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觀察中,除了較難遇見的哺乳類動物外,其他如節肢動物、爬行動物、鳥類……等,只要在對的時間和地點,相遇的機率總是高的。其中最喜歡觀察的生物除了自己大學本科所學的昆蟲外,就是爬行動物,尤其是蛇。
學生時期第一次看到蛇的介紹,是國小學校張貼著大大一張「台灣毒蛇」的海報,當下便對蛇產生了些許的恐懼與好奇。直到大學實際開始走入森林後,才開始慢慢認識並透過照片紀錄牠們的各種有趣、可愛和帥氣的一面。
在進行蛇類攝影時,多半是拍攝其休息或攻擊預備姿勢,再者就是那炯炯有神的一雙眼睛。而不同的蛇類面容也不太一樣,有看似精明幹練的、面露兇狠的也有溫柔可愛的。但當面對鉤盲蛇時,除了對那與蚯蚓極為相似的身形感到驚訝外,想幫牠拍攝一張帥氣的大頭照都有點困難,因其眼睛小到難以觀察。
鉤盲蛇與多數蛇類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主要穿梭在泥土裡。長期生活黑暗之中,使其不需要敏銳的視覺,眼睛退化成兩個小點(像原子筆在紙上畫一點的大小),只用於感應光線明暗,因此得來「盲蛇」一名。一般蛇類腹部與背部鱗片大小形狀及顏色不一,腹部為便於地上匍匐爬行,較背部寬闊,色澤也較淺,但鉤盲蛇因其主要在泥土中穿梭,全身鱗片形狀皆相似,為黑色或黑褐色。
打掃落葉堆時發現鉤盲蛇快速扭動身體,大小、形狀和扭動的姿勢和蚯蚓相似,因此常被誤認。
雖然長得很像蚯蚓,出沒地方相似(泥土、落葉堆和堆肥中),但牠不吃土。鉤盲蛇主要捕食螞蟻和白蟻,且為了避免自己在鑽探過程中「吃土」,其口部為朝下開合(其他蛇類為捕食獵物,口部為朝前開合)。這也是為什麼我很常在打掃落葉堆和學校堆肥教學時發現牠們的身影,也藉此在課堂中帶著孩子一起觀察,看似蚯蚓卻會吐信的小生物。
身為台灣最小的蛇類動物,加上長期生活於泥土中,鉤盲蛇的天敵較少,因此其不像其他蛇類有著強而有力的口部或毒牙。但身為蛇總得有個什麼來防身,而其尾部有一特化的「角質刺」,遇到危險時以此「戳」敵人。不過由於體型真的太小,面對體型稍大的動物,這攻擊力道真的蠻無感,不具什麼作用。
看起來很弱的鉤盲蛇,在生存上卻有著獨樹一方的能力:孤雌生殖。打破我過去對蛇類的認識,牠們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只有雌性個體的蛇,可謂是真正的母系社會。而在人們運輸發達的社會中,透過如此特殊的繁殖方式,鉤盲蛇從原本生長的亞洲熱帶地區迅速擴散到世界各處。目前已在非洲、阿拉伯、伊朗、澳洲、印度周邊及太平洋的島嶼、墨西哥及美國的夏威夷及佛羅里達等地發現其蹤跡,成為分布最廣泛的蛇種。
按理來說,盲蛇分布最廣,且數量上勝過其他蛇類,應為「最常見」的蛇種,然而其不須到地面上求偶,多半躲於地下吃螞蟻和白蟻的習性,讓常人們較難發現牠們的存在。下次若有機會打掃落葉堆(尤其有很多螞蟻在其中的)、整理堆肥或家中盆栽,不妨留意一下,說不定你也看過這種台灣最迷你的蛇,只是不小心誤認成蚯蚓了喔!
【小知識】靠自己就能生:孤雌生殖
孤雌生殖又稱為單性生殖,簡單來說就是雌性個體產的卵不須雄性精子授精,便可直接發育成卵,並孵化出幼體。此繁殖方式多半出現在無脊椎動物中(部份蜂類、蚜蟲、竹節蟲、蠍子……等),此繁殖方式在脊椎動物中相當罕見,僅少數鳥類和爬行動物有此情況。
相對有性生殖來說,孤雌生殖可能是更有效率的生殖方式(無須雌雄配對,減少求偶時間能較快生殖),但因沒有經過雌雄個體的DNA交換及重新排列組合,因此後代的遺傳變異程度非常低,若遇環境發生改變時,往往會使絕大多數後代都無法適應新環境而死亡。
中文名:鉤盲蛇
別名:蚯蚓蛇
科名:盲蛇科
學名:Ramphotyphlops braminus Daudin
分佈:全台灣海拔500公尺以下闊葉林、混生林、草原及開墾地。
生態:常在落葉堆或石頭下泥土活動,以白蟻、螞蟻、或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特徵:
- 台灣最小蛇類,孵化之幼蛇約6公分,最大全長不超過20公分。
- 體色為黑色或暗褐色。
- 眼睛極度退化成小點。
- 尾部短而末端呈尖刺狀。
- 唯一孤雌生殖之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