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鮮艷的可可果,是巧克力的原料。過去,在台灣想吃到巧克力,只能仰賴進口,現在,台灣也出現了土生土長的巧克力。這個從屏東土地上長出來的新產業,如何走向循環經濟的旅程?
這幾年,屏東的檳榔園,開始變得不一樣,高高的檳榔樹下,住進了新鄰居。可可是熱帶作物,全世界主要產地,都集中在南北緯20度之間,位在國境之南的屏東,是全台灣最適合可可生長的地區。
不過,可可雖然喜歡高溫炎熱環境,卻又怕陽光直曬,農民嘗試在檳榔樹下兼種可可,給可可樹半遮蔭的環境。為了呵護可可果,給它恰到好處的陽光,農民得經常修剪枝葉,以免葉子太過茂密,遮住陽光。
可可樹在種植三到四年後,才會開始結果,有穩定產出。成熟的可可果,外表呈現繽紛色彩,有綠,有黃,有紅,剖開之後,裡面整齊排列著飽滿、潔白的可可豆。
採收後的可可豆,必須經過繁複的發酵、加工過程,才能化身為香甜可口的巧克力。屏東是世界上少數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巧克力專區,從種植、加工到銷售,都有專業者投入。近幾年,更陸續得到國際賽事肯定,可可樹的種植面積也持續增加,目前已經將近三百公頃。不過,取出可可豆之後,剩下的可可果莢,卻成為讓農民困擾的農業廢棄物。
許多研究單位開始投入研究,希望找出除了傳統堆肥處理方式外,其它能為可可產業加值的方式,也解決農業廢棄物的問題。
除了把果殼、果皮萃取物,用來製作成美妝保養品,可可果殼也可以製作成生物碳和活性碳。不過,對國內製造活性碳的業者來說,從國外大批進口椰子殼,成本反而更為低廉。從廢棄物中找到有價值的資源,在技術上已經有許多突破,成本卻往往高出許多,如何把這些技術商業化,是推展循環經濟的一大考驗。
循環經濟的另一個考驗在於,有些素材,對一個產業來說是廢棄物,對另一個產業來說可能是資源,要怎麼把跨產業之間的橋梁搭起來?
在屏東,農漁業就業人口占比高達15%,食品加工業也十分興盛,為了將一級產業到二級產業的加工生產過程,從線性經濟轉變為循環經濟,位在屏東市,剛啟用不久的農工循環基地,未來將扮演跨產業的媒合平台。透過食農體驗和產品展示,讓民眾了解可可除了製作成巧克力,也有其他的用途。
如何讓這條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能夠更友善土地,一顆顆可可果,不只是巧克力,也蘊含了循環經濟的潛力。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可可的循環之旅】
12/16(一) 22:00首播
12/20(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