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麵包店,暖色調的木製櫥櫃裡擺放著外型飽滿的歐式麵包,有野莓、橙果乳酪、雜糧堅果、紫米等口味,吸引午後上門的顧客採購。店家用手寫字卡列出了麵包的成分為鹽、糖、奶油等,此外特別強調的是「無添加台灣小麥」。
近年來,多樣的台灣小麥產品陸續面世,除了麵包,更有台灣小麥精釀啤酒、小麥白酒等,讓人好奇,原來台灣小麥的種植面積並不少。事實上,小麥在台灣已有百年以上的種植史,我們的風土氣候還種出了比進口小麥更優質的產品。
相關文獻指出,日治時期在台灣培育的小麥,不僅品質好,加上收成時間短,產能效益比日本本地還優異,讓日本的育種人員稱讚「台灣真是種麥的好所在」。
小麥多種植在台中大雅、台南學甲一帶,近年彰化、雲林的沿海地區也開始復耕小麥。這片傳統上被視為「風頭水尾」的土地,竟是適合小麥生長的好環境。因小麥耕作需水量少,非常適合台灣冬季裡作,尤其當東北季風吹起,強勁的風沙可阻擾病蟲害侵襲。
在自由貿易政策下,台灣本土小麥種植面積歷經數十年來的縮減,市場上僅占1%。不過,近年許多小農和食品業者開始以台灣小麥為原料,推出在地生產、友善環境的品牌商品,獲得了關注。
例如「喜願小麥」與農民契作,友善種植小麥,生產麵條、麵包、餅乾、啤酒等,在多年前即打響名號;由台中青壯年小農組成的「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積極投入國產雜糧復興計畫,生產大豆、小麥,並推出全麥研磨高營養價值的自有品牌麵粉「十八麥」,受到烘焙師傅的喜愛。
在雲林麥寮,「月光下友善農場」把消失數十年的麥田風景種回來,除了推廣認識在地風土的食農教育外,他們用自家小麥生產的小麥白酒,在國際烈酒大賽中獲得金牌獎,將台灣土地的滋味透過酒香傳遞出去。彰化縣大城鄉,則在每年三月舉辦「麥浪節」,田間麥穗飽滿搖曳,吸引許多遊客走訪,拍下難忘的麥田網美照。
這些帶動台灣小麥復耕的新興產業,描繪了在地雜糧生產的多元面貌。今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氣候變遷下缺水危機浮現,本土小麥雜糧復耕,對於台灣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育具有重要價值。
台灣生產的小麥,不經過長程運輸,新鮮、食物里程低,且需水量少、適地適種,少用農藥化肥,每到麥穗成熟時,麥田引來的大批斑文鳥雖讓農人苦惱不已,但消費者願意支持,讓麥農能夠持續這項低碳永續的農業,同時維護麥田裡的生物多樣性。
咬一口台灣小麥麵包,喝杯爽口的小麥啤酒、風味獨特的小麥白酒,口中品嚐的是台灣中部沿海地區農民順應風土、耕耘本土雜糧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