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自然,重建生活規範 | 環境資訊中心

順應自然,重建生活規範

2007年12月01日
文:金恆鑣譯

澳洲墨多克 (Murdoch) 大學的哲學教授哈倫 (Pastsy Hallen) 說過,與自然和平共存絕非易事,因為我們看到人類處處與地球處於戰爭狀態。我們的武器千奇百怪,戰術又極為殘酷,從無聲與襲擊的方式使用各種化學毒物 (如DDT等各種化學藥劑),開闢農地的焦土政策,趕盡殺絕的森林砍伐,無本生意的獵捕野生動物與海洋生命,無限擴張的都市建造,以及如病疫蔓延的開闢公路等等,想置自然於死地。然而,最後的勝利會是人類嗎?與自然競爭,有如長跑的馬拉松競賽,而這個比賽的計算標準不是空間而是時間。當人類佔領了整個地球與的環境與控制了地球上所有其他的生命之際,可能是人類這物種生命抵達的終點,步入人種滅絕的前夕。

我們是否正在挖掘自己的墳墓?以整個地球當做墳場用地嗎?

我們目前棲息的這個孕育出人種的地球,四十多億年來,地球的環境無時無刻的變遷著,逐漸演變成適宜各種生命相繼發生、生長、繁殖、演化與滅絕的空間。人種就在這個「生命的孵育箱」裡誕生。誕生只是一個生命的開始,這個生命的走向端看其生存的環境與資源是否一直維持著穩定的狀態。

人類演化出用後肢行動及前肢謀生的特殊構造,才從大地之母的懷抱中掙脫,利用大地的資源自立門戶。人類忘了不能與自然分割的宿命,如今無知地割捨自然,並與之為敵。從此,人類群體逐漸遠離自然,朝向消亡之途而不自知、不反省、不剎車與不回顧。

當人類忘了自然與人類的臍帶關係,忘了主屬關係,忘了人必須是自然整體的一個部分。沒有了健康的自然,人類必將依自然律而消亡。世界的環境若持續惡化下去,自然對人類將毫無意義,屆時人類也真正地不需要自然了。

生態學、地球學與倫理學等專家曾預言,人類重創大地的不堪後果。他 (她) 們用各種科學資料,模擬未來的地球景象,並提出拯救地球的忠言與解決人類未來困境的方法,似乎,人類聽不進去,仍然我行我素。

地球科學家從全球物理與化學環境的質變,談論地球整體環境的遽變現象;生態學家從全球生命多樣性的喪失與生態過程的逆轉,說明支持全球生命系統的瓦解中;環境倫理學家呼籲重建自然與人類的健康關係。人類應該立即要放手自然,讓天空自清,讓河川自己決定流向;開放海陸給所有的生命棲息,人類只能知趣的保有一小部的地球為核心的活動區,退出其他恁意利用的佔領區。人類若真正的了解問題之嚴重,並且能立即採取解決問題的行動,自然是有能力自行逐漸療傷與康復的。只要人類給自然機會,同時不要把自然逼到恢復力的極限。

要與自然和諧相處,不是自然與人如何談判的事,更不是自然與人各退一步能達成的。只有我們認清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了解自然的容納量與忍受力,然後規範人類的做為,這是結合科學與倫理的工作。我在這裡嘗試提出一些路徑,思考人類為何必需要順應自然,始可能有建立可永續人類的機會。

一、親近自然

為什麼一個宜人的大都市要有花園、公園、植物園、動物園、大草坪與樹林或其他較自然的環境?小至我們身上草花與昆蟲的飾物,到居家的盆栽、寵物、或切花,大至國家要有自然保留區與國家公園,這些人類發自內心的需要與喜好對象,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都是指向生命。

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與親暱的友人或闔家出遊踏青,或獨自坐在樹蔭下看書,都是令人嚮往的事。似乎,不用辯解的,每人的心中有親近自然 (包括生命) 的需要、慾望與行動。哈佛大學的生命演化學教授愛德華‧威爾森 (Edward O. wilson) 與耶魯大學的森林與環境研究學院的教授史蒂分‧凱勒特 (Stephen R. Kellert) 為這種說法出書立言,深入討探這個現象。最後與十多位學者 (包括今天的貴賓羅斯頓教授在內) 提出了「親生命說」或稱「愛生命說」。他們倡言,人類對生命有天生的情感存在;這種情感驅使人類有接近生命的慾望,這種情感可能維繫人類能持續演化的重要因素。這個說法雖然有待科學家去驗證,但是它確實讓人類認真思考自然與人的相依關係。尤其在都市化日趨明顯的這個時代,人們生活在自然環境之機會越來越小,而越來越多人聚集在大都市的無機物構成的環境內。美國紐約時報的作家威廉‧史帝文斯 (William K. Stevens) 指出,親生命之說認為都市生活方式傷害人類的心理健康。

近五十年來全球各處的都市面積擴張的速度十分驚人。根據「看守世界社」(Worldwatch Institute) 的統計,二○○○年全球約有一半的人口住在大都市城鎮區,其人口數是一九五○年人口數的四倍。到了西元二○三○年之前,歐、亞、非、美洲的人口中有六成將可能居住在城鎮。例如一九○○年日本東京的人口為一百五十萬人,到了二○○○年為二千八百萬人。於全球人口巨幅成長之際,都市人口的成長更是巨大。

「親近自然」這個動作說起來簡單,但要實行起來還是有條件的。理性告訴一個人要建立「親近自然」的心念與養成「親近自然」的習慣是一回事,真正自動自發的去親近自然是另一回事。我私下認為要自動自發的親近自然的條件之一是先養成接觸自然的習慣。當我們與自然較為熟稔後,對自然會出生感情,進而才可能關心自然而終於愛護自然,見到自然便有如見故人的親近感覺。例如說,我兒時的鄉下家門前有一株樟樹,家門後院不知什麼緣故長了一株茄冬樹。我在孩童時期經常在樹下玩耍。時常摘下樟實,拿回家放在衣櫃中。當穿上那些衣服時,身上就會帶著樟樹特有的香味出門,我的心理十分愉快,走起路來也覺得有精神。我時常摘下茄冬的果實,充做竹槍的子彈。利用茄冬果實當子彈的力道十足。當我到台北城裡讀中學的期間,看到滿街成排的樟樹與茄冬,我總是衝去觸摸那一株株樟樹與茄冬樹。接觸是親近的第一步,而親近要靠早年建立起來親近自然的習慣。

當我們認知親近自然的重要性,得從親近自然中學習理解自然,理出自然裡生命之間的關係,以及自然與人的深層關係,領悟出保護自然的重要性與實踐方法,建立生態倫理觀。從實用的層面來說,親近自然的最終目的是可永續人類的物種與社會。

理解自然是理解自然的現象與過程,理解無機環境與生命的緊密關係,理解自然系統本身的運作與受人類各種活動的造成的衝擊。這一連串的理解行為,必須從人類有親近自然的欲望為前題。

理解自然可以從小處的自身周遭環境觀察做起。我常說,自然就在我們的身旁,從小自然的微觀中同樣可發現生命之奧祕,加強你愛自然的信念。例如家裡或辦公室內的盆景。那些植物的抽嫩葉、長花芽,甚至開花的過程,都可以觀察到生命的奇蹟。如果是室外陽台或窗外鐵架上的盆景,那麼生命的戲碼更加熱鬧了。室外盆景內的植物更接近自然環境,盆景內的土壤生物都獲得較好的生存與繁殖的環境,盆內的土壤活化了,植物根群能自行更新,盆栽的植物才能欣欣向榮。我們記得我朋友家的公寓外有長條窄鐵架,上面擺好幾盆栽,當屋內人聲沈靜下來,鳥群便飛到盆栽的植物上,在窗外吱吱喳喳叫個不停,原來牠們會啄食掉土中或葉上的蟲。自然就在身旁一點也不會錯。

二、規範行為

認識、關心與愛護自然是一體的三個連續養成。地球上所有生命 (當然包括人類) 的特性,例如知道物種的名字、外形、習性、行為與種群的特性,及種群其與其他生命之關係後,當我們在任何場所碰到此物種之際,必會特別留意與親近,進而發出心內的關切之情。例如大颱風登陸之際,我們先會想到在他鄉的親人安危及儘可能的伸出援手。同樣的,你若是親近生命的人,你也會關心大颱風後樹葉大量掉落,依靠樹葉維生的台灣獼猴生活是否會受到大衝擊。還有其他脆弱的生命──昆蟲、幼蟲、雛鳥與溪流生命──如何對付這麼大的強風驟雨。這些關心的驅使下,就會想到人類活動 (尤其是各種破壞性大的棲境零碎化與棲境品質惡化的行動,甚至空氣、水、土的污染等) 將造成野生命生存壓力的行為,因而便會興起要保護這些倍受壓力的生命。

人類最大的迷思是生活上的浪費及不愛惜自然資源。其實人類有「節省」利用自然資源的大空間,節省不等於生活水準下降。我們可以從降低慾望著手:檢討衣、食、住、行各項的細目去思考撙節的方法。例如現行的自帶購物袋,用沖浴代替浸浴,拒絕用了就丟的容器等等小美德,可省下的大量自然資源與減少地球污染量。

節省資源的下一步是「重覆使用」。凡是自然資源及其產品,要能重覆使用,才可減少再製造及減少製造過程產生的污染物與副產物。例如使用可充電電池便是一個例子。

重覆使用的下一步是「用後可回收」與「可再利用」。我們應該使用可回收與可再利用的產品,這不只是撙節自然資源,可有更深層的意義,亦即隨時提醒自己的要有高標準的「生態倫理」。

能做到上面的節省,重覆使用、回收與再利用等工作,才是順應自然的起步。我們能先「內化」這些概念及付諸行動去實施於生活中才是重點。這四大要求只是對無生命的產物而言,但是許多我們基本的需求,如建築用的木材,衣著原料的羊毛與皮鞋的皮革,其原料皆取自生命。

對生命的關愛不應只是感情的事,更應該是理性的事。尊重所有的生命 (包括我們飼養家禽與家畜) 是順應自然的最基本要求。一般認為,人類食用魚肉雖然不是嚴重的失德,但是無節制的食魚肉絕非理所當然之事。我們飼養家禽、家畜、水產的經濟產業行為,已經走到無人道的地步。我們應多食用植物性糧作。此舉雖然無法否認植物具有生命,但就植物位居食物網最底層的生物位階之事實,我們只能做到多吃素少吃肉的地步。

人類吃肉是充分的生理條件,卻非必要的條件。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 (1828-1910) 在走一趟屠宰場後於五十七歲時變成素食者,他認為吃肉「就是不人道,因為吃肉是去做一件與人道感覺相反的事¾¾戮殺…,它會謀殺人對活動物的憐憫之心。」

若從人類如此嚴重地破壞地球生態為著眼點看這個問題,我們有很多生態上的理由贊成更多的人成為素食者;至少為了避免因肉食人口增加,造成開墾更多野境、生產更多家禽與家畜的飼料等浪費自然資源的行為。

當然,並非所有的人在生理上與心理上都適應素食習慣,不過當我們認識了素食與肉食的背後生態、倫理等意涵之後,在食物的選擇上應更有智慧。

要逆轉大災難,就要大革心。「節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回收與再利用」與「立規範」是順應自然的四大步驟。節約使用資源,可使一定量的資源(尤其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用得更久,再配合提高使用效率,才能更加延續有限資源的使用時間。最後是規範人的行為,使之確實做到節約與提高使用率。規範不但包括政策與立法層面,還得加上更基本的加強教育、研究與宣導等工作。

最後,人們要順應自然是指有智慧與有生態倫理的規範的利用自然資源 (礦物、土地、水體、生命等等),這樣全球六十多億的人類,才可能有較好的未來的生活,可永續的社會才可能盼望得到。

本文為2004年3月30-31日「自然與文化」研討會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