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百年歷史,從葡萄酒開始
全球化下,各國飲食界線日漸模糊,食物生產趨於工業化的同時,如何控管食安,保有在地生產也成反思熱話。今年「台北國際食品展」上,法國在台協會商務處與法國農業部響應舉辦 「法國食品生產履歷系統:從農場到餐桌」研討會,請來法國經濟財政部農業事務主管,分享法國原產地命名保護制度與產地認證標章的推行心得。
「一開始是為了讓消費者知道哪些地方有好酒。」特地來台參與研討會的法國經濟財政部農業事務副參贊 Thibaut Nancy 表示,從1905年開始,法國政府為保護國內優質葡萄酒,逐步訂定原產地命名保護系統的法律,1935年,正式成立法國國家原產地和質量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 de l'origine et de la qualité, INAO),INAO至今仍是負責監管法國農產品原產地標章的主管機關。
根據INAO 資料,法國產地認證標章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一開始只限葡萄酒和白蘭地申請,後來也開放國內農產品如乳酪、橄欖油和其它食品加入。1992年後,逐步與適用歐盟的產地認證標章AOP(Appellation d'Origin Protégée )合併,另也設立了其它如IGP(L’Indication géographique protégée)等其它規定程度不等的標章。
2016年,法國共有456種農產品獲得最高等級的AOP標章,其中含361款葡萄酒和白蘭地,年營業額為191億歐元。奶類製品(大部分為乳酪)則有50種,年營業額達21億歐元。
原產地標章就是品牌,保護買賣雙方,也把人留在農村
「產品來自什麼地方、製造工法、原料來源都有規定。」Thibaut Nancy 說明,產地認證雖使用「產地」一詞,但在地理界線以外,原料、當地經過幾百年流傳下來的優良種植或加工製造技術,都是認證重點。當地方特產獲得認證,代表生產過程都遵守嚴格準則。法國消費者很喜歡有產地認證標章的食品,因為消費者能知道產品的一切,追溯性高。Thibaut Nancy補充「優質的生產者也能獲得更好的經濟回饋,產地認證標章能同時保護生產者跟消費者。」
Thibaut Nancy 指出,產地標章等同一個品牌,除讓消費者買到高品質產品,也幫助生產者行銷。「產品的形象也有文化意義,代表當地農業財產跟農業文化,可以獲得國際認同。」Thibaut Nancy 強調,以國際現況來說,標章推動能幫助各國多賺一些錢。相對窮的國家,如果能生產有嚴格控管的原產地標章認證產品,賣給全世界,世界的經濟利益分配也有機會趨於公平。
Thibaut Nancy認為,以法律保護特產是法國農業政策很重要的一環。產地標章能幫助農村永續發展,讓高附加價值的活動與年輕人留在農村,幫助經濟公平化。
政府業者並非貓抓老鼠,而是合作關係
產地標章的公信力,決定標章的影響力,關於法國如何做到這點,Thibaut Nancy表示,「國家是做認證的單位,原產地標章的質量由國家單位保證,但生產者才是其中最重要的角色。」Thibaut Nancy 說明,核定標章時,政府必須跟當地生產者一起討論規定細節。包含決定產地劃定的界線,生產跟加工程序必須遵守哪些規則,政府當然也會持續執行品質檢查。
Thibaut Nancy舉例,以世界聞名的康提(Comté)乳酪來說,生產者在加入標章制度之前,製造過程已經精益求精。「他們有自己的生產過程,嚴格執行要用什麼方式製造,以及使用哪個地方的牛奶,才能保有乳酪的品質。」 Thibaut Nancy強調,像這樣對自己有嚴格要求的生產者,要進到標章制度不是難事。主管機關針對各種產品認定標章的時候,都會參考生產者原本傳統的製程。「我們只在過程中調整成雙贏的方式而已。」
而當業者不願意配合公開加工製程跟原料,產地標章就沒辦法成功推行。Thibaut Nancy 指出,法國也有少數因為當地生產者都認為自家的生產流程最獨特的,是商業機密而不願意分享,導致設立標章失敗的例子。
認同的消費者,有公信力的官方
當被問及面對工業化飲食,會不會對產地認證的農產品帶來衝擊。Thibaut Nancy 則是相當樂觀。在他觀察,在法國,產地認證產品的售價可能會比一般產品多出三成,但因為標章制度在法國推行已久,在消費者心中有一定地位,也認同標章代表的意義,法國消費者仍會願意購買品質較好的產品。
Thibaut Nancy說,購買產地標章的產品不僅關乎消費,更是一種生活經驗。「今天你買了一個從諾曼地做的卡門貝爾乳酪跟朋友分享,朋友們也會知道,這除了產品品質,也代表你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他說,高品質的產品就是會讓人想要分享,是一種驕傲。
Thibaut Nancy 表示,法國的主管機關並不會特別舉辦推廣標章的活動,只會負責做好品質把關。也透過每年的農業展跟農業競賽,讓生產者彼此競爭,把產品做得更好,加上報章雜誌媒體的報導,消費者能放心相信官方的評選,自然也會回饋在市場上。
發展原產地標章,國際走向互相承認保護
除了歐盟,現在世界各國也注重發展產地標章,「據我了解,中國大陸現在已有5000個產地認證標章。」常駐北京的Thibaut Nancy 觀察,中國近來正視農村人口大量外流的問題,也藉由在農村推廣高附加價值產業,核定國家標章,幫助農村永續發展,尤其在雲南、貴州等地都能看到相關案例。
Thibaut Nancy 另外指出,當產地標章愈受歡迎,自然會牽涉國際間雙邊或多邊相互承認並保護,避免仿冒的議題。「現在全歐盟有統一的原產地標章制度,非歐盟國家也可以來歐盟登記,同樣能獲得保護。」
Thibaut Nancy補充,今年夏天歐盟預計與中國完成雙邊協議,互相承認並保護雙邊的100個品項。他認為,這類協議的簽訂,也將是產地標章的未來發展趨勢。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農傳媒》,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