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航海查海漂 最密集處每平方公里2000件 僅次太平洋垃圾環流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團航海查海漂 最密集處每平方公里2000件 僅次太平洋垃圾環流

2018年09月04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

環團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4日發佈調查初步結果,指出台灣海域幾已遭海漂垃圾包圍,最高密集處每平方公里達近2000件垃圾,其中又以嘉義、高雄、屏東、新北最為嚴重,海域上的海漂垃圾有66%是塑膠,其次是保麗龍,佔17%。國際淨灘日在即,黑潮呼籲政府除了舉辦大型淨灘活動,更應該加速海域垃圾的清潔與建置管理、監督機制。

DSC06276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4日發佈調查初步結果,指出台灣海域幾已遭海漂垃圾包圍,最高密集處每平方公里達近2000件垃圾。賴品瑀攝。

更讓他們震驚的是,在高雄紅毛港外海發現不明濃稠泡沫,呈帶狀出現,經化驗有超標的「酚」。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孟培傑解釋,酚屬於一種環境賀爾蒙,經食物鏈恐對海洋生態與人類健康都造成影響。黑潮初步推估可能來自煉油、造紙業的工業廢水,但發現點距離港口不遠,也可能是船舶排放廢污水、壓艙水所致。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當場表示,將會啟動酚的全台背景值調查,並設計一套海域污染完整的檢舉機制。

黑潮在5月底進行「島航計畫」,出船繞行台灣一週,除了作家吳明益、廖鴻基、畫家王傑隨船進行紀錄與創作,更對全台海域的塑膠微粒、溶氧量、水下聲景三項目展開研究,今針對發佈海漂垃圾的部分發表初步調查結果。

圖4.台南市政府淨海活動
淨海活動。海保署提供。

黑潮執行長張卉君表示,塑膠微粒的調查尚在整理,未來將會再發佈結果,黑潮也打算繼續從海域上調查這些海漂垃圾。這次是台灣首次從海域上對海漂垃圾進行普查,卻是民間走在前面,張卉君提醒,目前海洋污染防治已由海保署負責,應該展開長期系統性的規劃與建立檢驗標準,但海保署目前還沒有專屬的檢測機構,遇到緊急狀況還需請求支援。張卉君指出,台灣海域的範圍是陸域面積的4.7倍大,但海漂垃圾問題受到的注意卻不如陸域與海岸,政府應該加緊腳步,相關部會應積極分工合作。

海漂垃圾密集處每平方公里2000件 僅次太平洋熱帶環流、麻六甲

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所研究生邱靖淳指出,黑潮5月在海上航行了12天,以目視法進行調查,一次15至30分鐘,在選定的範圍中紀錄看到的種類、數量,調查長度達670公里,有76%的航次有目擊到海漂垃圾。

這些包圍台灣海域的海漂垃圾以塑膠為最大宗,共有66.3%,其次為保麗龍,17.2%,漁業相關也佔了7%。

這些觀測點的海漂垃圾密度從每平方公里0件到1958件,靠近陸地、河口、潮流交界處為高密度的地段,其中又以東北角到北海岸尤其深澳一段,以及蘭嶼兩地是密度最高的地方,基隆市、北海岸、嘉義八掌溪、高雄、小琉球皆有出現海漂垃圾的匯集點。

海潮近海海漂垃圾調查

黑潮出航調查,統計全台海域海漂垃圾。取自邱靖淳簡報。

邱靖淳表示,台灣海域的海漂垃圾狀況,扣掉密集的點後,平均起來跟全球統計的數據相當,約每平方公里29件,但是最高密集的地區,狀況相當嚴重,僅次於太平洋熱帶環流、麻六甲海峽。

黃向文表示,海廢分布的變異性很高,人類遊憩活動、洋流都是因素,海保署對海漂垃圾的治理,將設法找到源頭,有效減少垃圾。

寶特瓶、廢棄漁具及保麗龍為大宗 海保署設法源頭減量

黃向文統整了各縣市政府的資料,指出2018年上半年度各縣市調查到的海洋垃圾中,資源垃圾占7.4%(寶特瓶2.9%,鐵罐1.1%,鋁罐0.7%,玻璃罐2.4%,廢紙0.3%)。非資源垃圾占92.6%(竹木10.7%,保麗龍6.8%,漁網漁具8.0%,其他無法分類之垃圾67.1%)。

資源垃圾當中,以寶特瓶比例最高。非資源垃圾當中則以廢棄漁具及保麗龍的比例為多。

圖1.107年上半年度海廢地圖
2018年上半年度海廢地圖。海保署提供。

圖2.107年上半年度海廢地圖(9大垃圾)
2018年上半年度海廢地圖呈現九大垃圾。海保署提供。

這些海洋垃圾來自岸際、海漂、海底廢棄物,均因人為活動所產生。因海象、暴雨沖刷、生活廢水排入、管理不善的工廠排廢及近岸遊憩等因素,而漂到海岸上或沖刷至海中;或因海上作業,部分船舶不慎遺失漁網或漁具而產生船舶垃圾及漁業廢棄物。海洋垃圾的來源組成複雜,但關鍵是源頭減量、預防及移除、落實管制措施、擴大公私合作參與及強化海洋污染防治執行,並推廣海洋環境教育。黃向文表示,將先從港口加強管制船隻的排污、垃圾、漁網等漁具不再任意拋入海中開始。

黃向文表示,現階段海保署在下半年將持續環保署及縣市合作的政策,包括共同清除海洋垃圾並鼓勵環保艦隊運作等,未來則將從相關統計資料中,分析海廢調查、海廢分布及組成,彙製海廢重要清除熱點。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