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特輯】動物冤魂錄 你看見動物亡魂的冤屈了嗎? | 環境資訊中心
時事專題

【鬼月特輯】動物冤魂錄 你看見動物亡魂的冤屈了嗎?

2018年09月10日
企劃:環境資訊中心;腳本:林昕慧;設計:湯翊羚

農曆七月,好兄弟不只有人類,動物界冤魂也來報到。牠們怎麼死的?原本活在哪裡?又想跟人類說什麼?透過這篇鬼月特輯,替動物昭雪沉冤......

鬼月冤魂-石虎

石虎是台灣唯一的野生動物貓科,穿梭在野地與農田之間,生活與人類高度重疊,棲地消失是當前最大的危機。

六月我們取得屏東科技大學陳貞志老師的研究團隊發表的第一手訊息,他們發現與流浪犬貓共處的石虎,如果不幸感染上犬小病毒將會提高其路殺死亡的風險。

遭「路殺」的新聞雖已不新,讀來卻依然揪心。全台石虎數量僅剩不到500隻,台中、苗栗提出石虎自治條例又沒通過,怎麼辦?

苗栗楓樹社區採用友善耕種的石虎田;政府在道路加設生態廊道幫助石虎過馬路;學者開研討會漫談石虎經,大家齊力幫在黑夜行走的石虎找到光。(而不是車子的大燈!)

鬼月冤魂-陸蟹

墾丁後灣海邊有一塊3.4公頃的土地,是陸蟹降海產卵不用過馬路最完整的棲地。2006年京城建設取得土地,計劃在此興建京棧飯店,一開挖就造成千隻陸蟹死亡。

環境資訊中心追蹤這起十逾年的開發爭議案,在民間團體提出以地易地的建議下,墾管處經二年的行政程序,完成用海生館停車場的公有地與後灣的那塊私有地交易,飯店換地方蓋,成為第一起以保育為目的以地易地的案例。

鬼月冤魂-歐亞水獺

過去金門的溪流、池塘、水庫與海岸等水域有一定的連結,讓水獺能順利地在水系中移動、覓食。然而隨著人造工程阻斷水域、河道的水被農業灌溉抽乾,迫使水獺必須經由陸地,遷移到新的棲地。還沒學會走陸路的牠遭遇路殺,甚至是流浪狗的攻擊。

2014年金門政府曾為水獺架設6處人工階梯,紅外線自動攝影機也記錄到水獺利用生態廊道通行的畫面。但歐亞水獺現今仍列在台灣紅皮書中,僅存不到200隻,牠的消失也帶給人類環境越來越差的警訊。

鬼月動物冤魂-食蛇龜

食蛇龜不吵不鬧,一抓就躲到殼內。那些猖狂的走私販,抓大量的食蛇龜到中國進行買賣。據估算,從2006年第一次在金門查獲走私食蛇龜案件迄今已逾十年,至少有50000隻保育龜被走私到對岸。

幾千隻食蛇龜被迫擠在小小的籠子運送出國,若在送達對岸前被警察即刻救援,查緝後的黃金兩週收容期間,沒有足夠的空間降低壓迫,恐怕悶死的食蛇龜都比收容的多。

食蛇龜走私的事件,法院常以違反野保法6個月加緩刑2年多判決,去年,出現第一起重罰,七年判刑。2018年6月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食蛇龜的分類從「珍貴稀有」調升為「瀕臨絕種」。

鬼月動物冤魂

牠們沒有名字,我們以「好兄弟/姊妹」統稱。這裡指的沒有名字,是因為牠們的遭遇套到台灣的現況像是一個大環境下的通則:以人為思考的道路設計、河川工程水泥化、買賣原生種外來種、開發犧牲掉動物的生存。

又,為什麼要關心這些動物?因為我們相信動物作為一種環境指標,也是陪伴人們成長的重要生活經驗。我們試圖為關注的問題提出解方,希望當資訊被更多人看見時,就有可能發生改變。

※ 截稿後記:本作品發表後經讀者提醒,最後一張圖上的供品有許多肉類,也是製造動物冤魂的來源。這部分確實是企劃時沒有想到的,在此也呼籲讀者可以從動物福利、友善環境的立場選擇經濟動物,適量或減少肉食,不僅可減少不必要的動物犧牲,也能降低畜牧業碳排放。

 

 

作者

林昕慧

慢慢懂得倡議不是只有一種方式,期許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有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