贈典禮致詞時表示,楓樹社區獲獎是苗栗之光。對於原本期待此會期通過「石虎保育自治條例」遭縣議會退回,他表示將持續努力溝通,希望獲得民意支持。
出在苗栗後龍的梅蘭社長蔡鈺珊表示,2016年起就關注環境保育議題,一開始想進行雲豹保育,不幸的是太遲了。透過雲豹研究者姜博仁博士介紹,認識了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美汀,得知石虎是下一個受脅貓科動物,以及楓樹社區的小農如何以無毒耕種實踐保育。
蔡鈺珊說,為了石虎保育,不使用化學資材的無毒耕種,不僅是友善土地,還可促進地方經濟,讓年輕人回鄉發展的好方法。
2017年,梅蘭社先申請地區獎助金,購買撿米機、成立社區服務團,今年進一步申請全球獎助金,也順利通過。蔡鈺珊說,金額雖然不多,卻是富含心意。
「做保育的人,若未進入社區,和居民好好的溝通,似乎無法瞭解問題在哪裡、解決問題。」在楓樹社區蹲點十年以上的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美汀,對於此次獲獎,他非常感動。提到願景,他說,期待能打造楓樹里成為石虎保育示範點。
石虎即使面臨瀕臨絕種的處境,卻因入侵雞舍、擋住開發,對當地人而言,似乎弊大於利。因此他開始思考,如何使石虎可以和社區居民共存,進而讓社區居民獲得好處、社區生活變得更好。
陳美汀接觸社區了解後,認為如果農產品能以無毒的方式生產,一來可藉由石虎名氣讓消費者來購買石虎米,讓農民得到合理的報酬;再則,對於石虎棲地和消費者健康都有好處,甚至提撥一部分收入用來解決因石虎入侵所造成損害,讓養雞戶不那麼討厭石虎;一方面也希望居民感受到一起生活的石虎,並不那麼令人討厭,甚至是可愛的物種。
讓保育石虎 成為美好世代符號
然而,知易行難,實踐過程困難重重;不但耕地面積只有2甲地,金錢上的回饋也不多,農民仍無法靠務農維生,多的是需有靠另外的工作支撐,務農只是其中一部分。農民無法靠務農維生,有一部分原因出於器具設備無法更新、耕種場域常改變,這些因素無法克服,也使得石虎米的耕種受限。
因此,陳美汀努力推廣石虎米,期待賣得好、更多人支持石虎米,讓農民願意以務農維生、擴大生產面積,並藉由活動當中導入遊客,購買當地居民生產的農產品。
石虎米運作五年多,他看到越來越多居民融入這個氛圍中。居民樂於拿出家裡生產的農產品一起賣,收入雖不多,但多少還能貼補家用。此外,社區的人也喜歡藉由石虎米舉辦的活動,和外界溝通交流,這為純樸的生活增添不少色彩,也得以認知外界的想法,並讓外界多了解他們。
看似保育了石虎,實則保育了好環境,包括我們餐桌上的飲食、土壤、水資源,以及居民的身心靈。支持石虎米等同於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也為農民、環境、石虎保育盡一份心力。「這是多贏、互相蒙利的農產品和活動。」陳美汀說。
扶輪社在此時提供農機具設備,無啻是久旱後的甘霖,幫助社區跨出第一步,讓這個夢想得以持續。這些器具設備不會只有石虎米可用,陳美汀進一步說明,希望這些機器設備是鼓勵社區的人,願意改以無毒耕種,所以只要是以無毒耕種的稻穀都可使用。
不過使用者須付一些費用,支付維修費用,以及累積就業機會,讓年輕人返鄉,透過販售石虎米,或者是後續其他農產品。若能如此,社區就會活絡起來。而這個夢想,他希望能在所有有石虎的地區實現。
對於最近苗栗縣政府石虎保育自治條例被議會退回,陳美叮表達遺憾,但不會放棄持續推動。「石虎不是只會偷吃雞、對經濟完全沒有貢獻的物種,而是可以共存共榮的物種!」他希望苗栗人知道,有石虎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無論是對自己或後代子孫都是。這種美好世代藉由石虎傳遞到全台灣,並為珍惜自己土地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