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環評、躉購、遴選等一連串考驗,在接下來五年,台灣離岸風電發展即將脫離只有二架風機的示範期,邁入700多架風機的密集建置期 [註1]。
雖然各界期待風電能減少秋冬季節燃煤發電的需求,改善空污。但另一方面,海洋生態面對的衝擊,卻令人擔憂。尤其是為數不多的中華白海豚、以及秋冬季節跨海而來的鳥類。
台灣海峽優勢的風力條件吸引世界離岸風電一線大廠加入戰局。其中,世界離岸風電龍頭,擁有超過1200架風機建置與營運經驗的沃旭能源(Ørsted)備受矚目。國外有什麼樣的生態保護對策?國內外大不同,氣泡幕、鯨豚觀察員、鳥類飛行廊道這些措施能否在台灣發揮成效?本報專訪沃旭能源資深專案許可協理、海洋環境科學博士施多麗(Doris Schiedek),從鯨豚、鳥兩個面向介紹離岸風場的生態對策。
鯨豚:減輕噪音干擾 從前期選址與規劃開始
白海豚的存續岌岌可危,2017年還有58隻,2018年的目擊數量已經降為50隻。雖然2018年離岸風機尚未大量動工,族群減少的問題不能直接指向風機,但也顯示出,風機施工的防護措施更不能打折,特別是打樁時產生的噪音。
雖然民眾普遍將重點放在減少噪音,但施多麗澄清,要降低環境影響,前期的選址與風場規畫非常重要。
例如,歐洲風機常用單樁式(Monopile)的水下基礎,但考量地質與地震,台灣通常採用三腳的管架式(Jacket)水下基礎。基樁數目增加,但每隻基樁的直徑約3-4公尺,比起單樁式少了一半以上,打樁噪音也更低。
為避免多個風場同時施工造成影響的加成,沃旭在環評中承諾,沃旭彰化四個風場同一時間最多只會有一隻風機進行打樁作業,不會同時打樁,讓鯨豚無處可逃。
氣泡幕(bubble curtain)是另一個常用的水下噪音減輕對策。原理是在基樁的周圍、從海底持續製造氣泡,在氣泡往上飄的過程捕捉噪音。氣球帷幕(Hydro Sound Dampers)的原理類似。
施多麗解釋,一般來說,這些方法可降低約10分貝的噪音。而沃旭的環評承諾則是離基樁750公尺半徑的監測範圍,水下噪音聲曝值不超過160分貝(Sound Exposure Level,SEL),這個數值是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2016年針對人為噪音對鯨豚影響所定的技術指南及德國StUK4(2013)的環評標準。
確保鯨豚不會誤闖打樁施工區的另一項機制是鯨豚觀察員(MMO)。施多麗強調,MMO是「受過訓練」的專業觀察員,且受雇於獨立單位。觀察員配合目測與儀器可監測到打樁方圓約2公里的範圍。一旦發現鯨豚進入方圓750公尺的警戒區,就會通知停止打樁。不過,施多麗說明,突然停止打樁可能造成海上施工人員的危險。安全考量下,部分狀況無法「立即停止」[註2]。
鳥類:生態調查不足 預留通行廊道因應
雖然通過環評是進入風場建置的前提,但鑑於環評當時所做的鳥類生態資料不足,環評結論中留下但書,要求各開發商補充2017年秋季至2018年春季的鳥類生態環境影響調查。「海峽風電」調查報告已於6月通過環保署審查,其餘風場則預計於8月間審查。
施多麗表示,沃旭的做法是為鳥類留下飛行廊道。大彰化的四個風場共設計八條鳥類廊道,六條東西向、二條東北西南向,每條至少2公里寬。以目測的話,已經是看不到對面的距離,不會對鳥類造成負面影響。
沃旭也請來歐洲專家進行鳥類撞擊評估。施多麗說明,歐洲風場已經有十年經驗,歐洲鳥類遷徙的規模比台灣大很多。根據專家評估,風場的建置不會對鳥類產生立即性威脅,這項撞擊評估資料會在8月時一併接受環評委員審查。
離岸風場對鯨豚的影響主要在風機建置階段,但對鳥類而言,影響最多的卻是在長達20年的營運階段。在鳥類保護上,國內外都沒有類似鯨豚觀察員的防護機制。環評過程中,沃旭的大彰化案承諾與海龍及海鼎風場合作,聯合設置鳥類監控系統,設置熱影像、音波麥克風及高效能雷達等儀器,以監測鳥類活動情形。
施多麗說明,雖然沃旭承諾「倘發現保育類或大型鳥類將大規模穿越風場時,承諾使用可行之風機降轉機制。」但以全球實例來看,要「事前預測」即將有大規模鳥類穿越仍有困難,且目前尚無「商業可行」 用來判斷鳥類大規模穿越離岸風場的鳥類監測儀器,也沒有「商業可行」的風機配合降轉機制,仍需蒐集很多研究資料驗證其可行性。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在規劃階段就有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