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鐵路管理局在「宜蘭線第三雙溪及新社橋改建計畫」中,規劃興建一座脊背橋,跨越雙溪河,民間團體擔憂將衝擊田寮洋的環境,但興建工程已經發包。希望顧及水安全與鐵道安全,同時不想損傷田寮洋,如何找到兩全其美的好方案?
青翠的稻田與墨綠色的遠山,層疊出天寬地闊的開放感,老農在田間工作,躲在田裡的鷺鷥,不時伸出頭來,黑鳶在天空盤旋,燕鷗忙著抓魚,角落裡,蜻蜓點水,山巒、農田、流水交織的空間,雖然靜靜的,其實,生命力滿滿的。位在新北市貢寮區的田寮洋濕地,是遷徙性候鳥重要的中繼站,也是北台灣知名的賞鳥地點。各種不同的火車穿越田野的畫面,也讓田寮洋成為鐵道迷必訪的聖地。
2018年2月6日,為了傳遞串聯森川里海的保育觀念,林務局與台鐵合作的里山列車,駛向田寮洋,車身上彩繪了棲息在淺山環境的野生動物,祝福牠們能在國土生態綠網營造的友善棲地中,快樂生活。也就在這天,民間團體首度得知,鐵道與鐵橋將要改建的消息。
田寮洋是雙溪河入海前的洪泛平原,這處天然窪地經常淹水,象神與納莉颱風過境時,就曾造成鐵道嚴重災情,停駛將近一星期。
這項計畫屬於交通部「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改建經費將近八億元,橋梁底高程平均抬高2.5公尺,新橋將搭建在現有的鐵橋旁。流經田寮洋的雙溪河是市管河川,按雙溪河治理計畫,以五十年重現期不溢堤為目標,鐵路橋改建,必須符合新北市水利局的防洪標準。
台鐵與水利單位溝通後,選擇了脊背橋的形式。脊背橋是在橋塔兩側,用鋼索拉起橋面,因此橋墩跨距可以比制式橋大,只需在雙溪河中落一墩。另外與斜張橋相比,脊背橋的橋塔高度比較低。但這座脊背橋將有30公尺高的橋塔,引起保育團體擔憂。
生態工法基金會執行長陳郁屏表示,很多鳥類專家都覺得這個設計,可能讓水鳥的活動,受到地景變動干擾,田寮洋一旦被過境水鳥拋棄,這附近沒有替代的地點,生物多樣性會有劣化的危險。
2018年起,林務局推動國土生態綠網計畫,盤點生態敏感區位與生態熱點,進行保育工作,希望達成里山倡議,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環境,田寮洋是這項計畫的重要示範點。承接計畫專案的生態工法基金會,從2018年2月起,邀請相關單位與民間團體進行多次溝通,在通過水理計算、不影響通洪斷面的前提下,找出對田寮洋影響最小的替代方案,在雙溪河道中落四墩的制式橋。
但是在已經發包與施工的狀況下,從脊背橋改成制式橋,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台灣鐵路管理局專案工程處處長周祖德表示,工程經費將增加大概七千多萬,工期延長兩年,這超過鐵路局局長可以決定的權限,必須取得交通部許可。
台鐵、林務局與民間團體,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溝通,讓鐵橋改建案出現曙光,這份進展呼應了國土綠網計畫的精神。林務局保育組組長夏榮生表示,綠網計畫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跨部會,希望不同部會在不同面向,去成就某些生態上面有意義的事情,如果田寮洋鐵橋能取得交通部同意,採用環境衝擊較小的替代方案,將成為典範。
田寮洋雖然保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但因為都是私有地的關係,沒有列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或國家級濕地。如果鐵橋改建能以影響最小的方式進行,對保護田寮洋來說,是重要的一步,田寮洋的未來,更關鍵的是當地居民。如果沒有農田,沒有人持續耕種,田寮洋的面貌會改變,生態也會改變,如何處理農民老化,年輕人外流,是工程之外,一個更深層而難解的問題。
※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田寮洋鐵橋事件簿】
05/27(一) 22:00首播
06/01(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