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低碳飲食 丹麥政府斥資3700萬 開發「食品氣候標籤」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鼓勵低碳飲食 丹麥政府斥資3700萬 開發「食品氣候標籤」

2022年05月18日
轉載自食力;文:食力編輯部

近年來環保意識興起,消費者在購物時也開始會關心商品是否對環境友善、標明低碳足跡等相關資訊,甚至進一步影響消費選擇。

根據2021年於《Nature Food》上發表的一篇研究統計,2015年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中有34%來自糧食系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19年的《氣候變遷和土地特別報告》中也指出,約有21%~37%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糧食系統。種種數據皆顯示,我們賴以為生的糧食竟占地球溫室氣體1/4的排放量!

全球首例 丹麥政府開發「食品氣候標籤」

今(2022)年4月16日,丹麥食品、農業與漁業部長Rasmus Prehn表示,丹麥政府因應氣候變遷,將投資900萬丹麥克朗(約新台幣3731萬元)開發「食品氣候標籤系統」,成為全球第一個由政府統一管理食品氣候標籤的國家,同時成立專案小組,預計今年底前會做進一步推動。

丹麥政府宣布,將投資900萬丹麥克朗開發「食品氣候標籤系統」,成為全球首例。圖片來源:Jorge Franganillo/Flickr(CC BY 2.0)

丹麥政府宣布,將投資900萬丹麥克朗開發「食品氣候標籤系統」,成為全球首例。圖片來源:Jorge Franganillo/Flickr(CC BY 2.0)

丹麥政府認為,關於環保標準必須由國家統一制定、管理,才能避免市場上出現各種標準不一的環境標籤混淆視聽,反而造成消費者的困惑。

根據丹麥消費者委員會表示,有75%的丹麥人不了解商品的氣候足跡,但丹麥飲食文化組織統計,約有60%的丹麥人希望可以購買到綠色商品、吃到對環境更友好的食物,然而在購物時,常常不知道哪些產品才是真正的綠色選擇,提供相關產品的品牌也不容易對消費者進行完整溝通。若未來能廣泛應用食品氣候標籤,或許可以改善市場端和消費者間的溝通落差問題。

丹麥2021年更新國民飲食指南 鼓勵低「碳」食物

這其實並非丹麥政府第一次將環境永續議題納入政策。早在2021年初,丹麥政府首次將「碳排放」納入國民飲食指南,其中,建議丹麥人多吃植物性食物(如豆類和蔬菜)、少吃肉類,根據氣候委員會估計,6~64歲的丹麥人平均可以減少31~54%的氣候足跡。

如今,若再加上氣候標籤的應用,有望達成丹麥政府在2030年前減少70%氣候足跡、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

目前丹麥的消費者和零售商對於食品氣候標籤的使用保有正面態度,認為消費者可以根據統一制定的氣候標籤去選擇食物,零售商也覺得有了氣候標籤可以讓商品更被消費者信任。但如丹麥零售雜貨商聯合會表示,標籤一定要有「可信度」,才能長久且廣泛地被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