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核災發生至今將近九年,仍需每日往反應爐注入冷卻水,再加上流經反應爐的地下水,每日都會產上至少上百公噸的核污染污水,根據日本政府公布的官方數據,目前已經有超過百萬噸的輻射污水放置在儲存槽內。
然而,日本政府卻因成本考量,規劃在2022年後開始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以減緩容納壓力,綠色和平資深核能專家蕭恩.伯尼(Shaun Burnie)今(6日)來台舉行記者會指出,東電已經承認仍有可興建污水儲存槽的土地,卻為節省成本而要把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其中含有低濃度的銫137,經由濾食動物、貝類吸收後進入食物鏈,進而影響到整個海洋生態與人類的健康。」
他表示,南韓和中國都已經對於此事表達高度關注,呼籲台灣政府也應聲明立場,對日本政府施壓,要求日本應停止排放核污水計畫,遵守國際公約。
研究:福島核污水若排太平洋 將影響台灣鄰近海域
伯尼關注核能議題超過35年,為核裂變物質國際小組(IPFM)、核能產業現況報告(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成員。福島核災後,他進駐日本長期追蹤調查福島核事故,除了調查海床沉積物受核災的變化狀況外,在今年揭露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計畫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影響,引發南韓政府高度關注。
伯尼指出,受到核災污染的污水除了來自每日灌注反應爐的冷卻用水外,還有每日流經第一核電廠的地下水持續受到污染,「東電每日注入反應爐的冷卻水超過200噸,平均每天流經的地下水則有150噸。」他指出,八年多的長期累積下來,現在儲放在水槽中的污染水已經超過100萬噸,「這些數據都是日本官方公布,他們到今天還持續興建新的儲存槽。」
然而,伯尼指出,日本政府跟東電目前提出來的計畫,儲存槽在2022年夏天就會飽和,「他們打算將受核污染輻射污水排放到太平洋中。」他說,日本政府跟東電公司都坦承這個計畫並沒有全面的使用可興建儲存槽的土地,「只是為了節省處理費用,根據日本產經研究院的調查,核災後續的善後經費可能高達81兆日圓,相當於8000億美金。」
伯尼表示,核污染的污水含有許多放射性元素,包含銫-137,「過去的研究認為污水排放後洋流走向對於韓國、中國、台灣的近海影響不大,但去年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核災過後東海海域的銫-137有明顯上升,也影響到了台灣海峽。」他指出,根據X. San Liang 與 Yineng Rong在2018年11月發表的海洋模擬數據指出,2011年隨著核污水被排入大海的銫137,會循海流在2012年至2013年之間內抵達台灣北方海域,並在2014至2019年達到高峰。
「雖然比起日本沿海,台灣鄰近海域的輻射濃度較低,但仍然高於背景值,會對海洋生態造成影響。」伯尼說,銫-137的半衰期為30年,大約要儲放300年再排放才不會對環境造成太大的衝擊,「雖然民眾覺得福島核災過了一段時間,但其實我們仍在危機的初期,未來要面對的是數十年、上百年的問題,這是日本政府跟全世界都必須正視的長遠問題。」
伯尼呼籲,台灣的政府跟人民,應該針對排放核污水的計畫向日本政府提出堅決的抗議和反對,「要求日本政府必須承諾核污水長期儲存計畫,避免太平洋與台灣海域受到核污水的進一步污染。」他強調,福島核污水不會只是日本的內部問題,而是需要跟周遭會被影響的地區進行討論,並取得國際間的同意。
此外,伯尼也認為,福島核災造成的巨大風險,全球人類都應該從中學習教訓,「繼續使用核電是相當不明智的選擇。」他表示,台灣相當幸運的有能力健全朝向廢核的正確方向進行能源轉型,積極發展穩健的再生能源才能對抗氣候變遷、永續發展,「核能不應被當成是能源的選項之一,那些討論只是模糊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福島核災並沒有過去,對環境影響仍在持續,後續還有很漫長的災難。「台灣的民間和政府必須強力阻止日本在2022年把核污廢水排放到太平洋,這關乎了海洋生態的健康以及台灣人民的安全,中國、韓國也都積極反對。」他說,日本原本有54座反應爐,在福島核災後至今45座停止運作,「相較之下,台灣現在只有三座,能源轉型的困難較小,我們有很好的資源可以積極的朝向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去改變。我們現在還有機會可以選擇,但福島當地的災民是卻沒有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