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過!」 衝擊藻礁無解 觀塘工業港環差初審遭退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不通過!」 衝擊藻礁無解 觀塘工業港環差初審遭退

2018年07月0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

中研院團隊的藻礁生態調查還在進行,桃園觀塘工業區、工業港的環差、環現差等案件的專案小組審查3日展開,並由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親自領軍。此案攸關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開發規劃,經5個小時漫長討論後,小組針對工業港環差暨環現差案,做出「不通過」,退回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建議。

「你們用一連串的錯誤來支持開發。」專案小組外聘委員劉靜榆直言,中油在藻礁生態調查、異地替代開發等議題上,仍無法明確回答,因此專家學者身份的環委在閉門會議前,就已一面倒的主張不應開發。

雖然曾文生與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不斷爭取翻案或兩案併陳,但小組不願繼續因中油的實問虛答,在審查中重覆打轉。

中研院調查團隊與民間團體提出的調查說服環評小組,觀塘案遭建議退回。賴品瑀攝。

中研院調查團隊與民間團體提出的調查說服環評小組,觀塘案遭建議退回。賴品瑀攝。

小組建議指出,由於鄰近藻礁野生動物保護區,有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列入瀕危物種的紅肉ㄚ髻鯊(雙髻鯊)、藻礁,且當地海岸線相較1999年、2000年的原環評時已大幅改變,減輕對策雖不至於直接掩埋藻礁,但港灣開發將實質改變藻礁、珊瑚等生態棲息環境;且水體物理和化學因子有重大改變,對藻礁生態系有重大影響之虞。

此案由「桃園市觀塘工業區工業專用港環境影響說明書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暨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與觀塘工業區藻礁生態因應對策、環差報告四案併案;結論是,建議工業專用港環現差暨環差兩案,退回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藻礁生態系因應對策中止審查,至於工業區環差若開發單位認為有必要,可再補件送審。

雖然環差沒過依環評法還可重送,但劉靜榆強調,未來中油要怎麼退縮開發範圍應該都不可能通過,因為中油選中生態最好的部分,棧橋的落墩處很可能就是遇到藻礁;即便中油說遇到藻礁就會改變落墩處、就會停工,但目前中油根本沒有提出停工機制與標準的設計,中油也還不知道藻礁對工程的容忍程度。

會議結論。賴品瑀翻攝自審查會現場投影。

會議結論。賴品瑀翻攝自審查會現場投影。

中油:三接站若轉戰台北港 需時15年

面對民間團體要求三接站撤案改址到台北港,中油仍強調,三接站若轉戰台北港,需要最少15年的時間,來不及供應大潭電廠的新增機組,因此還是以觀塘為首選。曾文生表示,兩大天然氣供應商,中油與台電,未來將進行台北港興建接收站的可行性研究。

中油表示,若要在台北港興建三接站,即便環評順利,外廓防波堤、圍堤要6.5年、造地2年、接收站建站6.5年,最快要15年的時間,明顯不能趕上2022年新機組上線所需。台北港務局認為中油這個評估已是最樂觀的期程;但環委鄭明修質疑,若是國際團隊來做,並不需要那麼久。

桃園在地聯盟則主張,2022年的天然氣供應缺口根本不存在,當然不需要為這一年的天然氣供應而埋葬千年藻礁。聯盟理事李碧恬表示,不只民間團體從政府公開資料算出,即便沒有三接站,供應缺口也不存在,經濟部長沈榮津也曾表示,可透過調度解決2022年的供電問題。

李碧恬也強調,2023年以後供應就會開始高過需求量;何況此案僵持了一年多,浪費時間的是中油自己。

中油重調查仍無珊瑚 學者截圖批無專業、視而不見

在藻礁生態的論戰上,中油調查報告與中研院調查團隊仍是不同調。雖然曾文生與中油一再強調,迴避方案的開發範圍已經退到只剩下過去進行防波堤施工的部分,並沒有增加其他的工程,但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強調,在他們的初步調查中,桃園海岸之間,藻礁密度最高、各種生態的參數也是最好的,就是中油選址的G1、G2區。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強調,在他們的初步調查中,桃園海岸之間,藻礁密度最高、各種生態的參數也是最好的,就是中油選址的G1、G2區。賴品瑀攝。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強調,在他們的初步調查中,桃園海岸之間,藻礁密度最高、各種生態的參數也是最好的,就是中油選址的G1、G2區。賴品瑀攝。

因為三接站興建案的生態爭議,農委會委託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等大專院校生態學者對桃園海岸進行一年的藻礁生態調查,計畫從今年3月展開。

研究團隊日前提出,當地可能是國際瀕危種「雙髻鯊」等鯊魚的育幼所,但中油卻表示,雙髻鯊等鯊魚分布在世界各地溫帶海域。

【啥咪!藻礁鯊魚出沒?】國際瀕危紅肉ㄚ髻鯊幼鯊出現在大潭藻礁 藻礁生態研究成果記者會
中研院團隊發現藻礁當地可能是國際瀕危種「雙髻鯊」等鯊魚的育幼所。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4月專家會議前,陳昭倫親自下海潛水尋找證據,指出「前期圍場」水泥構造物外60公尺確實有連續分布藻礁礁體,不但殼狀珊瑚藻持續發育,也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多杯孔珊瑚群體,最大直徑約21公分,最小約為12公分。他推估,連續藻礁分佈範圍應可再向外延伸約200-300公尺。棧橋的預定區域內直線距離約50公尺就有多杯孔珊瑚。

中油公司副總經理方振仁表示,在陳昭倫提出證據後,中油也在棧橋區對柴山多杯孔珊瑚擴大調查,但在預定地施工範圍內的寬40公尺、長180公尺、水深6公尺內,並沒有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

不過陳昭倫從中油調查的潛水攝影中,找出數個疑似柴山多杯孔珊瑚的影像,陳昭倫表示,柴山多杯孔珊瑚一顆直徑僅1公分,執行調查者並非具有「在水裡找到珊瑚的能力」。

陳昭倫強調,中研院的調查從白玉到永安,在藻礁結構的比較上,觀塘一帶是最好的,礁體越連續越完整,代表生態越好。泥沙下往往都是藻礁,只要洗開了就會顯露,這可能造成過去沒有發現藻礁存在的結果。

大潭藻礁黑色的礁體。圖片來源:陳昭倫提供。
大潭藻礁黑色的礁體。圖片來源:陳昭倫提供。

中油也提出觀塘、白玉、觀新三地潮間帶多項指標生物的調查,指出觀新保護區的密度、種類、豐富度好過G1、G2。然而,以當地頂級消費者裸胸鯙的調查為例,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惠真質疑,中油的捕捉率低於他的調查結果,可能因為是蝦籠放置的問題,例如沒有固定,讓蝦籠載浮載沉、甚至開口朝上,當然造成調查結果的不同。

林惠真指出,這三個月的調查顯示當地裸胸鯙族群數量可望比先前粗估的1200尾成體更高,且有重複捕捉的現象,顯示裸胸鯙真的就生活在該海域裡,而非因為誘餌才從遠處吸引過來的。

林惠真認為,國家應該對海洋生態與資源發展長期調查計畫,這是目前所欠缺的,若沒有完整調查,何來保育與管理?

李克聰、王价巨等環委直言,民間與中研院學者的調查資料,完整度遠勝過中油,讓他們信服與感動,就連生態學者出身的中油董座戴謙也坦言:「連我都要被說服了。」

面對曾文生、李君禮與中油一再強調此案對全國能源供應的必要性,小組認為,此案是審查該範圍是否適合開發,並非能源政策環評;經濟部應該做的是另尋替代方案。環委劉小如更指出,經濟部在會議開始還幫忙承諾,若是中油無法承諾的經濟部願意承擔,豈不淪為中油的附屬單位。劉小如認為,經濟部應該負責主導政策才對。

李克聰嘆,一年來的審查過程中,中油與經濟部一再表態「非做不可」,但這個邏輯對環評是不公平的。李克聰表示,當非做不可成為前提,調查自然就會偏差。這幾次的審查,中油也都沒有好好回答環委的提問。

王价巨更指出,中油為了過關,把其他曾獲提及的港口都批得一文不值,甚至說台北港面臨飛彈攻擊等,「這樣通通打死,以後又如何談其他港的運用。」曾文生則表示詫異,直說沒有聽過飛彈這個說法。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