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CIP)旗下的彰化彰芳、西島離岸風電計畫為了趕上2021年彰芳第一期併網的期程,陸上的施工必須提前進行,因此提出環境影響說明書變更內容對照表,將原先承諾的「施工前環境監測項目及海域相關環境保護對策」更改為「海域施工前環境監測項目及海域相關環境保護對策」,增加「海域」兩字,讓陸上施工可以先進行,海域施工則最快到2021年4~6月再施作。
環評專案小組聯席會議今(18)日一次審查,就通過本次的變更內容對照表,僅建議兩岸鯨豚穿越線目視調查可合併,且應納入四季均有調查期程。
CIP所屬的彰芳、西島兩大離岸風場,上月底才通過第2次環說書變更的環差審查,新增「三腳套管」的風機基樁及新訂電纜配置路徑,短短不到一個月又有另一起環評案,且為「施工前」增加「海域」兩字。
彰化縣政府代表就不解為何不在環差時一併處理。開發單位則表示,上月通過的第二次環差變更是今年的2月時送件,後來與陸上工程包商討論認為陸域應先做施工,才能趕上併網期程,因此又於6月才本次的變更內容對照表。
本次變更內容對照表相對單純,不過彰化縣政府代表仍建議海域施工跟陸域施工分開之後,雖然陸域施工有辦理過說明會,屆時海域施工前應還要再辦理一次說明會,且不能只針對漁民及漁會,也要通知環保團體與其他民眾。
環評委員簡連貴則說,開發單位提出的鯨豚生態調查分為目視監測與水下聲學,「水下聲學寫明了四季次每季至少14天,然而目視只寫30趟次。」他表示,雖然海象差異無法平均每季執行,但希望也能夠涵蓋四季。
環評委員李培芬則說,兩個風場的鯨豚調查路線不同,可能難以參照,「應該要整合會比較簡單,你們委託調查也會比較省錢。」他也擔心鳥類繫放的調查可能會做白工,「是否有評估這些繫放地點的鳥類是否會經過風場?」
最終本案審查一次即修正後通過,除了施工前對鯨豚生態的目視監測應納入四季均有調查期程外,也建議兩案的鯨豚調查穿越線可合併進行調查。對此,開發單位表示會遵照辦理,但是因為施工前的調查已經再進行,並且已經把調查報告完整公開在網路上,中途變更可能會導致執行的困難,可能待施工中的調查再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