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馬達加斯加東邊海底熱液噴口附近的一種螺類已成為全球第一個因採礦威脅而被宣布瀕臨滅絕的深海動物:鱗角腹足海螺(Chrysomallon squamiferum)。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7月18日將鱗角腹足海螺添加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當中。這是為了應對最近深海採礦探勘申請的公司以及提醒國際上的海洋政策制定者,深海採礦已然對深海生物多樣性產生重大潛在影響的情形。
Chrysomallon squamiferum,譯名包括鱗足螺、深海盔甲海螺,牠們的腹足上包裹鐵質礦物質所構成的鱗甲,類似中古時代騎士的盔甲。螺殼外層也具有硫化鐵。是剛剛發現沒多久的特殊螺類,發現時間還不到20年。
這種鱗角腹足海螺是在印度洋的三個熱液噴口中找到的,該地佔據面積約相當於兩個美式橄欖球場。
這三個通風口中,有兩個目前正被進行採礦勘探許可。英國貝爾法思特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的深海學者Julia Sigwart目前正在撰寫關於這個海螺的生態論文,希望能讓牠在大眾當中的能見度可以提高。日本海洋地球科學研究所的深海生物學家和評論共同撰寫人Chong Chen則認為,即使是一次探險性進入該棲息地,也可能破壞通風口或摧毀沉積物下的動物,進而摧毀這些特別海螺群。
幾十年來,礦業公司一直希望能夠提取在熱液噴口附近形成的有價值礦物和金屬。當來自通風口含礦物質的熱液與冰冷海水混合時,會在海底沉積下諸如錳和銅之類的礦物材料。收集這些沉積物過去曾被認為太過困難與昂貴。但現今的技術日益進步,已達到可行的經濟收益。
在聯合國負責管理海床採礦的國際海底管理局(ISA)最終確定行為準則之前,國際海域的這類礦床不能夠進行全面開採,但是該項行為準則預估在2020年即將完成。
目前尚不清楚瀕危物種的存在對採礦活動監管會產生什麼影響。ISA法規仍在起草中,目前關於環境指南是「強制性」或僅僅是「建議」則還存在爭議。海洋科學家對此是表示憂慮的。
Julia Sigwart和Chong Chen認為,現在是提高大眾對熱液噴口生態系統脆弱性認識的重要時機。在紅色名單上列入鱗角腹足海螺只是第一步。列入該名單對政策制定者和普通民眾來說意味著「風險」。
Sigwart實驗室的研究生同時也是自然生態與演化評論的合著者Elin Thomas表示:「確定是否有必要將鱗角腹足海螺列入紅色名單,最大挑戰是如何評估這種生活在地球上最特棲息地之一的動物具有滅絕風險,當IUCN考慮是否將一種生物列入紅色名錄時,研究人員會研究幾種可能導致其滅絕的因素。包括物種範圍的大小以及棲息地的分散程度等等。」
但Elin Thomas說,熱液噴口自然佔據了海底相對較小的區域。它們只發生在滲入地殼的海水可以噴回深海的地方,導致分佈不均勻。在與IUCN和其他研究人員討論後,Sigwart及其團隊確定了兩個標準,用來評估深海物種的滅絕風險:發現它們的通風口數量以及採礦威脅。
除了鱗角腹足海螺以外,研究人員正在評估至少14種熱液噴口物種,以便可能在今年稍晚的時候列入紅色名錄。
參考資料
- 自然期刊(2019年7月22日),Ocean snail is first animal to be officially endangered by deep-sea mining
- DSM Observer(2019年7月22日),A big-hearted iron snail is the first deep-sea species to be declared endangered due to seabed mining
- Mongabay(2019年8月7日),Protecting the strange sea pangolin and other animals: Q&A with deep sea biologist Chong Chen
※ 轉載自作者經營的「週遭的海洋-The Sea Around Us」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