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先行 動團推寵物鳥飼養指南 揭鳥主飼養觀念不全現況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民間先行 動團推寵物鳥飼養指南 揭鳥主飼養觀念不全現況

2022年08月29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我國寵物鳥高達40萬隻,但不僅缺乏列管,飼主也少有健全的飼養觀念,寵物鳥救傷案件層出不窮。動保團體與立法委員林奕華今(29)共同召開記者會並公布民間版「寵物鳥飼養指南」,盼未來官方版指南出爐後,不僅能作為動保人員㮷查不當飼養的標準,也能提供飼主飼養前的評估參考。

國人飼養的寵物鳥中鸚鵡數量就佔至少七成,且多數飼主會飼養超過一隻以上。攝影:廖禹婷

一天四起通報救援案 國人愛養鸚鵡卻對飼養方式「霧煞煞」

記者會上,此起彼落的鳥叫聲不斷,一共有2隻灰鸚、2隻巴丹、1隻塞內加爾、1隻吸蜜、1隻玫瑰鳳頭鸚鵡及1隻小太陽等不同品種的鸚鵡來到現場,仔細觀察也可發現,有的鸚鵡時不時咬自己的毛,出現典型的自殘動作。

「光是昨天就接了12起通報救援案」,台灣鳥類救援協會秘書長吳峮毅無奈表示,寵物鳥救援案例平均一天四件,鸚鵡又佔了其中一半。

動保團體推估,目前飼養中的就有至少40萬隻寵物鳥,飼主超過數十萬人,而國人飼養的寵物鳥,鸚鵡就佔了至少七成,且多數飼主會飼養超過一隻以上。

吳峮毅表示,鸚鵡共可分為2科、82屬、358種,不同種的身體構造、飲食習性及環境需求都不同,許多飼主因為可愛、互動貼心而購買,卻對飼養條件不熟悉,反而造成動物的傷害,也有飼主無法忍受鳥類噪音就隨意棄養,然而鸚鵡屬於外來種,隨意放生也會形成生態衝擊。

雖然《動物保護法》中針對「不當飼養」訂有罪責,但由於政府並未制定寵物鳥照顧指南,導致動檢人員在實務稽核時苦無標準。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秘書長何宗勳表示,在不當飼養、虐待寵物鳥的通報案當中,動保人員必須有㮷查標準可循,才能對飼主進行勸導改善。

鸚鵡與人類互動良好,成為國人最喜愛飼養的寵物鳥。攝影:廖禹婷

民間提寵物鳥飼養指南 飼主別再說不會養

民間走得比政府快,動保團體今推出民間版「寵物鳥飼養指南」,包含鳥類的生活照護、健康飲食、陪伴互動、疾病預防、生育控制、老年照護與臨終關懷等七大項目,讓飼主提前知道飼養的知識,例如不同品種的鳥應該吃什麼、叫聲有什麼特色、平均壽命多長等,才能減低對動物的傷害。

不過,民間版的寵物飼養指南未經官方認證,很難有強制效力。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理事長王唯治認為,主管機關可先透過「行政指導」讓飼養指南上路,未來再採「一綱多本」讓各團體提出不同版本,內容經官方認證後,就能正式操作。

動保團體與立法委員林奕華今(29)共同召開記者會並公布民間版「寵物鳥飼養指南」。攝影:廖禹婷

相較中央的進度,新北市政府動保處26日召開非犬貓寵物基礎飼養指南審查會議,邀集專家學者及動團修訂「鳥、兔、蛇、龜、鼠基礎飼養指南」,手腳顯然快了不少。

何宗勳說,農委會目前僅針對寵物犬訂有較嚴謹的飼養指南。但即便是官方的飼養指南,內容仍有可能無法涵蓋到全品種,後續仍應持續修正不足之處。他也預告,動保團體會陸續公開兔子、老鼠及刺蝟的民間版飼養指南。

寵物管理科4月掛牌 寵物產業管理專章將入法、不同寵物還要分級管理 

此次動保團體推出寵物鳥飼養指南,顯示民間對於寵物管理與保護的準則抱有熱切期盼。農委會畜牧處今(2022)年4月成立寵物管理科,宣誓未來對於寵物的關注度不會只集中犬貓,還要一併納入鳥類、爬蟲在內的各種寵物類型。

寵物管理科科長宋念潔指出,目前正在研擬多元寵物分級管理方法,依照不同動物的習性、食性及生物特性,訂定不同的管理等級。飼主方面,除了完備飼養指南,也會研擬飼養前評估及教育訓練;至於業者繁殖或販售寵物,也需依照不同強度的管理而必須向政府提出申報、登記備查或申請許可。

許多養殖業者未嚴格把關繁殖環境,會讓寵物鳥出現「咬毛」的行為。攝影:廖禹婷

宋念潔說,目前已規劃在《動保法》中制定「寵物產業」管理專章,內容將涉及與寵物相關的商業、食品業及生命紀念業等;他透露,將於9月份陸續與產業、團體及專家學者針對草案內容溝通。

而針對國內鳥類的動保措施,宋念潔指出,科內目前正著手鸚鵡常見疾病及醫療照護的線上版課程,預計會在明年1月上線;另外,今年也已完成兩場動保人員教育訓練,分別針對鸚鵡及鼠兔的飼養照顧及動物福利評估進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