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前先看 環署第一個海廢產品標章 民團:仍僅少量有機會再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入手前先看 環署第一個海廢產品標章 民團:仍僅少量有機會再生

2021年04月1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思敏報導

海廢衣、海廢鞋,海廢商品當道,但如何確保背後來源為廢物再利用?環保署日前(9日)率先推出官方支持,且具有嚴謹驗證程序的「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無獨有偶,海保署去(2020)年也開始試辦類似的「海廢再生製品溯源標章」,都是對於願意支持海廢產品的消費者,提供一套具公信力的認證制度。

儘管肯定溯源制度的建立,淨灘經驗豐富的民間團體則認為,海廢產品目前仍有瓶頸存在,包括數量不穩定、成本偏高,循環率低,也只有少數種類的海廢有機會被做成再生產品。

每次淨灘行動所能清除的海廢量往往難以預估。資料照,黃思敏攝
每次淨灘行動所能清除的海廢量往往難以預估。資料照,黃思敏攝

政府攜手民間  開發海廢產品再建立生產溯源制度

根據環保署「海岸淨灘認養系統」統計,2020年全台各地舉辦了1390場淨灘活動、動員47975人,清運853.4公噸的海洋廢棄物(海廢),其中有74.8公噸為可回收處理的資源垃圾。

為了避免一批批好不容易撿拾上岸的海廢,只是從海洋回到陸地,換個地方繼續污染環境,國內外新創組織、知名品牌紛紛研發、推出海廢飾品、配件及衣物,讓海廢從垃圾重新變回有價值的商品。

然而,海廢產品售價偏高,對於願意購買支持海廢產品消費者而言,缺乏一套具有公信力的認證制度,確保產品的海廢來源及使用比例。因此,環保署建立出一套完整的海廢產品驗證機制及標示規範,透過「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以下簡稱海廢標章)確保能溯源海廢產品的用料、處理、製造等過程。

「海廢標章不是無中生有,我們自己運作過一次。」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副執行秘書魏文宜受訪表示,2020年環保署在開發海廢原料含量高達96%的「潯寶衣時,與七個離島及臨海縣市環保局合作淨灘,並與六家民間紡織業者協力研發,從頭到尾先淨灘搜集海廢、分類處理、運送倉儲、再生製造等程序,建立成完整的溯源制度,供業者依循並申請認證。

潯寶衣印有「海洋資源物循環標章」。資料照,黃思敏攝
環保署開發出原料含量達96%海廢寶特瓶的潯寶衣,衣服左胸上即為「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資料照,黃思敏攝

環保署指出,本標章將是國際間第一個由政府機關支持,具有嚴謹驗證程序規章的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

事實上,海保署於去(2020)年也試辦「海廢再生製品溯源標章」,與各漁會合作收集廢棄漁網、保麗龍浮具,結合業界力量製作領帶、束口袋、原子筆、板夾等四項海廢再生製品。

對於環保署搶先一步正式推出,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宋欣真表示樂見,他指出,有更多官方、民間單位投入推廣海廢減量、拓展海廢再利用的管道,才能建立更完善的認證制度。後續海保署也將規劃完成標章的申請程序。

海保署海廢再生製品宣導品:領帶、束口袋、原子筆、板夾。照片來源:海保署
海保署去年推出「海廢再生製品溯源標章」,製作海廢再生製品。照片來源:海保署

產品使用20%以上海廢才合格  可採「分段驗證」

環保署的海廢標章規範,產品至少需使用重量比率達20%以上的海廢才符合資格。魏文宜表示,20%的標準是參考「全球回收標準」(Global Recycled Standard,GRS)。她強調,門檻不宜定太高,因為海廢標章的目的,是希望產銷端都更重視海廢議題,「不過潯寶衣都能用96%的海廢,廠商也做得到。」

魏文宜說明,有意願申請標章的業者僅需準備「申請書」、「驗證機構出具的查證聲明及查證報告」、「標章標示方式說明」三份文件,經環保署書面審查通過即可獲得認證標章。其中第二項須為符合「產品驗證機構認證規範」(ISO 17065)及「管理系統驗證機構認證規範」(ISO 17021)的國內外驗證機構,「目前國內就有超過10家。」環保署說明。

然而,考量淨灘的環保團體、清洗粉碎的回收業者、加工製造的品牌廠商等,並非一條龍式的經營,而目前這些過去彼此無關的單位彼此間仍未串連整合,因此魏文宜表示,海廢標章可採「分段驗證」,「基本上海廢粒料、抽絲再生紗、布料到最終產品,都可以分別申請海廢標章。」

「政府正在思考如何把上下游串起來、落實資訊公開、盤點與媒合的對口工作。」魏文宜透露,目前已與超過30家企業接洽標章申請事宜。

民團:僅少數海廢有再利用價值  落實回收與減量才治本

對於政府推出海廢標章,長期致力於淨灘與海廢倡議的海湧工作室副執行長郭芙肯定,確實較能保障消費者買到真正的海廢產品。然而她建議環保署或經濟部等相關單位,更應建立的是「廢棄物回收」的認證,而非只針對海廢。

「海廢的數量很不穩定,大家本來都是統一把回收物給回收商,如果為了單獨做出回收產品,要累積到一個量,才可以佔用一次回收產線,真的會額外增加管理成本。也可能影響到原本回收的市場。」此外,郭芙表示過去雖有廠商來洽談合作,希望利用團隊淨灘所得的海廢製作商品,然而最終卻因利潤不夠高而罷休。

志工將寶特瓶、塑膠製品等廢棄物進行排列、清算數量。
淨灘志工將寶特瓶、塑膠製品等廢棄物進行排列、清算數量。本報資料照。

長期透過科學調查研究海洋廢棄物治理對策的澄洋環境顧問,執行長顏寧表示,對於有意開發海廢產品的廠商而言,首要在意的是原料供應的充足與否,「但是你很難知道每次淨灘會有多少垃圾,你也不可能把淨灘的垃圾都堆著,累積到1、2噸才提供。」

顏寧指出,海廢的種類很多,目前僅寶特瓶與漁網比較具有回收價值,「目前的瓶頸與困難是,只有少數種類的海廢有機會被做成再生產品,卻也要耗費許多經費與人力成本,循環率很低。」

顏寧表示,利用海廢寶特瓶作為產品原料取代化石燃料固然是好事,然而以國際知名運動品牌推出的海廢鞋為例,廠商從偏遠的國家及島嶼進口海廢原料,造成大量運輸排放,然而產品是否有助於真正解決垃圾問題也難以評估。

郭芙也直言:「再多廠商願意開發海廢產品,也只是增加海廢被統一處理的可能性,而無法真正從源頭減少海廢。」她表示,唯有消費者能減少浪費行為;廠商一開始就設計更耐用、堅固、材質單一、易回收的產品;並由政府落實製作端及末端廢棄物的管理,才是治本之道。

作者

黃思敏

用容量小小的腦袋練習傾聽與放空,希望所有的溫柔與善良都能被好好地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