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奶與海龜的對決】塑膠吸管消失後,從此就世界和平了嗎? | 環境資訊中心
新聞懶人包

【珍奶與海龜的對決】塑膠吸管消失後,從此就世界和平了嗎?

2020年01月31日
文:陳姿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信託中心專案經理)

近年全球減塑行動、限塑倡議風起雲湧,可說在2018年達到高峰。從2018年世界地球日主題票選定為End Plastic Pollution(暫譯「終結塑膠污染」),到同年6月5日環境日主題Beat Plastic Pollution(暫譯「擊敗塑膠污染」),再到6月8日世界海洋日主題Plastic Pollution Prevention(暫譯「預防塑膠污染」),一連串的國際環境節日都在呼籲正視塑膠產生的污染問題。

而台灣也沒有在這波浪潮中缺席,2018年2月環保署召開記者會,除了公布第一版的「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以外,更拋出「2020內用禁用、2025以價制量限用、2030全面禁用」的一次性塑膠減用時程表。更於同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預告「限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政策草案,明訂2019年7月起,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四大類共8000家業者,不得提供內用者一次用塑膠吸管。

一時之間「沒有吸管怎麼喝珍珠奶茶?」「為何禁止塑膠吸管這麼一個無足輕重的物品?」等輿論甚囂塵上,保護海龜及擁護珍奶的兩派人馬,幾乎就要展開一場「珍奶與海龜」的對決。

珍珠奶茶。圖片來源:Ray Yu(CC BY-NC-ND 2.0)

「沒有吸管怎麼喝珍珠奶茶?」等輿論甚囂塵上。圖片來源:Ray Yu(CC BY-NC-ND 2.0)

等等,為什麼限用塑膠吸管會跟海龜有關?這又要話說從頭。

2015年,哥斯大黎加的研究者進行野外調查時,在一隻欖蠵龜鼻腔內發現一支完整的塑膠吸管[1]。在近8分鐘的紀錄影片裡,那支吸管彷彿也正深深鑽在我們的鼻腔中;在那掙扎與鮮血中,人類似乎看見自己的責任——應該禁止使用塑膠吸管!

但,只是為了海龜的鼻孔好就要禁用塑膠吸管嗎?讓我們再回到一開始,那風起雲湧的減塑倡議浪潮。

自古塑膠永留存,污染綿綿無絕期

根據2017年的研究[2],1950年代以來,人類已製造83億噸的塑膠,每年使用量仍快速上升。從最初年產量200萬噸到2015年的4億多噸,巨量的成長來自於一次性塑膠用品及塑膠包裝的增加;令人更感到憂心的是,累積至今的塑膠製品僅有9%被回收、12%被焚燒。也就是說,幾乎所有人類製造出來的塑膠製品,都還以某種形式存在地球中,而且還會繼續存在數百甚至數千年以上。

這些塑膠去了哪裡呢?海洋占了地球70%的面積,而海洋除了孕育萬物之外,似乎也成為環境的最終點,容納著萬物(包括各式各樣的塑膠廢棄物)。

除了海龜鼻孔居然卡上塑膠吸管一事提供驗證外,2015年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學院副教授珍納‧ 詹姆貝克(Jenna Jambeck)帶領的研究團隊,曾推估每年有高達8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3]。若不積極改變,2025年前,恐怕會增加到每年會有1600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

或許這時你的腦海中已經開始想像,海面上堆疊、漂浮各種塑膠垃圾的畫面了,但更驚人的事實正持續來襲。若搭配2014年的研究[4],你會發現漂浮在海中厚厚一層、上百萬噸重的塑膠島或許實際上並不存在,這些塑膠大多是以碎片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研究推估[5]全世界海洋中約存在五兆件塑膠垃圾,總重量達27萬噸左右,其中至少有5.25 噸重的塑膠,是以尺寸小於5公釐的形式存在著。

如果將這些數字換成個人財產,我想大家絕對會跳腳!不是說好了有上百萬嗎?怎麼一下子大縮水,只剩下27萬了呢?

原來塑膠並不是只會漂浮在水面,隨著材質比重或製品型態不同,有些則是會沉在海底。研究結果顯示[6],實際沉入海洋的塑膠垃圾,可能是海面上可見、可觸及數量的十至30倍。

2019年5月, 海底探險家韋斯科沃(Victor Vescovo) 駕駛潛水艇DSVLimiting Factor 下潛馬里亞納海溝,歷經四個小時的下潛過程,來到人類進入深海的最新深度1萬928公尺[7]。人類第一次探索馬里亞納海溝是1960年,深度達1萬912公尺,這十多公尺的距離,人類相隔近60年才突破。但毫無意外地,塑膠垃圾早先人類一步進入地球的最深處。

韋斯科沃表示,「在海底最深度看到明顯是人類造成的污染物,真的是很令人失望的一件事。」

塑膠垃圾陷阱多,生物遭劫涉險境

接下來的故事,就如同那隻海龜的遭遇,各種生物可能因為這些或大或小的廢棄物,受到纏繞、綑綁等傷害,或將塑膠垃圾誤認為食物吃下肚。

2013年,Ocean Health Index 曾發表一篇報告[8],近十年海洋生物遭海洋垃圾纏繞或誤食致死情況上升四成。該研究檢視的280篇論文中,共計663種生物紀錄,包含所有的海龜種類、一半的海洋哺乳類物種、五分之一海鳥種類,其中超過八成案例與塑膠材質廢棄物有關。這些被發現受影響的物種中,有15%名列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中。

隨著時間演進、研究也持續翻新過去的數字。2015年有另外一篇關於海鳥的研究顯示[9],全球90%的海鳥曾把塑膠製品吞下肚,根據電腦模擬,這樣的情況到了2050年,比例將高達99%。換句話說,世界上幾乎每一隻海鳥都有機會誤食塑膠垃圾,真是名符其實的「鳥為食亡」!

淨灘檢測,有海洋生物咬痕的塑膠吸管,如紅圈處。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淨灘檢測,有海洋生物咬痕的塑膠吸管,如紅圈處。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行文至此,你或許有一種這簡直是一個「遠的要命王國」才會發生的事情,與我無關。但真的和你我無關嗎?

全球約有30億人口以海鮮做為主要蛋白質來源,如果海洋環境充斥著塑膠垃圾,生活其中的蝦蟹魚貝還會是健康的嗎?2013年的一份研究[10]指出,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在英吉利海峽捕獲的十種、共504隻魚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魚體內含有大小在1公釐以下的微塑膠。2015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印尼哈桑丁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印尼和加拿大的市場採集了76份與64份魚樣本,發現平均每四條魚中,就有一條魚內臟中含有塑膠垃圾[11]

這可不是清除魚內臟後再烹調就不會吃到塑膠的問題,更何況許多生物(如牡蠣、淡菜等)烹煮前無法去除內臟。此外,遠比微塑膠可怕的是它的盟友,那些肉眼看不見的東西。

吸附有機污染物,微塑膠危害加劇

塑膠垃圾在海洋環境中可能與戴奧辛、多氯聯苯(PCBs)、各類有機氯殺蟲劑(DDT、六六六)和溴化阻燃劑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結合。這些物質普遍對生物降解、光解、化學分解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能在環境中持久存在。高毒性、親脂性與生物累積性,讓它們得以在生物體中累積濃度,再透過食物鏈層層轉移,導致癌症、畸型、突變、免疫力降低、損害生殖能力等後遺症,嚴重危害生物健康。

塑膠對POPs 具有高親和力,會像磁鐵般吸附脂性污染物質,如果是從大件塑膠廢棄物裂解出來的微塑膠,可想而知其表面將更加凹凸不平,讓所有碎片累加起來的表面積大幅超過大件塑膠。更不用提保麗龍之類的發泡塑膠,具有更多的孔隙可以吸附污染物質。此外,由於微塑膠尺寸小於0.5 公分,更有機會成為食物鏈底層生物的餌食,逐漸展開POPs 的累積之旅。

環保署在2018年公布了台灣第一份、針對自來水、海水、沙灘、野生與養殖貽貝類的微塑膠調查報告[12],結果顯示大部分的樣品均含有微塑膠,其中養殖及野生貝類的微塑膠含量為每公克0.2 至5.2 個。同年5月,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為期半年、繞行台灣沿海與澎湖、小琉球、蘭嶼三離島的「島航計畫」[13],51個檢測點都發現了塑膠微粒,每立方公尺海水中,含有0.016到64.12顆不等的微塑膠,再度印證了這個事實:台灣海域幾乎已經找不到「沒有塑膠微粒的地方」了!

這時候或許有些人開始慶幸:「幸好我不吃海鮮!」但塑膠污染的危害其實是鋪天蓋地而來。可能在食鹽中會發現、飲用瓶裝水中也有、天氣熱想來瓶啤酒時同樣附贈、就連呼吸的空氣照樣逃不過 [14] [15] ,差別只在於微塑膠附著毒性物質的可能性及濃度多寡。然而,現在仍無法評估人體暴露於塑膠威脅下的健康風險,畢竟已經「找不到不曾暴露於塑膠污染的人作為控制組了」!

資源消耗無節制,廢棄物問題無解

看到這裡,大概又有人不解:「吸管或塑膠製品,好端端地怎麼會跑到海裡?」「拿海裡的垃圾叫大家不要用塑膠吸管,未免也太誇張了!」「明明錯在亂丟的人,根本就是垃圾管理出問題了!」

的確,環保署提出的減塑期程,是根據海洋廢棄物的問題脈絡,發展出的源頭減量政策;但台灣所面臨的,不只有海洋塑膠污染問題。台灣地狹人稠且資源有限,各項原料均仰賴進口,使用後的物品在國際環境眾多變數下,亦不見得能真正有效地回收再利用。但在回收的「假面」下,沒有危機感的民眾持續大量消費使用各類資源,進一步造成廢棄物處理的龐大壓力。

淨灘活動中一定可以發現的塑膠吸管。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淨灘活動中一定可以發現的塑膠吸管。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現行廢棄物處理以焚化為主、掩埋為輔。行政院環保署2018年度預算案評估報告指出[16],截至2016年底,全台掩埋場容量僅剩12.04%。2019年,營運中的24座焚化爐中,將有九座超過行政院核定的20年使用年限,但目前仍延役中。剩下的焚化廠多數將在一到五年間屆齡,僅三座廠齡較新,還可使用七到九年。

另外,垃圾並不是燒完就好,除了焚燒當下的空氣污染,還會產生約占垃圾15%的底渣和5%的飛灰,飛灰須固化掩埋,而底渣雖然目前政府力推再利用,但在再利用困難的狀況下,也可能走上掩埋一途。

台灣面對受限的先天條件,或許後天更應調整體質,尋求更環境友善的發展模式,而不是用後即丟、產生大量廢棄物的線性經濟。實在不應讓廢棄物與人們爭奪土地、侵害空氣。

塑膠吸管消失後,從此就世界和平?

前述的「限用一次性塑膠吸管草案」經過北、中、南公聽會後,已於2019年5月正式公告,鼓勵內用消費者直接以口就飲。但這並不表示完全沒有吸管可用,若消費者仍有使用需求,業者可以提供:天然纖維、不含任何塑膠材質的吸管(如全紙製、竹纖維等);或取得環保署環保標章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吸管。

台灣每年約使用30億支塑膠吸管、平均每天消耗800萬支塑膠吸管。根據台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連年的淨灘監測數據,2013年起塑膠吸管一直穩居海洋廢棄物前五名。考量塑膠吸管的需求程度和可取代性,環保署這項政策,預估可減少1億支塑膠吸管消耗量,但仍有幾點問題需要討論:

一、塑膠假分解,後患難收拾

可分解吸管為什麼特意加註「取得環保標章」呢?原來目前「生物可分解塑膠」在台灣並沒有強制的認證機制,加上過去認為塑膠「碎成小塊」就算是分解了,才有所謂的「光降解塑膠」(添加光敏促進劑,紫外線照射下容易碎裂),以及「崩解性塑膠」(當微生物分解塑膠中的碳酸鈣或澱粉添加物時,塑膠也開始碎裂)。

但這兩類產品「被消失」的都是塑膠本體以外的物質,塑膠本身並沒有被分解,這種「假分解、真裂解」對於環境非但沒有幫助,反而加速微塑膠的產生,變成無法收拾的下場。公告中加註「環保標章」,至少可以確保吸管採用「真的」生物可分解塑膠,算是亡羊補牢的措施。

二、可分解塑膠,並非萬靈丹

考量目前一次性塑膠吸管替代材質有限,參考國外排除管制生物可分解塑膠的經驗,故政策上暫不限制使用生物分解塑膠。可以理解這是過渡時期的緩衝作法,但不應作為長期替代品,不應讓非必要的拋棄式塑膠製品被繼續大量使用,「用後即棄」的生活態度更需要被扭轉。

此外,生物可分解塑膠雖說可分解,但必須在特定環境下才能有效分解(譬如以過去大家較熟知的PLA來說,其分解條件為相對濕度90%、攝氏58到70度的有氧環境)。別說在水體中,即便是一般的環境也無法分解,要做為「吸管有可能成為流竄在環境中的廢棄物」的解方,邏輯上並不合理。


前幾年推出的一次性甘蔗吸管,即為PLA材質。圖片來源:100%植團隊提供。

三、社會共支持,減塑邁大步

推動政策勢必衝擊某些對象,也會激起正反兩方論辯。塑膠污染並不是一日之寒,也沒有立竿見影的特效藥。在社會大眾普遍仍習慣使用吸管的時空背景下,折衷辦法便是先由「使用必要性並不高的內用環境,引導民眾適應不再使用吸管,同時驅使市場轉型。」就好比登山時,我們並不會因擔心有可能引發高山症而止步不前,而是會將登山的腳步放慢,好讓身體能有足夠時間適應高度的變化。總歸到底,環境需要所有人一同守護,期許政策能循序漸進但有效地引導社會轉變,同時也能獲得民眾支持,朝向更永續的未來前進。

改變地球的未來,鑰匙在你我手中

「人們總是高估一項科技所帶來的短期效益,卻又低估它的長期影響!」                                          

——阿瑪拉定律(Amara’sLaw)

塑膠開始被大量使用,不過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事,至今未滿百年的歷史,但其影響早已超過目前人類所能解決的範圍,愈來愈多研究指出更多難以想像的事實。當我們痛心自然界生物只是單純地覓食、生活,就有可能受到塑膠危害而喪命時,其實身為自然界物種之一的人類在飲食、呼吸之間,也正遭受著塑膠污染,被逐漸侵害健康而不自知。

事實上,許多簡單行動都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塑膠廢棄物產生,包括:

  1. 選擇使用環保餐具的餐飲店家,以內用取代外帶。
  2. 仔細檢視自己的生活模式,選擇適合自己的減塑之道並持續下去。
  3. 如果物品適合重複使用,就請儘量物盡其用吧!

別忘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即便面對更加嚴峻的處境卻無力改變,開始改變的鑰匙正握在你我手上。

註釋:

[1] Lee, J. J. (2018, June 05). How Did Sea Turtle Get a Straw Up Its Nose? 
[2] Geyer, R., Jambeck, J. R., & Law, K. L. (2017). Production, use, and fate of all plastics ever made. Science Advances, 3(7). doi:10.1126/sciadv.1700782
[3] Sample, I. (2015, February 12). Coastal communities dumping 8m tonnes of plastic in oceans every year.
[4] Eriksen, M., Lebreton, L. C., Carson, H. S., Thiel, M., Moore, C. J., Borerro, J. C., . . . Reisser, J. (2014). Plastic Pollution in the Worlds Oceans: More than 5 Trillion Plastic Pieces Weighing over 250,000 Tons Afloat at Sea. PLoS ONE, 9(12). doi:10.1371/journal.pone.0111913
[5] 同註4
[6] 同註3
[7] Morelle, R. (2019, May 13). Mariana Trench: Deepest-ever sub dive finds plastic bag.
[8] Thompson, R., Dr. (2013, August 22). Plastic Entanglements Increase 40% For Marine Animals.
[9] Wilcox, C., Sebille, E. V., & Hardesty, B. D. (2015). Threat of plastic pollution to seabirds is global, pervasive, and increas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38), 11899-1194. doi:10.1073/pnas.1502108112
[10] Smithers, R. (2013, January 09). Unilever to phase out plastic microbeads from facial scrubs.
[11] Plastic for Dinner. (n.d.). 
[12] 賴品瑀(2018年9月25日)。〈環署首份調查 海水、自來水、海灘、貝類都含塑膠微粒〉
[13] 賴品瑀(2019年1月3日),〈全台海域都有塑膠微粒 黑潮公布表層海水調查結果〉
[14] Glenza, J. (2017, September 08). Sea salt around the world is contaminated by plastic, studies show.
[15] Carrington, D. (2017, September 05). Plastic fibres found in tap water around the world, study reveals.
[16]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及所屬107年度單位預算案評估報告 (Rep. 2018 年2月12日)。

本文轉載自《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2:餐桌上的食安風暴》 ,林文源等編,原標題為〈救了海龜的鼻孔之後:終結塑膠污染,沒有人是局外人〉,頁149~169 。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