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台商回流用地的「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案」昨(27)日於環保署舉行第二次環評初審,此案利用目前台糖六塊厝畜牧用地規劃擴區,因此還有污水排放、猛禽保育、樹木移植等問題需釐清,仍須補件再審。
受疫情影響,本週環評會議全數改為線上進行。林務局指出,此案用地位於「高屏溪流域保育軸帶」,是瀕臨絕種一級保育類草鴞的活動熱區,建議開發單位參照科技部南科管理局模式,成立「草鴞保育推動小組」。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缺地建廠 利用台糖農地擴區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原屏東加工出口區)位於屏東縣屏東市,接近屏東縣與高雄市交界處,由於既有園區接近滿租,經濟部將園區西北側、26.86公頃的台糖六塊厝畜牧用地,規劃為園區擴區基地,滿足台商回流產業用地需求,預計引入塑膠、金屬、電子零組件、光學製品、機械、汽車、機械設備等製造業。
因應台商回流需求,經濟部提出中南部產業園區開發方案,預計開發十處產業園區,「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案」屬第一階段優先開發園區,2021年由行政院核准,進入環評初審程序。
這些未來將進駐的製造業,產生的污水會排放至牛稠溪,環委程淑芬認為,相關產業廢水可能含有重金屬、污染下游農地,開發單位卻沒有提出放流水的導電度、重金屬限值,只有承諾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懸浮固體(SS)、氨氮等項目。
開發單位經濟部加工處回應,農水署已澄清下游農地污染疑慮,下游農業用水是抽取高屏溪水,園區放流至牛稠溪,並不會影響灌溉。
程淑芬直言,廢水也會往地下入滲,長期排放高濃度、含重金屬的廢水,仍將影響地下水質,要求開發單位納入水中導電度及重金屬的監測,並評估提升放流水水質至符合灌溉水標準。
猛禽棲地效果遭環委質疑 林務局籲比照設立「草鴞保育小組」
此案基地範圍有不少保育類猛禽,包括鳳頭蒼鷹、黑翅鳶、大冠鷲、紅隼等,開發單位提出在基地西北側設置滯洪池,營造生態棲地,不過環委李培芬質疑,植栽配置不易引來猛禽棲息。他要求開發單位重新評估生態衝擊區分布,達到吸引猛禽活動、繁殖的目的。
林務局另指出,擴區基地就在「高屏溪流域保育軸帶」範圍內,確定是草鴞的活動熱區,且既有農田也是草鴞重要的覓食環境,雖然現階段生態調查沒有發現草鴞,但建議開發單位和屏東縣政府、屏東林區管理處合作,推動農地友善措施,保全草鴞棲地。
此外,該產業園區附近也還有高鐵特定區、科學園區等開發區同時進行,林務局也建議加工處與有關單位研商,參照科技部南科管理局模式,成立「草鴞保育推動小組」,邀集專家、環團共同討論草鴞棲地營造及補償措施。
現地近4000棵樹木將移植千餘株 環委提醒避免「一魚兩吃」重複計算
目前開發預定地有近4000棵胸徑10公分以上的樹木,對於未來的去留問題,開發單位表示,園區可種植樹木為2688棵,剩餘無法容納的千餘棵樹木將在園區外移植,目前已知屏東縣政府、屏東科學園區都有喬木植栽的需求,會進一步討論移植作業。
環委張學文則提醒,樹木移植是開發單位的責任,雖然移植他處是可行做法,但「也應該是你們自己出錢來種」,應確實列出移植預算,且要避免「一魚兩吃」的狀況,也就是在屏東科技產業園區、屏東科學園區的植樹計畫中,重複計算同一棵樹。
對於擴區基地將大量移植樹木,環境保護聯盟屏東分會代理理事長康美麗表示,台糖土地上「本來就有一片很好的森林可以固碳」,砍掉樹木蓋園區、再找方法補救,是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