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天下》被馴化的鳳凰 古埃及的皇家珍寵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雞冠天下》被馴化的鳳凰 古埃及的皇家珍寵

2020年07月05日
文:安德魯・勞勒;譯:吳建龍

在古埃及,雞是稀有且專屬王室的鳥,這件事到1923年才為世人所知。

在底比斯西邊帝王谷進行考古挖掘的哈渥德.卡特,於1922年底發現了圖坦卡門王的陵墓。四個月後,卡特報告發現一塊破碎的石片,地點在鄰近的拉美西斯九世陵墓和阿肯納頓陵墓之間。阿肯納頓是圖坦卡門之前的法老,統治時期比圖特摩斯三世晚一個半世紀,他背棄了原本的宗教信仰,轉而專注發展埃及人對太陽神的崇拜。卡特差點沒被塞滿圖坦卡門墓室的數千件物品給淹沒,那些東西將會耗掉他未來十年的光陰,更別提後續圍繞著這項發現而馬不停蹄進行的全球宣傳。

他的資助者及友人卡納文勳爵,兩週前才在開羅去世——要嘛是源自被感染的蚊蟲叮咬,或者,按照更為流行的說法,是因為被詛咒的墓室。雖有遺憾,但這一小塊石片仍使這位備受歡迎的古埃及學家興奮不已,他對此寫了篇延伸論文,指稱這不僅是「已知最早以紅原雞形式畫出的馴化公雞圖」,還是「千真萬確的證據,證明古底比斯人已經知道……家雞這種動物」。


以紅原雞形式畫出的馴化公雞圖。圖片來源:大英博物館(CC BY-NC-SA 4.0)

這個在一小片三角形石灰石上的圖案極為迷人,該石片現典藏於大英博物館。它沒有許多古埃及雕像及建築橫飾帶常見的拘謹呆板,取而代之的是活潑醒目的墨水素描,畫出大片鋸齒狀雞冠、明顯的肉垂、收攏的翅膀,以及一束張開的尾巴。這隻公雞顯然是由親眼見過活雞的人所繪製。它就跟隨便哪隻鄉下放養的雞一樣炫耀著它的行頭,「這表明一件事,」卡特補充道,「就是在那麼早的時期,雞就已經完全被馴化了。」

根據出土地點,他推斷這塊碎片的年代介於公元前1300年的阿肯納頓法老時期和公元前1100年的新王國末期之間,那時埃及已經遭逢一連串毀滅性的乾旱和戰爭,只得任由外國統治者擺布。儘管這只是個粗略的猜想,但卡特的發現長久以來都是埃及最古老的雞隻圖像,沒有被挑戰過。

另一個圖像是個銀碗,上頭有隻公雞出現在一片農耕的場景中,這個雅緻的容器是在尼羅河三角洲被發現,帶有埃及和西亞風格的迷人元素。該容器的年代一般認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但根據藝術史家克莉絲汀.利麗奎斯特的看法,它事實上可能出現於公元前13世紀,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時的光榮時日。這手工藝品上出現的公雞圖像,或許暗示了其宗教地位,而非農業用途,因為它是在供奉芭絲特的神廟所發現。芭絲特是保護埃及人免於疫病和惡靈侵擾的貓首人身女神。

但即便雞有其特殊地位,牠仍然只是個外來者。新王國時期終止之後,在動盪不安的幾個世紀裡,埃及人埋葬的不僅是統治者與眾大臣而已,他們還把成千上萬的動物給做成了木乃伊。從貓咪到鱷魚,這些死掉的動物為了死後世界而被人保存下來,牠們可能是心愛的寵物,或者為死去的人提供食物,或是要向系統複雜的埃及萬神殿裡某位神祇表達敬意。


埃及人也會將許多動物製成木乃伊,圖為鱷魚木乃伊。圖片來源:大英博物館(CC BY-NC-SA 4.0)

在30多處墓地裡,考古學家找到了2000萬具動物遺骸,包括400萬隻聖䴉,但尚未發現任何木乃伊雞。這種異國珍禽在古埃及的魅力十足、引人注目,而且還是地位的象徵。就算這樣,雞仍稱不上「神聖」。

相較之下,有許多的鵝被製成木乃伊。當雞在底比斯華麗亮相時,鵝早已被馴化並養在家禽場裡。鵝本是候鳥,牠們最初是隨著季節更迭而在尼羅河谷南來北往的過客。後來,由於被古埃及富饒的庄稼地所吸引,牠們學會了跟人類一起生活,並提供現成的肉和一年幾十顆大鵝蛋,而且是防範外人入侵的最佳警報系統。

但從長遠來看,我們已經知道鵝沒辦法經由培育而下更多蛋或長得更快,也不是啥雜七雜八的東西都吃,像是潮溼的尼羅河谷環境裡數量繁盛的壁蝨和蚊蚋。在鬧鐘尚未發明的年代,公雞也是可靠的司晨者,這在農業社會絕對是個受歡迎的特質。總之,初來乍到的雞,幾乎要追過了競爭對手,成為西方世界最有用處的鳥類了。


《雞冠天下》

一部自然史,雞如何壯闊世界,和人類共創文明

作者:安德魯・勞勒

譯者:吳建龍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3月25日

 


作者簡介

安德魯・勞勒 Andrew Lawler

科學線記者,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國家地理雜誌》《史密森尼學會雜誌》等撰文,《科學》雜誌專欄作家,主題多為考古、文化遺產等。


【本書特色】

★每一章節皆有小主題,寫法輕鬆幽默,但最終指涉動物與人相互影響的文明史,嚴肅又充滿啟發。

★記者身分,因此在文獻引用之外,個人的踏查和訪問絕對沒有缺席,有旅行記實和研究文獻相互穿插的閱讀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