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猴為鄰 埔里果農親身驗證 電牧器圍網有效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與猴為鄰 埔里果農親身驗證 電牧器圍網有效

2018年09月27日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雲林、南投報導

南投埔里鎮大坪頂正值百香果產季,前年為百香果園圍上電牧器電圍網的農民徐松山,這兩年獼猴不再來光顧,收成令人滿意,不少農民團體前來取經。13日來自雲林林內鄉的農民,在鄉公所與林務局南投林管處委辦計畫支持下,也到現地了解電牧器圍網的作法,尋找與獼猴共存之道。

電牧器圍網  真的有效

徐松山原本和其他多數農民一樣,對獼猴原本抱持著除之後快的心態,不過電牧器圍網多少平衡這種心情。2016年圍起電圍網之後,徐松山跟南投林管處業務承辦張嘉玲反映有效,收成增加了,去(2017)年再為另一塊果園圍網。


埔里農民徐松山自從使用電牧器圍網,收成增加,一年來常有農民團體參訪。攝影:廖靜蕙

「圍了獼猴都不來了,剩『碰器』(松鼠的閩南語)防不了,但吃得不多,獼猴不來比較重要。」徐松山告訴記者,果園除了白天防獼猴,晚上還得防野豬,野豬來拱土翻找蚯蚓,但不太適用電牧器圍網,因此他又裝了一條低矮的鐵絲,晚上定時通電,野豬也不來了。

電圍網主要目的是讓野生動物靠近時,觸電受驚而逃開,而非致野生動物於死地,屬於安全用電不會造成人員受傷。

圍網的面積只需針對獼猴入侵的方向,而非整座果園都圍起來。林務局計畫委託團隊成員高明脩解釋,農民很清楚獼猴、山豬這類野生動物出沒的位置,在此前提下,劃出界線圍網,有效而且節省花費。他建議周圍的農地果園可以一起規劃,施作時一起請工訂材料,一趟工又會壓低成本。

使用電網之後增加多少收成?徐松山回答,每期相差約3~5百斤,圍網約花了8萬元,算下來,省下兩季獼猴「損斷」(閩南語玩弄的意思)的損失就回本了。

林內農民到埔里大坪頂徐松山的果園觀摩電牧器圍網,期能找出與獼猴共存之道
林內農民到埔里大坪頂徐松山的果園觀摩電牧器圍網,期能找出與獼猴共存之道。攝影:廖靜蕙

林內潑猴危害  鬥智尋找平衡之道

不少雲林林內鄉農民紛紛提問,認為自己農地周邊環境不易清理,或地不平恐怕難以施作。另外費用的支出和後續收入能不能平衡也是關注重點。他們表示,林內農民大多種植柳丁,參觀之後多認為,該圍還是要圍。

林內鄉的台灣獼猴令果農十分頭痛。無論是天然林、竹林、果園/周邊林地,都目視過獼猴活動。根據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蘇秀慧研究團隊,這兩年在林內鄉進行的調查,當地大約有19群,但不代表所有獼猴都會到果園來,通常獼猴都有固定的地盤,當地常出沒的猴群之外,不太會有其他猴群入侵。

研究團隊訪談22位農民,了解獼猴危害程度,其中3位農民表示未受影響,原來是改種檸檬,今年已有收成、未受影響。

經過訪談調查後,研究團隊提出幾項建議,首先是降低田間作物對獼猴的吸引力,例如種植獼猴不愛的作物,檸檬、酪梨、大白柚、薑、茶葉;其次,農田中不要存留獼猴可食的不收成果實、果皮、腐爛的水果等。蘇秀慧舉二水大白柚為例,因皮厚,在樹上即使未採摘,也不會吸引獼猴前來把玩,但落果留在地上腐化變軟,反而讓獼猴前來使用;因此,處理好落果,基本上大白柚並不會吸引獼猴來損斷。


屏科大副教授蘇秀慧說明獼猴防治的重點。攝影:廖靜蕙

另外,維持周邊林地品質,並維持獼猴會取食的天然食物,獼猴食物足夠,照理說不需入侵果園。

若獼猴進入,則提高獼猴所感受到的風險,例如鞭炮、沖天炮、雷震子,重點是讓獼猴聽到巨大聲響感受到威脅。研究團隊舉日本農民使用能瞄準對象的沖天炮為例,讓沖天炮擦身而過,而使獼猴感到害怕。若要訓練狗驅趕獼猴,則需掌握獼猴路徑、到訪時間高峰。

此外,是設計阻斷猴子入園的通路,例如日本設計名為「猿落君」的圍網,讓猴子攀爬卻無法越過,反而不斷掉落原地。在台灣則有台東農業改良場推廣的防猴網,為果樹披上細目網罩,獼猴無法進入取食;以及農委會林務局引入的電牧器圍網,政府提出補助方案,目前試辦成效普遍受肯定。

殺害獼猴未必解決問題

有農民認為政府補助電牧器圍網沒用,主張「無用的動物,例如獼猴、毒蛇要撲殺,有用的鳥要留下來。」不過,獼猴在生態系裡扮演的角色,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無法預估族群消失可能帶來的影響。

蘇秀慧指出,人類的智慧足以提出解決野生動物危及農業生產之道。他舉日本防治獼猴的經驗,雖每年移除兩萬隻日本獼猴,但作物損害並沒有減少,有可能是由更遠的猴群替代。

蘇秀慧指出,林內擁有非常難得的自然環境,從自動相機拍攝到很多果子狸、山羌、各種鳥類,也是八色鳥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珍貴野生動物自然環境,也是人類聚落,值得兼顧生活、生產與生態,正好回應國際間提倡的里山倡議。

南投林管處提醒,台灣獼猴目前預告解除保育等級,目前正在預告、公告,但不代表可以任意撲殺台灣獼猴。

參考資料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