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梗下 「地方社群與原住民平台」仍在聯合國氣候大會成立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中國作梗下 「地方社群與原住民平台」仍在聯合國氣候大會成立

2018年12月14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彭瑞祥 審校

為了在聯合國氣候談判中集體表達意見,原住民團體在波蘭卡托維茲達成協議,成立「地方社群和原民平台」,然而,代價是必須承諾國家主權優於原民權利。


聯合國卡托維茲氣候大會上,來自原住民社群的代表。照片來源:UNFCCC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4的第一周議程期間,「地方社群和原住民」如何參與聯合國氣候談判成了一個具爭議性的問題。

中國官方堅持,這項原住民社群間的協議,可能侵犯國家權力,他們不想讓圖博或台灣藉此尋求承認和規避北京。

與會談判代表指出,中國認為「地方社群」一詞定義不明,中國只有官方認可的少數民族,沒有所謂的原住民──然而事實上,該宣言並未提及「地方社群」,因此中國爭論的論點並不存在。

為此,原住民代表認為沒有必要在此討論平台上劃定國家主權,因為聯合國2007年的原民權利宣言已經明確闡述了這一點。「身為原住民,我們不希望在案文中使用這種語言(國家主權),因為會限制真誠的交流,」來自查德的非洲原民協調委員會成員Hindou Oumarou Ibrahim說。「為什麼文件可以定義我們是誰、做什麼事?這不公平。但是,如果僅是作為讓其他人同意的條件,我們沒有任何其他選擇,這是我們接受的原因,我們還可以忍受。」

最後,卡托維茲的談判代表同意說,當談到地方社群時,所謂的「地方社群和原民平台」不會「授權或鼓勵」「會破壞主權和獨立國家」的行動。

來自中國的一位代表在8日的全體會議上對結果表示歡迎。「中國政府尊重並歡迎原民積極參與氣候行動,我們鼓勵他們分享知識和經驗。多方代表關切此決議的背景。但是參與談判的各方,包括原民,都本著這種精神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和寬容,這有助於我們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原民佔世界人口的比例不到5%,但保護了80%的生物多樣性。如今,這個新平台經過了三年的談判協調,終於如願在卡托維茲會議成立。

平台的作用是,為原住民及尚未明確定義的「地方社群」,奠定參與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的基礎對話基礎。有了這個平台,未來三年將展開許多實際工作,也讓COP24中原民的話語權比以過去的氣候大會都要大得多。

平台將利用對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歷史性理解,例如如何利用風來預測天氣變化,保護森林和生物多樣性或耕種可用土地(這些知識過去通常以口頭而非書面形式傳遞),作為政府減碳承諾的參考。

該平台將有來自聯合國七個公認原民地區的代表以及七個國家代表。這些成員現在必須制定計畫,確定2021年前原住民和地方社群如何交換資訊和經驗。同時,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秘書處將考慮由誰來代表地方社群,並考慮任何要求參與的新團體。

來自印尼外海馬魯古群島的原民全球核心小組成員Ghazali Ohorella表示,原住民團體原本希望他們的權利在整個《巴黎協定》中得到承認,而不只是在這個平台上。平台為UNFCCC秘書處承認的原住民創造了一個「永久性的空間」,只是仍需要與談判中的《巴黎協定》「規則手冊」串連。

參考資料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彭瑞祥

六年級生,曾在咖啡店當吧檯兼翻譯,十多年前受南方電子報、破報、國家地理雜誌啟蒙,希望也能自己做媒體關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