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雲、塔塔加再現熊蹤 玉管處呼籲園區禁炊煮 最高可罰1.5萬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排雲、塔塔加再現熊蹤 玉管處呼籲園區禁炊煮 最高可罰1.5萬

2019年02月24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鄭雅云報導

熊出沒注意!繼今年1月有熊闖入玉山國家公園楠溪保育研究站,本月又傳出玉山國家公園現熊蹤。玉管處工作人員接續於2月12日、15日以及17日發現有熊現蹤排雲醫療站、塔塔加遊憩區鹿林小屋及楠溪保育研究站,翻找垃圾桶或進入屋內翻箱倒櫃尋覓食物。更有排雲山莊工作人員在夜間一小時內連續目擊兩次黑熊之紀錄。玉管處呼籲遊客上山務必遵守相關規範,共同維護人與黑熊的安全。

資料照,圖片來源:《黑熊森林》製作團隊
資料照,圖片來源:《黑熊森林》製作團隊。

玉山國家公園排雲管理站主任吳萬蒼表示,2月17日上午玉管處工作人員於塔塔加鹿林小屋發現垃圾桶被翻倒、電熱水器上留有腳印,經向「黑熊媽媽」黃美秀確認,證實為黑熊腳印。而楠溪保育研究站已是第二度遭熊入侵,兩次分別闖入研究站的不同棟建築。

台灣黑熊活動範圍極廣,位於玉山國家公園內的花蓮縣大分山區是分布熱點之一,但位於園區西北的塔塔加則罕見黑熊出沒。根據中央社報導,服務近30年的玉管處副處長林文和坦言,這是他「印象中」第一次有確切證據顯示台灣黑熊出沒塔塔加,上一次大約在10年前「有民眾傳聞」。

2/17玉管處人員發現黑熊入侵楠溪保育研究站造成之破壞痕跡(圖片來源:玉管處提供)
2月17日,玉管處人員發現黑熊入侵楠溪保育研究站造成之破壞痕跡(圖片來源:玉管處提供)

黑熊頻出沒 玉管處呼籲遊客守法 違規罰鍰上看一萬五

黑熊頻頻現身,可能由於冬季缺乏食物來源,使得黑熊擴大覓食範圍,而人類的食物味道重,若在山區用餐之後沒有妥善收拾,就會吸引黑熊前來探訪。

吳萬蒼也表示,台灣黑熊怕人,2月份為玉山園區「靜山」期間,暫停玉山主、群峰線之入園活動,遊客數量減少,或許也是黑熊造訪塔塔加的另一項原因,接下來花季開始,遊客增加,應該會讓黑熊不再那麼大膽。但是他也強調,請民眾配合無痕山林政策,不要引誘黑熊犯險,「我們持續呼籲山友能遵守不要炊煮的規定,山中飲食簡單就好,也務必把廚餘垃圾帶走,不要留在山上。」

目前玉山國家公園區內明定,除指定地點外嚴禁炊煮及露營等活動,吳萬蒼說明,塔塔加遊憩區內有設置兩處炊煮區,進入步道內則禁止任何形式的炊煮行為。針對近日有熊出沒,他表示園區與駐警會加強巡邏,若有看到違規行為、經勸阻不聽將開罰,罰鍰最低3千元,最高可罰到1萬5千元。

2月份黑熊接連出現在排雲醫療站、塔塔加遊憩區鹿林小屋及楠溪保育研究站。(圖片來源:玉管處提供)
2月份黑熊接連出現在排雲醫療站、塔塔加遊憩區鹿林小屋及楠溪保育研究站。圖片提供:玉管處

排雲山莊傳連續目擊黑熊紀錄 做好無痕山林保人熊均安

他亦補充說明,2月4日晚間在排雲山莊有兩次黑熊目擊的紀錄,當晚管理站同仁在森林邊緣與黑熊相遇,距離約20公尺,當時同事戴著頭燈,與黑熊對望之後,熊立即鑽進森林離開,而在一小時後又遇到同一隻黑熊,同樣在與人類對望之後即轉身跑走,之後就沒有再出現。據目擊同仁表示,該黑熊目測約200公斤,胸前V字偏黃,研判是中老年以上的成熊。對此,吳萬蒼呼籲登山遊客務必遵守步道及山莊的相關規範,包括不可炊煮、將所有垃圾廚餘妥善收拾並帶下山等。

一般而言,野生動物會傾向避開人類活動範圍,近來野生動物闖入人類空間的事件頻傳,主因之一便是人為餵食或者食物殘餘未妥善處理,對野生動物形成強烈吸引誘因。無痕山林政策推行多年,然而國家公園幅員廣大,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該如何落實執法、降低人與動物衝突風險?吳萬蒼說,還是會持續加強宣導呼籲,通常對於初犯會先開勸導單,勸告不聽或情節嚴重者才會開罰,也希望山友之間能相互宣傳提醒,共同維護人與黑熊的安全。

如何避免與熊相遇(圖片來源:玉管處提供)
玉管處提供避免與熊相遇守則,亦可參見本報製作懶人包〈熊熊遇見熊 四招教你悠遊有熊國

玉管處呼籲遊客,至園區活動,用餐以輕便為主,可以攜帶乾糧或至餐飲部用餐,也可在指定地點簡易炊煮;下山時務必將所有垃圾、廚餘及食物帶走;若遇到熊或是發現疑似熊痕跡,可通知鄰近園區管理站或警察小隊,也可以下載填寫「發現黑熊出沒記錄表」。

無痕山林七大原則應用法

1. 事前充分規劃和準備:
只要準備充足,便能避免一切對山林的影響和衝擊。舉例行山或露營前,安排少包裝的食品和飲料,甚至自備餐盒、餐具、水樽減低廢棄量;適當編排行程、人數和日數,避開生態敏感的地方,減低對土地和環境造成的壓力;甚至檢視衣著顏色會否太鮮艷刺激野生動物。
2. 找合適地點:
挑選已經規劃的山徑,避免走入原始林中,過份踐踏會破壞植被生長,造成土壤侵蝕與水土流失。另外避免一窩蜂、挑選合適的紮營地點,以減低對草和泥土的傷害。
3. 減低用火:
以效能較高的爐具取代營火,避免留下炭火痕跡或燻黑的石頭。如要使用蠟燭,注留不要讓蠟油滴留到自然環境中。挑選木柴生火,亦不要折斷或割鋸樹木,因為是鳥類和昆蟲的家;應選枯死並且不粗於成人手腕的小塊木材,不僅易於收集、折斷、容易被燃燒,產生的灰燼也可被風吹散。
4. 保持原有風貌:
不留下任何垃圾,也不帶走不移動任何物品,包括沙石、貝殼、花草。特別是近年生態攝影盛行,為拍照移動石頭野花,甚至生物的情況屢見不鮮,應該戒絕。在岩石或樹木上刻字的行為也應避免。
5. 妥善處理垃圾:
將所有帶上山的物品帶走,垃圾可帶至市區的垃圾桶拋棄。露營時避免在河溪清洗食物、排放污水。排泄物應該盡量選在偏僻以及遠離水源的地方,或集中處理方便帶離野外。當然,不製造便沒有垃圾,做好事前準備(原則1),也是減廢的最佳辦法。
6. 尊重野生動植物:
遠距離觀察、不打擾便是對野生動植物最大的尊重,再進一步,帶走垃圾(原則3)、避免移動野外的一草一木(原則4),也能避免對動植物帶來間接傷害。
7. 顧及其他使用者:
避免使用太亮的燈、收音機、音響等干擾設備影響其他大自然使用者。與其他使用者或團體維持合作互助的關係,畢竟在未知的自然環境中,經常需要彼此的協助與扶持。

參考資料

  • 無痕山林 七大原則應用法
  • 相關單位通報電話:排雲管理站049-2702228、塔塔加管理站049-2702200、塔塔加警察小隊049-2702203。東部園區南安管理站03-8887560、南部園區梅山管理站07-6866181。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