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9日 圖:李璟泓;文字整理:林琪娟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witter 圖:李璟泓;文字整理:林琪娟 農場變農「廠」,多年來,台灣農地上最流行的景象不是水果,也不是花卉,更不是糧食作物,而是一座又一座農地工廠。行政院昨(28)日提出《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草案,讓2016年5月20日以前設立的農地違章工廠得以「就地輔導」,辦理特定工廠登記。 對此,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批評,這架空了台灣所有的國土計畫分區,不是只有開後門,而是直接開大門。有環團表示,政務委員張景森告訴他們,這種情況就像一個人臉上總是會有幾顆青春痘一樣。大家覺得,農地工廠真的就只是幾顆青春痘而已嗎? 延伸閱讀 農地工廠「特定登記」再走十年 經部稱接地氣 環團批就地合法 相關文章 在野黨合力反《國土法》爭議修正案 蔣萬安:不希望民進黨人數優勢通過法案 2020/03/09 宜蘭違法使用山豬吊或獸鋏捕獵 3月1日起重罰 2020/03/05 3/1起禁用山豬吊 違者送辦最重可罰7萬5 2020/03/02 行政院修法拖延國土法 蔡壁如批蘇貞昌「為財團開發暴衝」 2020/02/27 行政院修國土法為「國家重大建設」開後門 林淑芬:大埔、酒廠、賣場、旅館、這些都叫重大建設 2020/02/26 時力批《國土計畫法》修惡 誓言擋下惡法:不要有下一個大埔 2020/02/25 法律毒物農林漁牧業環境政策公害污染環境經濟污染治理循環經濟土地利用時事漫畫中國新聞農地工廠工業 作者 李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