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潮間帶及淺海的貝類資源,因人類採捕與環境污染大量減少,加上人造的塑膠垃圾在海邊大量增加,造成許多陸生的寄居蟹背負陸生較薄弱的陸生蝸牛殼及塑膠垃圾的異常現象,除了怪異、不自然,這也嚴重威脅到陸寄居蟹的生存。
相對而言,原本就缺乏大量貝殼資源的深海泥沙環境,寄居蟹們早在人類出現污染環境之前,就發展出多種奇特的用殼適應方式,以下我們介紹幾種台灣附近的深海中就發現得到的寄居蟹,牠們「終身免換殼」的適應方式:
大輕石寄居蟹與沉木
大輕石寄居蟹(Pylocheles (Xylocheles)macrops),棲息在水深約 200到500公尺的深海海底,在宜蘭南方澳及屏東東港的深海底拖下雜漁獲中經常被混獲。牠們的腹部不像一般寄居蟹為適應背負螺殼的方式而捲曲,反而是垂直地生長,且被覆著硬的體殼保護著。一般都是在海底的沉木木塊上挖出洞穴棲息,並背著木塊四處移動,當身體長大時,只需將木塊的洞穴內部挖大些即可,保證「終身免換屋」,省去尋找貝殼的麻煩。牠們的大螯前半截也特化成半圓形,剛好可以形成口蓋,牢牢地堵住洞口,保護自己不會被拖出來。
擬寄居蟹與造殼海葵
擬寄居蟹們(Paragiopagurus spp. )一樣棲息在水深約200到500公尺的深海海底,同樣在宜蘭南方澳及屏東東港的深海底拖下雜漁獲中經常被混獲。牠們當中有些種類,小時候背負的貝殼上,會帶著一朵「造殼海葵」(Stylobates spp.)一起共生,當寄居蟹持續長大時,造殼海葵就會沿著貝殼表面及邊緣分泌一層金色的皮質體殼,幫寄居蟹造出一個會隨著體型長大的「家」,最終變成一個將原先小貝殼包覆在頂端的金色「假殼」,兩者形成另一種「終身免換屋」的共生模式。
擬寄居蟹與寄居蟹鞘群海葵
寄居蟹鞘群海葵(Epizoanthus paguriphilus)是一群外型奇特的群體型海葵,棲息在水深約 200到1200公尺左右的深海海底,牠們會包覆著寄居蟹所背負的貝殼生長,最後底部的共肉體腔會將貝殼溶化,直接包覆著寄居蟹。擬寄居蟹特化膨大的大螯,也剛好可以當作門板封住殼口,防止敵人入侵。由於這個體腔會持續長大,因此背負這個群體海葵,也獲得了「終身免換屋」的保證,不用再更換貝殼。
不同於陸生的寄居蟹在換殼方面需要面對環境改變的嚴苛考驗,因應深海中本身便資源艱困的環境下,深海寄居蟹發展出來的共生雙贏策略,反而不用負擔換殼或找不到殼的風險,而成為其生存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