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預告開徵碳關稅 立委籲:盡速完成《氣候法》接軌國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歐盟預告開徵碳關稅 立委籲:盡速完成《氣候法》接軌國際

2021年07月21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由於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愈來愈嚴峻,歐盟在上週公布因應氣候變遷的「55套案」(Fit for 55),其中包含討論多年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2023年起逐步實施,2026年正式施行。

今(21日)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及立委洪申翰、蘇巧慧、林楚茵共同召開線上記者會,呼籲行政院盡速完成《氣候變遷行動法》修法、完備碳定價法規、研議台灣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並點名經濟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別當路人,應把淨零路徑納入政策規劃,提出具體方案來協助產業低碳轉型。

洪申翰委員1

洪申翰等人今(21日)舉行線上記者會,呼籲政府及早因應國際碳邊境調整機制。立委洪申翰辦公室提供

歐盟2023開徵碳關稅  「排碳要付費的時代」正式來臨

「碳邊境調整機制」又稱為碳關稅,規範碳密集產品必須購買碳權,才能將銷往歐盟市場,產品的碳排放愈高,要繳交的碳稅就愈多。歐盟將從2023年起逐步實施,2026年正式向水泥、電力、肥料、鋼鐵、鋁業等五大類產品開徵碳關稅。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董事總經理黃正忠表示,「歐盟一旦開徵碳關稅,意味著全球碳定價時代來臨,以後企業排碳要付錢。」因此企業必須進行碳管理,並從各個階段降低碳排。「低碳投資透過價格轉嫁消費者是必然現象,但這也是減碳價值共享的展現。」

根據統計,2020年我國出口歐盟總值約229億美元,占整體的6.6%。不僅如此,美國、日本等台灣的主要外銷市場,都有意跟進實施碳關稅機制,將對台灣產業造成劇烈影響。

立委洪申翰直言,台灣作為貿易出口導向的國家,必須積極拿出策略因應,「這攸關台灣產業的生存,產業界高度關心台灣邁向淨零排放的政策。」他說,《溫管法》修法很重要,改名為《氣候變遷行動法》並納入碳費、碳定價機制,及早因應國際碳關稅的影響。

記者會訴求

記者會上提出四大訴求,要求行政部門加速修法,完備碳定價法規。擷取自直播畫面

立委蔡其昌表示,目前立法院至少有7個《溫管法》修法草案版本,唯獨行政院還沒提出修法草案。「雖然歐盟第一波開徵碳關稅產業,並沒有影響到台灣核心的科技業,但未來不只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預期也會很快提出相關制度,台灣必須要及早因應。」他呼籲行政院要盡快提出版本,努力在年底前完成審議。

美、日有意跟進碳關稅  洪申翰:低碳轉型攸關台灣企業存亡

立委蘇巧慧認為,因應氣候變遷不只是環保署的事情,而是政府跨部會都要面對的問題,特別是財政部、經濟部要盡快就碳定價、碳費機制,以及零碳路徑有明確規劃。

立委林楚茵也向企業喊話,「你終究是要繳碳關稅,何不先繳給自己人?」他建議,政府應以碳費先行的方式,讓台灣企業先適應碳費成本,逐步減碳,以接軌歐盟的碳關稅。

林楚茵指出,根據歐盟規定,若產品在國內已有支付碳費、碳稅,進口歐盟時就有機會獲得碳關稅的減免,因此財政部盡快擬定符合國際標準的機制,他也說,未來碳費收取的基金,「也要投入綠能與減碳工作,協助中小企業低碳轉型。」蔡其昌也認為,中小企業的轉型需要更多時間,政府透過政策法規引導,非常重要。

立委林楚茵

立委林楚茵建議,政府應以碳費先行、接軌碳關稅的方式.輔導中小企業轉型。擷取自直播畫面

專家疾呼2023徵碳費、2026收取能源稅 接軌國際碳關稅

面對歐、美、日的碳關稅機制,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直言,減碳是台灣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台灣不能再心存僥倖,必須立即行動。首要任務是在2023年實施碳費,「但環保署的碳費費率絕對難以達到歐盟的碳稅水準,因此財政部仍要提出能源稅的草案,並於2026年實施能源稅,接軌國際碳價水準,以因應碳關稅。」

同時,趙家緯也建議,要強制揭露耗能產業的排碳資訊,提供投資人、公民團體監督。再來也要將「溫室氣體排放效能標準」入法,藉由產業排碳標準的訂定,來驅動減碳難度比較高的重工業加速去碳化。「我們不能再慢慢來,國內碳定價過去討論了13年,足足浪費了13年的時間」他說,再拖下去就是讓企業等著被課徵碳關稅。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說,氣候危機是不分藍綠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擷取自直播畫面

蔡其昌提到,總統蔡英文已宣示2050淨零轉型的方向,需要盡快透過法制加以落實,「總統當得再好也就只有8年,但這個工作必須一棒接一棒,持續努力去做。」他強調,氣候變遷這不是藍綠的議題,是不分國籍、種族的議題,「是活在地球上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若不積極控制全球暖化,氣候危機會讓我們所有人越來越難生存。」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