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下一步:結合社區 讓保育成為日常
集合全台數百名蛙類調查志工組成的「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6月2日在嘉義大學正式成立,並推選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楊懿如為首任理事長。楊懿如是蛙類專家,從求學到任教,始終心繫台灣蛙類的生態研究和保育,素有「青蛙公主」稱號,20年來總共帶領600多位志工在全台進行蛙類調查。
為何蛙調志工運作這麼久以後決定成立協會?這麼多志工願意每年常態性的蛙類調查、護蛙、移除外來種蛙類,動力來自何處?本報為此特別專訪楊懿如,他指出協會的成立是宣告下一階段任務──持續蛙類調查監控,還要進一步走入社區,和社區合作棲地保育,「若棲地問題無法改善,調查也不過是見證物種的滅絕」。
從蛙類監測調查到棲地保育 社區合作是解答
「過去蛙類調查,看似是學術單位申請、執行計畫,其實背後是一群志工的努力。」楊懿如說,成立協會是讓大眾看到這個本質,參與者是從內心的志願服務,不只是為了完成計畫;而分散各地的志工,個別的影響力有限,成立協會是凝聚這股力量,做更多事、更具影響力,在生態保育上才能產生質變。
「我們常態性的蛙類調查監測,就是預防像石虎瀕臨滅絕的事件發生。」楊懿如表示,台灣兩棲類動物包括山椒魚,但山椒魚都是保育類,且棲息環境遠離人群,而蛙類就在我們生活周邊的里山,蛙調是大眾都能參與的工作,居家生活中就能隨手保育蛙類;因此協會鎖定蛙類,作為與社區溝通「保育」的大使。
這個以志工為基礎的協會,將會址設在宜蘭員山鄉雙連埤「杉舞三生」農庄,是宣告從蛙類調查,進一步轉型投入社區合作。第一站就是會址所在地雙連埤社區,期待將這個經驗建立模式,複製到各個社區。
楊懿如從事蛙類研究保育20年來觀察到,台灣蛙類保育面臨的困境,幾乎都在平原和淺山的交界地帶,所有的棲地破壞、外來種入侵問題都在此地交會,包括氣候變遷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鹽化,也直接衝擊蛙類族群。
「有些變化快速而劇烈,讓一些棲地來不及保留。像金線蛙、台北赤蛙都在草澤或菱角田的溼地,這幾年隨著棲地不見而消失了。」楊懿如指出,台灣農地環境變遷,造成生活其中的蛙類極大的生存壓力。又如諸羅樹蛙,雖然今年蛙類大調查數字看似樂觀,但是只要有人剷平一片竹林或轉耕作其他作物,就很可能造成上千隻諸羅樹蛙消失。
花蓮的一次案例是,在一處菱角田原有為數眾多的金線蛙,但地主不想種菱角把田地填平,金線蛙就不見了。這讓他意識到,保育不再是劃設大型保護區,而是小區塊、社區自主的保育行動,並讓保育實踐於日常,成為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這才會讓人銘刻於心,願意用生命去捍衛,進而讓保育成為文化。
「復育蛙類並不難,但是棲地沒有跟上來,復育的物種也回不去了。」他說,一開始就該做好棲地保育,即使只是保留小面積的水池,也能進一步在水池窪地間串起廊道,讓蛙類能夠基因交流。
出版蛙類調查年報 提供多面向平台
「蛙類調查不是為了幫學術界收集資料,而是為了保育收集資料。要達到保育的目的,就必須和社區結合,能與產業結合更好。」
楊懿如說,協會成立的另一個目標,是希望將這些調查成果有系統地出版成年報,進而累積為蛙類國家報告,可以向全球宣告台灣蛙類保育的進展。
此外,也希望吸引學有所成的年輕人加入,協會不只提供工作機會,也是一個舞台,讓他們發揮所長。而在保育工作上將做更細緻的操作規劃,例如,集合護蛙志工成立「護蛙委員會」,一起思考怎麼護蛙;或是成立棲地復育、溪流復委員會之類的任務小組,集合志同道合的夥伴更有系統的討論,並互相支持陪伴。這些委員會,就能交給學有專長的年輕人領導,兼顧理論與實戰經驗,增加多面向問題解決能力。
協會也將邀請學者組成顧問團,提供專業知識。對關心蛙類的民眾來說,他們能在協會這個平台獲得相關知識與資訊,貢獻心力;未來也能以協會的名義執行計畫,凸顯志工在保育上的重要性,並與學術界相輔相成。
「青蛙在日本是幸運的象徵,因此民眾會保護牠。」楊懿如遇到很多社區是出於這樣的心情保育蛙類,他期待這份幸運,能透過護蛙送給社區,並譜下更多動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