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緩,國內旅遊復甦,蘭嶼及綠島湧入大量遊客,卻也帶來不少廢棄物,島上掩埋場已堆成一座垃圾山。由於離島垃圾轉運回台成本高,台東縣環保局雖努力清運,但治標不治本,呼籲遊客到離島旅遊,應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從源頭減少廢棄物。
綠島今年展開免費循環租借杯服務,試辦將近半年,島上更不乏店家加碼響應,提供餐盒租借,邀請遊客實踐環保「免廢」旅遊,希望大家來到綠島是留下美好回憶,而不要留下垃圾。

跨海翻山處理垃圾 離島掩埋場近乎飽和
每到觀光旺季,每日數千人湧入離島觀光,商機和垃圾一同到來。不管是觀光客使用的一次性盥洗用品、免洗餐具、塑膠袋、飲料杯等,都對離島造成不小負擔。
過去台東縣沒有焚化爐,蘭嶼及綠島的垃圾都要先跨海運到台東,再轉運、繞行半個台灣,到屏東、高雄等外縣市處理,運送費用非常高昂,導致廢棄物轉運發包經常流標,大量廢棄物只能暫置島上掩埋場。
根據環保署掩埋場資訊系統,蘭嶼掩埋場總容量約3.9萬立方公尺,目前只剩41立方公尺,垃圾幾乎爆滿;而綠島掩埋場總容量為5.4萬立方公尺,目前剩餘空間不到20%,大量廢棄物在美麗小島堆出一座垃圾山。

今年,台東焚化爐正式啟用,首要任務就是解決兩個離島的垃圾,讓垃圾不必再繞過半個台灣,而是就近在台東處理。上半年分別清運蘭嶼及綠島約950噸和250噸的垃圾,稍稍緩解了垃圾爆量的問題。
綠島租借循環杯試辦半年 成功減少3489個飲料杯垃圾
綠島每年產生約600到900噸的垃圾,台東縣環保局預計今年約清運700噸,環保局表示,新垃圾優先處理,有餘裕才會處理目前約1000噸,還囤積在掩埋場內的廢棄物。環保局強調,垃圾轉運只能治標,源頭減量才能治本,呼籲遊客前往離島旅遊應自備盥洗用品、環保餐具,減少旅遊廢棄物。
今年開始環保局與好盒器合作,在綠島試辦免費的循環杯租賃。島上已有十多個借還站,包含南寮漁港、免稅商店、7-11、叮哥飲料店都能自助借還杯。民眾只要拿出手機加Line好友,即可借用環保杯,並在使用完畢後,將杯子投入歸還箱即可,非常方便。

歸還後的循環杯,每日會由小幫手回收至清洗站,以三槽式洗滌槽人工清洗後,再放入高溫自動洗碗機洗滌,經過去污浸泡、溫水預洗、清潔劑清洗、清水洗淨、高溫殺菌,確保循環杯乾淨衛生,再送回租借站給民眾使用。環保局表示,杯子每月都會抽檢送驗SGS確保衛生安全,請民眾可以安心使用。
根據環保局統計,今年2月開放租借使用後,到7月底為止,綠島循環杯的借杯次數共計3489杯次,多數杯子都有準時歸還,僅有13個循環杯未於期限內歸還。
Less圾、崎島咖啡廳 綠島店家實踐環保理念
事實上,許多綠島當地業者推動減廢多年,機場旁的「Less圾」餐廳,自2019年開幕至今就不提供免洗餐具。老闆林政威說,「主要考量到綠島垃圾要運回台東,希望盡量減少垃圾。」
原本為了服務外帶的客人,店內提供保鮮盒借給遊客使用。然而,林政威說,借給遊客的保鮮盒卻經常發生「有借沒還」的情形,每年約減少40個保鮮盒,對店家造成不少成本,因此目前只借給島上居民使用,遊客若沒有自備環保餐具,就不提供外帶。他也老實說,為了實踐環保理念,「基本上要外帶的遊客就不會來我們店消費了。」
幸好,綠島有愈來愈多店家加入拒用免洗餐具的行列。今年剛開業的「崎島咖啡廳」就是其中之一。老闆「奶茶」熱愛海洋、喜歡潛水,為了減少垃圾,店內不提供免洗餐具,並備有餐盒供外帶借用,「主要借當地居民較多,目前餐盒也都有歸還。」他還計畫,未來要販售一些裸賣商品,成為小島的無包裝商店。

「歸海食堂」老闆「拾荒」撿廢: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有限,但海洋環境需要共同維護
此外,早期綠島天然資源缺乏,當地居民都就地取材,從海岸邊取咾咕石蓋房子,如今也有綠島當地的餐飲業者發揮創意、就地取「廢材」,回收再利用,賦予海洋廢棄物新生命。
「歸海食堂」老闆張嘉祐就說,綠島的建材、傢俱都要從台灣本島運送,所費不貲,四年前創業時,發現海岸邊有很多木棧板、漂流木、電纜木軸等廢棄物,他發揮小島求生的精神,把這些海邊的廢棄物改造成店內的桌椅、樓梯等裝潢,打造出風格獨具的餐廳。
他笑說,「這幾年很多店家都加入拾荒行列,現在海邊的廢棄木棧板幾乎都被撿光了。」
身為潛水教練的張嘉祐,平時帶遊客下海潛水,發現海裡的寶特瓶、塑膠袋,也會順手撿上岸,不只教導遊客潛水,也教育他們愛護海洋環境,她坦言,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有限,但海洋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


觀光客喜歡來綠島潛水,是因為喜歡探索海底世界的豐富生態,而不是想看到海洋裡滿滿的垃圾。下回到離島觀光,別忘了自行攜帶環保餐具,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共同從源頭減少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