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達電廠改燃氣環評「先建後拆」遭質疑「滾動式擴建」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興達電廠改燃氣環評「先建後拆」遭質疑「滾動式擴建」

2018年10月09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

雖然興達電廠因為老舊,要求汰舊換新的聲浪不斷,但台電為了無縫接軌南部供電,提出的更新改建計畫是在周邊再建3座燃氣機組,且「先建後拆」。

9日的第二次環評初審,其「先蓋燃氣再拆燃氣」的規劃,再次遭民間團體砲轟。理由是不僅無助於立即改善高雄嚴重空污問題,且建廠在永安濕地上,侵擾了黑面琵鷺的棲地,環團與小組環委因此質疑,根本是擴廠計畫卻沒有老實說。

環團甚至質疑,台電就是想要留著或是明後年再提更新擴建,所以現在不說死將來舊廠區的土地空著到底要做什麼?「其實是滾動式擴建吧!」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諷刺。

DSC06953

興達電廠更新案9日進行環評第二次初審,遭民間一陣痛批。賴品瑀攝。

第一次環評初審是在8月初,10月初即進入第二次初審,不過台電此番效率的展現,卻遭環委及環團卻指出,上次提出的問題台電並沒有好好回答。小組甚至一度討論要建議此案進二階環評,不過顧及進入二階環評要多耗2年以上的時間,可能衝擊能源供給,最後仍讓此案補件再審,將還有一次小組初審的補考機會。

「你們每次就是認定要在這裡,我們就只能接受各種環境衝擊。」環委王文誠更直言,表示不願重演能源相關的環評,總是在小組無法明確回答問題,到了大會又以「政治操作」強硬過關。

先建後拆 高市府、環團擔憂無助空污改善

目前興達電廠擁有4部燃煤、5部燃氣複循環機組,台電強調,「既有廠區已無適當用地可供新設機組」,且為了避免供電缺口,必須「先建後拆」,因此選在電廠的南方緊鄰的78.3公頃開發,其中49.3公頃新建燃氣機組、14公頃做為減碳設施用地、15公頃做緩衝區。

預計2023年新機組上線,既有的機組就會陸續除役,2023年淘汰2個燃煤、2026年淘汰3個燃氣、2027年再淘汰2個燃氣,到了2028年,興達電廠將是擁有2個燃煤、3個新燃氣機組。

雖然台電強調,會將空污排放控制在總量管制中核配的上限,環境負荷只減不增,但遭民眾質疑,雖然不超過總量管制的規定,但是否還是會有實質的增量?小組召集人劉希平也指出,台電提出的空污排放量與總裝置容量的表格,只講氮氧化物(NOx)卻避談各界最重視的大氣懸浮微粒(PM),是避重就輕。

興達

興達電廠更新順序與空污排放、總裝置容量,取自簡報資料。

台電只要新建3部燃氣複循環機組,卻要拿下78.3公頃的濕地,引發環團與當地里長的反對。

高市府環保局表示,高市位在高屏總量管制區,為了改善空污,要求「先拆後建」,優先淘汰燃煤機組。王敏玲指出,全台紅害有一半發生在高屏,興達電廠就在高雄的上風處,理當先從最老舊的燃煤機組開始淘汰,最老的興一機1982年商轉、興複五機卻是1999年商轉,兩個相差了17年,怎麼台電會選擇新淘汰燃氣?

王敏玲更認為,先淘汰2個老舊燃煤電廠,也不置於發生供電缺口,但空污、廢棄物卻能因此得到改善,這才是高雄人亟需的。

選址永安濕地 「7到9月沒有黑面琵鷺」說法挨轟

選址在永安濕地,將有衝擊黑面琵鷺等生物,與可能造成當地淹水的疑慮,也引來高雄鳥會成員、當地里長的反對。

高雄鳥會理事黃淑玫指出,當地並非如台電資料顯示的沒有黑面琵鷺,黑面琵鷺不只會到七股,也會到高雄的永安與茄萣濕地,且數量已符合國際級標準,但台電的調查資料卻拿7到9月說沒有黑面琵鷺,真是避重就輕,刻意忽略了黑面琵鷺來台度冬的期間10月才開始。

小組召集人劉希平也指出,濕地變小了,鳥類就必然會到周邊設法覓食,對鄰近地區的生態、養殖魚塭就有可能受到衝擊,台電卻沒有對此評估。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