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景第一排」藝術創生在部落:顧好森川里海,你就是好野人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海景第一排」藝術創生在部落:顧好森川里海,你就是好野人

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2021年08月16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花蓮報導

稻田中出現一張雙人床,潔白柔軟的床墊,叫人忍不住撥開稻禾靠近,近看才發現,床單上布滿各種線條,訴說著各式各樣的經歷,豐饒富足直讓人想擁抱。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以「好野人——慢慢走比較快」為主題,即日起到9月30日,在花蓮縣豐濱鄉5個部落展出,邀請民眾漫遊部落,一起感知好野人秘訣。


能佔據海景第一排往往視為富足,部落卻賦予不同的意涵。圖片來源:節點共創

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主辦的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今年共邀請10組藝術家創作10件作品,設置地點涵蓋磯崎、復興、新社、貓公和港口部落等5部落,6月初即完成,卻因疫情原訂6月的開幕活動,一改再改,即使降到二級警戒,戶外活動仍有人數限制,只能取消;然而兩個多月來,已是部落環境的一部分。

花蓮林管處表示,今年藝術季主題「好野人」取閩南語富有人的諧音,道出了台灣東海岸的原住民與大自然相處互動,獲得的富饒生活,以及從中養成的富足人文精神;「慢慢走比較快」反映了過去老人家建構的知識甚至倫理系統,在調適氣候變遷反而更具效率,可惜乏人繼承而逐漸佚失。

以藝術創作反映當地環境議題

歷屆藝術創作都反映部落當代議題,例如田區擺放的雙人床,意味著佔據「海景第一排」,創作動機始於當地導覽員一句話「我們新社部落不種民宿只種農作物」。

藝術家蔡佳吟表示,當生產地景,逐漸因市場價格改變利用型態,充滿民宿及退休人士的養老豪宅,讓他不禁思考:「什麼時候觀看美景、海景,成了特定人士擁有的權利?」於是將象徵著最隱私的元素——床,放到田裡,讓每個人躺在稻田中,欣賞由海浪與稻浪互相呼應的獨特美景。

另一位創作者黃啟軒則說,床上的白色線條是居民縫製成果,不但織入每個人的故事,更在縫製過程,大夥兒聚在一起閒談、分享生活點滴,激發更多生命記憶。另外,部落生活環境中,海浪、拍到岸邊激起的氣泡、捕魚的器具等,也以線條的方式捕捉,描繪出當地的生命力。

「父親」是藝術家陳建北聆聽來自豐濱鄉不同部落、不同世代的族人,描述父親的記憶,在這些口述中,無形中串構出時代的輪廓,透過投影在傳統屋的五節芒牆面上不停訴說。

無論是從港口遺址中的陶製紡錘,拼湊編織的歷史,從取自大自然的細細的絲線,交纏成多股堅固的線材,再編織成各種生活所需的器皿,創作者康雅筑在紡撚的過程,重現傳統利用自然資源的圖像,或Malay Makakazuwan不但以部落族人經常使用的藤製背簍作為雕塑裝置,並背起背簍行走海岸、認識部落,並反思整個族群在遷徙時留下來及失去的族群記憶。


Malay Makakazuwan創作背簍,象徵遷徙中流失與遺留下來的族群記憶。圖片來源:節點共創

藝術創生 從水梯田復耕到里山倡議的一路演替

「我們必須了解為何藝術季選擇在這些部落發生,而部落居民也能清楚這些創作與他們的關連。」花蓮處長黃群策接受環境資訊中心採訪時表示,當這些關係清楚了,在地文化與生態環境的價值受到關注時,自然會產生外部效益,例如導入願意理解、學習部落知識的遊客。

他認為,五個部落與大自然相處的智慧,以及世代建構的知識系統,充分詮釋了富足的內涵,藝術季即向善於使用自然資源、照顧生態的原住民部落取經。

藝術季的出發點是增加生物多樣性的功能及保存傳統里山地景,至今已舉辦第4屆,這項活動始於港口部落水梯田復耕行動,在林務局協助下,部落取得水源得以重新耕種,並於農閒期間辦理藝術季活動,號召藝術家進駐濕地,以創作禮讚這塊豐碩的大地。2012、2017年皆名為「米粑流濕地裝置藝術季」。

2018年隨著跨部落推動里山地景,成立森川里海溝通平台上軌道,參與的部落從港口部落,擴大到新社村、貓公以及磯崎部落,族群涵蓋阿美、噶瑪蘭以及撒奇萊雅族,藝術季的意象也從濕地溯源到山林、伸展到海岸,賦予「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之名,並發展成「藝術創生計畫」。

疫情下感受大自然傳統知識惠益

黃群策說,這兩年在新型冠狀病毒衝擊下,讓人體會了文明的脆弱,以及人與大自然的疏離。相較於文明社會以擁有的資源或金錢來衡量富足,部落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深知自然資源的價值,進而保育自然資源、維持源源不絕的命脈,更令人深思富足的意涵。

例如,東海岸的海邊居住著擅長漁獵採集的部落族人,他們靠著世代傳承的採集智慧,過著永續與富足的生活。疫情之際,他們運用漁獵採集技術自給自足,相較於都市人仰賴線上訂購物資、餐飲外送食物,他們不需長時間的持續勞動,反而常有閒暇享受生活。

雖然少了開幕式,周邊活動陸續啟動,精彩可期。8、9月,結合部落體驗與主題講座的五場火堆論壇小旅行、24場專車導覽的活動,將依照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措施,開放觀眾報名參觀藝術季作品及認識部落環境與文化。

建議打算自行前往的觀眾,善用藝術季官網,出發前先做點功課,認識藝術家創作理念與部落背景;點選「交通/地圖資訊」,進入「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作品及生活地圖」,點擊地點名稱即可進入導航地圖。

【藝術家作品介紹】

KalingDiway陳勇昌x磯崎部落:「Mapolong sa’icelen 共生」是港口部落藝術家Kaling的大型竹編裝置作品,表現磯崎部落多族群共同生活,互相交換族群技藝的共生共榮。


KalingDiway陳勇昌作品:「Mapolong sa’icelen 共生」。圖片來源:節點共創

Akac Orat陳豪毅x復興部落:卑南阿美族裔的豪毅回到部落後,透過傳統工藝的學習,探討回家與身份。作品「蓆地/Fasulan」以傳統素材黃藤與因應現代需求的塑膠打包帶,兩者在水泥製成的列表機兩端,隱喻輸出與輸入的文化流動。

芃芓藝術x新社部落:黃啟軒與蔡佳吟共同創立的工作室,擅長參與式藝術創作,這次邀請部落的人將各自的故事刺繡在白色的飯店/民宿床單上,床單鋪蓋在田中央的雙人床上,「海景第一排」這件作品反思太平洋邊的海景第一排不應屬於特定的人群,而是每個人都應該可以自由享受的。


縫製在床單上的白色線條。攝影:鄭皓霖,花蓮林管處提供

許家維x新社部落:作品「岩棺是不是棺」回到新社岩棺出土的地點採集影像,意圖建立鏡頭以外的事件,發展出對於探究現實與幻象、歷史與當下間的敏銳知性,進而生產一種介於敘事世界與現實之間的異質敘事體。觀眾可以透過部落的香蕉絲工藝師編繡的QRC掃描到影像作品,呈現一個遠古與當代對話的場景。

邱承宏x貓公部落:由混凝土及礦物製作的兩顆巨石<過剩的風景>,放置在八里灣溪的河床上,並在這個人造岩石的表面,栽種一些從河流上採集而來的植物。這看似與在地植被共存的作品有著樸素、簡約的外型,外觀像是一個格格不入的紀念碑,如同一個都市的外來者,擾動著自然與都市之間的邊界。

陳建北x貓公部落:曾受邀擔任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陳建北,在部落創作的「Ama Mama Tama 父親」,到4個部落訪問每個部落20至80和90歲的族人,紀錄他們口述記憶中的父親,創造世代背景和時空流轉的特殊性在作品裡。


陳建北創作:「Ama Mama Tama 父親」。圖片來源:節點共創

Apo’&王亭婷x港口部落:收集一群勞動的人的衣服作成海浪的形狀,「mahemek kako to o'rip 我對生活很滿意」闡述,這些勞動的人上山下海都有屬於個人辨識性的衣服,充滿破洞的衣服裡有靈跟好運,才有很多收獲!族人會在勞動之中舞蹈歌唱,完工後則會去海邊pakelang,向「海浪」學習舞蹈歌唱。

Heidi Yip葉海地x港口部落:作品「 Phrases of The Wind 風之片語」訴說如何與土地保持永續的關係,不斷聆聽土地的心聲;每個階段、季節的稻田上都擁有它們的聲音。稻米長在土壤,土壤製作出陶片;它們彼此用著不同的方式跟我們對話。也是透過當代藝術裝置給予阿美族珍貴的陶文化資產一個新的詮釋方式。


葉海地作品:「 Phrases of The Wind 風之片語」。攝影:鄭皓霖,花蓮林管處提供

Malay Makakazuwan x港口部落:這次的作品「移動的部落」以部落族人經常使用的藤製背簍作為雕塑裝置,是對於自己在居住之處的記憶與反思。也是相對應於整個族群在遷徙時,什麼留在族人之間、而哪些流失了?我背起背簍謙卑地進行部落的認識之旅並反思著這些。

康雅筑 x港口部落:「紡仿那有無形」的作品引用港口遺址出土的陶製紡輪,陶在此作為人與土地的連結,線在此作為穿越時間的線,透過紡錘捻纖成線的概念,闡述生命根植、時間延續與氣宇循環的關係,延伸時間與空間的軸線,透過感知來與生命、自然、土地與環境產生對話。


康雅筑作品:「紡仿那有無形」。攝影:鄭皓霖,花蓮林管處提供

資料來源:花蓮林管處提供

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好野人_慢慢走比較快」
官網
▲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9月30日
▲ 導覽專車報名網頁 火堆論壇x在地體驗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