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系列報導(下)
依據國際海洋保育基金會2016年淨灘報告累計30年來,前三大類海洋廢棄物分別為廢棄漁具、塑膠袋及各種免洗餐具。而台灣2015年海廢統計前三名則是寶特瓶蓋、廢棄漁具與塑膠袋。海廢逐漸填塞著我們的海洋,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來到台灣的印尼藝術家Arya Pandjalu即以磯崎海邊的廢棄物創作,以三座女性的形象,象徵海洋、陸地和山脈,在磯崎海邊守護著「Kita 我們」,莫忘海洋的處境。
守護海岸的眼睛
「海洋以人類創造的物品與我們溝通。」Arya Pandjalu說,塑料,鐵絲,二手靴,漁網等,原是陸上居民熟悉常用的物品,卻在不需要時送給海洋,只是海洋無法吞嚥啊,於是又將它們送回陸地給我們,這過程既反映了人類的慾望與傲慢,也反映了人類的創造力。
三位女性像早期的農民家庭,藝術家將這件作品送給磯崎部落終其一生辛勤勞動的年長婦女,銘記她們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強大而勇敢地照顧家庭和部落。
另一件位於磯崎的作品《磯崎國小記憶拼圖》,就在山海劇場預定地。花蓮縣政府以國發會「花東發展基金」提出「原住民族山海劇場暨加路蘭廣場興建計畫」,編列1.5億的經費,預計在磯崎國小舊址興建,容納400人的三層樓水泥建築,預估今年底動工,最快2019年完工。
承載許多居民記憶的廢校建築,將演替成山海劇場。藝術創作者賴怡辰想出一個留住磯崎國小記憶的方式,遊客在不同的角落找尋保留在膠囊中的一個記憶片段,也可以放置一段心情讓其他的遊客尋找。留住也創造與磯崎國小最後的回憶。
潘怡辰來到磯崎之後,才知道這裡即將改建為山海劇場,他訪問了一些居民,聽了贊成和反對的意見、了解事件的脈絡之後,以中性的立場呈現事件,透過藏與尋找的過程,帶領觀看者走進這裡原本的地景,創造屬於自己與磯崎國小的回憶。
遙望海洋的作品還有《接流 Tapping Currents》,位於大港口出海口八角亭。safang(三角網),主要用於河口撈捕魩仔魚與日本禿頭鯊,如今放大豎立河口,呈現維繫當地南北兩岸居民的生計。創作者是居住在台灣十多年的美國人施永德(DJ Hatfield),他認為「我們很少注意到文化脈絡(或媒介)的存在」,「但是通過文化我們才能接觸自然。」
生活即藝術 以藝術服務需求
藝術季歷經八年舉辦,逐漸由石梯坪海稻米延伸到港口部落,去年增加dipit(復興部落),今年往北沿展到新社、磯崎部落。而創作不再是藝術家自己的事。
主辦單位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長楊瑞芬表示,去(2017)年藝術季以mipaliw(互助)而後美好為主軸,藝術家駐村目的是了解文化,透過對文化的了解反映到創作上,過程也找兒童和長輩協助說明。今年挑戰性更高,除了區域拉得更長以外,還到部落開說明會,聽居民的意見,了解社區部落的需要。
例如新社部落即表達,想要部落入口意象,而且藝術家不能自己悶頭做,必須和部落工藝師合作。此外,創作者到了部落,透過各項討會或說明會,發現部落的需要,而從這些需要中,找出自己在行、做得到的事情,以藝術形式表達。
例如dipit部落,創作者劉伊倫選擇為部落拍攝健康操,在影片錄製過程,居民重複練習這些健身操,就達到健身的目的。遊客體驗藝術的方式,必須親臨部落,由居民引導導覽解說,或透過影像一起做操,最後還可獲得在部落撿拾的落石做成的「落鑰匙」作紀念品。藝術形式的呈現,更多元豐富,生活本身就是一件行動藝術。
庇護種子 穀倉就是人與植物的連結
另一件位於dipit部落的作品《有種棲息所》,由「種子野台」藝術創作者簡子倫以人與作物的情感為主題,以附近山上砍來的桂竹和刺竹,搭建一座供人與種子共處的alili(穀倉)。
他花很多時間和老人家聊天,了解這裡的居民因風災,由花蓮縣光復、瑞穗及臺東縣長濱遷徙而來的阿美族人。阿公阿嬤們4、5歲(1940年代)左右,隨著爸媽遷移過來,種子也沿著這條路線落地生根。這些種子,有些只流傳於口述,例如早期種的小米、旱稻、高粱,卻未保留下來,於是簡子倫就把它們畫在象徵著天空的屋頂。至於現在持續種植的,阿公阿嬤們帶過來後,就掛在穀倉中。
有種棲息所是取「pahanhanan」的意涵,阿美語代表休息的時間,也代表休息的場所,而這裡是和種子一起休息的空間、相處的時間。他邀請遊客進入有穀倉中躺下來,望著現在有的,和過去有的,隨著時間改變的種子
他跟著阿公阿嬤到田間、家裡、聚會所,並將聊天的內容,寫在板子上,例如描述以前的穀倉,希望年輕人回來卻不知道該做甚麼;阿嬤在菜園裡告訴他,這個時節下雨了準備種什麼。旱地的前世今生,還有阿公說,如果不去田裡工作,老闆會罵。老闆就是faloco' ako(自己的心);並以地圖形式標記對話發生的場域。
「這裡的耕種習俗和性別有關,阿嬤是負責家周圍的菜園,山坡地農地則屬於阿公管理。」最令他感動的是,alili蓋好之後,大家就把種子送過來了。他也按照種子送來的時間記錄排列,這背後有人與植物的情感,以及種子的傳承。alili裡的種子會隨著季節改變,每次來,都能感受種子安靜的力量。
無論是日本藝術家森山泰地(Taichi Moriyama)的《時空焦距/Focus of time and space》,以光影移動述說時間與空間的交集、舒米如妮的《酒伴》,凝聚部落力量、王秀茹《O Pangcah kako我是阿美族》帶著兒童一起創作、蔡影澂《豐收──精靈(精神)的重返》妝點海岸夜景或鬼島三老鼠《眼淚搏擊:Cepo’ Pakelang 2018》,都將帶給觀看者豐富的視覺、心靈體會。明年3月底前,值得來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