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環評委員名單出爐 民間委員僅一位獲留任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新任環評委員名單出爐 民間委員僅一位獲留任

2019年08月01日
整理:彭瑞祥(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環保署公布8月1日起上任的新一屆環評委員名單,除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由環保署正副署長擔任、為當然委員、以及機關代表 5 人,其餘14名民間委員分別為:

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系教授白子易
成大環工系特聘教授朱信
中央環工系教授江康鈺及李俊福
中國醫藥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教授江鴻龍
成大環工系教授吳義林
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工系教授袁菁
中原大學環工系教授游勝傑
台大教授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培芬
台大植病系教授洪挺軒
中山大學生科系特聘教授張學文
海洋大學海河工程系教授簡連貴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所教授李育明
政大地政系教授孫振義

其中吳義林為唯一獲得續聘的民間委員,理論上可續任但未獲續聘的6位環評委員為:王价巨、鄭明修、劉益昌、王文誠、劉小如、李克聰。

這樣的結果遭到各界議論,認為上述委員因為在觀塘案(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大力杯葛行政院干預有關。回顧2018年9月12日第337次環評大會審查觀塘案,鄭明修、王价巨、李克聰、王文誠、劉希平5人選擇退席,讓出席委員只剩下10位,不足全額21名的半數,因此流會。而2018年10月3日第339次環評大會,原預定要繼續舉行觀塘案的內部討論與決議,在民間學術委員紛紛不出席的狀態下,也只有8位環委到場而流會──其中吳義林、高志明及徐啟銘3位以曾參與中油委託案而迴避;而鄭明修、李克聰、劉希平、王价巨、王文誠、劉小如、劉益昌、李公哲、李錫堤均缺席。


2018年9月12日,環委鄭明修帶頭,五位環評委員退席,環評大會觀塘案因此流會。資料照片,賴品瑀攝。

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組織規程」第4條規定,環評委員會置委員21人,除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為當然委員外,有關機關代表5人,其餘委員14人,由主任委員就具有環評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中聘兼。環評委員由1屆2年,可續任一次。

環保署訂定「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專家學者委員遴選要點」,依該遴選要點規定,受推薦之專家學者須具備環評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並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從事環評相關項目之技師,滿8年以上者。
二、國內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含)以上。
三、曾任登記立案環保公益團體負責人,滿3年以上者。
四、曾任各機關環評委員會委員,滿2年以上者。
五、曾任學術研究機構環評相關項目副研究員(含)以上。
六、其他經遴選委員會專案認定者。

自由時報報導,環保署綜計處長劉宗勇表示,環評委員名額有限,難以面面俱到,加上許多開發案往往涉及多個部會審查,行政院為提升個案審查效率,要求各部會依照主管法規審查,避免重複。環保署的職掌在「生活環境」「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三大領域,譬如空氣、土壤、廢棄物、地下水等等,遴選的委員以此為主,上一屆有委員專長為文化資產,環保署考量文化部也有文化資產審議機制,所以這一屆環委不選擇此一專長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