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蝶類誌》最終卷壓軸登場 遍訪標本、追查消失斑蝶好時光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蝶類誌》最終卷壓軸登場 遍訪標本、追查消失斑蝶好時光

2022年11月09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紫斑蝶、環紋蝶、永澤蛇眼蝶,這些國人熟悉喜愛的蝴蝶,在1990年代還分屬斑蝶科、環紋蝶科和蛇目蝶科,隨著分子科學進展,發現原來牠們是近親,因此全數併稱「蛺蝶科」。《台灣蝶類誌》最終卷來到蛺蝶科,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徐堉峰為了本書,遍訪各國博物館一睹在台灣消逝的蝶種,這些標本凍結的時空,見證台灣曾是生物方舟。


蛺蝶科成員:大紫蛺蝶。攝影:黃行七

標價買不到的大紫斑蝶標本 日方友人當小禮物送出

今年出版的《台灣蝶類誌》最終卷,整理出台灣蛺蝶科共12亞科、58屬、154種蛺蝶,遠多於灰蝶科126種,稱霸台灣蝶類種類最多寶座。「全球各地,蝶類最大的科不是灰蝶就是蛺蝶,蛺蝶科(Family Nymphalidae)是台灣最大的一科。」徐堉峰是國際重量級鱗翅目學者,他以5年時間,一一細數台灣蝶類現況。

蛺蝶科體型差異較大,大型蛺蝶不比鳳蝶小,也有體型小如小灰蝶的蛺蝶;牠們的形態特徵是前腳特化會縮於胸前,僅以中後足站立。此科不但有分布海拔最高的蝶類,也有會大規模遷徙的紫斑蝶,每逢遷徙時期國道也配合管制;而蛺蝶物種的滅絕,也讓人感受到台灣自然環境的變化。

大紫斑蝶在台灣曾經常見的蝴蝶,也曾是大量捕捉販售的對象。1963年後,台灣就不再有相關紀錄,從此隱埋於歷史紀錄中。早年捕捉的個體,大部分做成標本賣到國外。徐堉峰就找到1910年代,德國雜誌所刊登的台灣蝴蝶標本售價。


1963年在自己家鄉消失的大紫斑蝶,如今只以標本形態存在。圖片來源:林試所

這些不同際遇、分散各地的標本,幸好都收藏得很好。為了撰述本書,徐堉峰曾試著在拍賣網站標價取得大紫斑蝶標本,價格始終競爭不過其他人,功虧一簣。沒想到,他在日本認識的蝶類專家餽贈的禮物,解決這道難題。

徐堉峰擔任了六年日本蝶類學會學術副會長,在他連任時,日本眼蝶亞科專家、新任會長植村好延,當時是博物館研究人員,為了慶祝徐堉峰連任副會長,拿了一個小盒子當禮物送他。徐堉峰打開一看驚喜交加,原來是一對大紫斑蝶標本,分別於1955、1960年採集製作。這根本是大禮,怎是小禮物?「我想你用得上。」植村好延淡定回說。

又美又神祕的馬拉巴翠蛺蝶 高雄民間贈20年沒紀錄的標本

另一種令人神往的蝴蝶——馬拉巴翠蛺蝶(Euthalia malapana),生活於中橫公路崩塌地,1999年921大地震之後,再也沒有採集紀錄。「1980年代,馬拉巴翠蛺蝶曾是最昂貴的蝴蝶標本,一對賣新台幣26萬元。」徐堉峰說。

他手上僅剩1997年由他學生採集製作的一對標本;這麼珍貴的標本,為了本書拿來解剖交尾器,曾讓他十分猶豫。透過高雄喜愛蝴蝶生態的徐醫生介紹,認識了一位台電退休主管唐先生,贈送一副1992年於八仙山親手採集的馬拉巴翠蛺蝶。這對美麗的馬拉巴翠蛺蝶是唐先生的最愛,卻因《台灣蝶類誌》而分享,徐堉峰說,這種精神是科學研究得以前進的力量。


臺灣師範大學標本館收藏的馬拉巴翠蛺蝶標本。攝影:呂晟智

尋找那些年消失的蝴蝶 在標本館見證好時光

台灣很多蝴蝶的模式標本散落在英國、德國及日本等3個國家,其中德國洪堡大學來自台灣的蝴蝶標本,保存得非常好、完整沒有破損,若將標籤拿掉,還以為是去年採集的標本。在撰述本書的過程中,徐堉峰十分慶幸這些標本館的存在。

這些蝶類標本,看標籤是梭德、郇和等百年前到台灣採集的學者,地點是打狗、集集等一些台灣古地名,種類包括大紫斑蝶等,現在台灣看不到的蝴蝶。

其中,大白斑蝶(Idea leuconoe clara)在台灣本島的天然棲地,當今認為有恆春半島和東北角,蘭嶼綠島四個族群,但洪堡大學昆蟲博物館,有一批1902年前後、地點寫著台南的標本,他由此恍然大悟,原來百年前台南是其棲地之一。「如果當時沒有保存這些標本,就不知道有這些事。」徐堉峰說,這些標本透露環境變遷的訊息,自證標本保存的價值。

徐堉峰說,學術標本的採集及保存,今人才有足夠的資料討論,若未留下標本紀錄,甚至不知道這些文獻描述的物種是否真的存在。


大白斑蝶標本透漏了,台南曾是牠們棲息之地。攝影:吳士緯;圖片來源:台灣產蝶蛾

基因差異超過3% 嘉義眉眼蝶列入特有種

台灣的罕眉眼蝶(Mycalesis suavolens kagina)1908年命名以後,視為罕眉眼蝶亞種的台灣亞種。原在喜馬拉雅、中南半島北部及雲南等地都有分布。2019年,徐堉峰和合作團隊透過DNA比對,證明兩者之間差異超過3%,已具備鱗翅目昆蟲種間分化界線值,因此獨立為一種,並以產地嘉義(Mycalesis kagina)為種小名,中文俗名嘉義眉眼蝶。

眉眼蝶幼蟲吃什麼,過去缺乏明確證據,也沒有人找出答案,多數學者猜測是禾本科植物。這個答案也在徐堉峰尋找嘉義眉眼蝶過程中破解。有一年,台灣蝴蝶保育學會黃行七老師告知,在台南山區看過嘉義眉眼蝶。徐堉峰便前往尋找,在山上逛了兩小時卻沒能找到。雖覺得納悶,於是又繞走山路尋覓,在山坡樹林底下幽暗之地,發現一隻黑黑的蝴蝶飛過。


徐堉峰解開嘉義眉眼蝶遺傳密碼,從罕眉眼蝶分家自成一種。攝影:黃行七

他跟著牠穿越林子,出了林子卻不見了。他留在原地探索,想從食草下手。當地沒有禾本科植物,卻有薑科植物;他隨手翻開葉片一看,嘉義眉眼蝶的卵好端端的就在那裡!他不但找到牠,並破解食草之謎,原來牠吃三奈(Zingiber kawagoii)——或稱台灣山薑或沙薑。

三奈雖全島分布,嘉義眉眼蝶卻獨鍾阿里山區的三奈。徐堉峰認為,做為台灣眉眼蝶屬最大物種,分布海拔偏低、棲地很容易破壞,是值得關注的蝶種。至於至於罕眉眼蝶吃什麼呢?根據徐堉峰在尼泊爾與雲南的野外調查,也是吃薑科植物。

你所不知的蛺蝶 永澤蛇眼蝶會拋卵、紫斑蝶遷徙殊途同歸

台灣分布海拔最高的蝶種是永澤蛇眼蝶(Minois nagasawae),只棲息高山草原帶,合歡山一帶海拔3000以上;不但是特有種,也是孑遺物種,更是台灣唯一有拋卵行為的蝴蝶。其幼蟲寄住在川上氏短柄草(Brachypodium kawakamii)及髮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上,在高山上的冰天雪地上休眠,第二年草長出來後就有得吃。


永澤蛇眼蝶棲息於台灣最高海拔,為了絕地求生,發展出拋卵行為。攝影:黃行七

雖然台灣紫斑蝶、青斑蝶都有遷徙的習性,但是蝶類和鳥類遷徙的概念很不同。由於生命長短差異,鳥類遷徙通常是成鳥帶著幼鳥遷徙,讓幼鳥記住路線;昆蟲則是依據當下環境刺激反應,而非記憶。徐堉峰說,當冷風朝北吹,蝶類本能往南走。即便同一群看似往南遷的蝴蝶,仔細觀察並非每一隻蝴蝶都飛同個方向,只是最後都往南移動,這和鳥類遷移很不同。


茂林國家風景區明星物種紫斑蝶即為蛺蝶科家族。攝影:廖靜蕙

蝶類研究基礎 讓全球了解台灣蝶類多樣性

「終於完成了!」完成這一整套書籍,徐堉峰總算鬆了一口氣。問及為何願意出版這套書?林務局請他寫時,一開始他很猶豫,可想而知巨大的工作量,可能好幾年無法專注於論文發表。使命感讓他接下這項任務。「這件事總要有人做。」這種捨我其誰的態度,讓台灣蝴蝶分類來龍去脈得以梳理一次,他期待透過這套書,為未來蝴蝶研究者打好基礎。

「若沒有這套書,我們還在使用錯誤的學名。」他說,與其一個一個發表論文更正學名,蝶類誌一次處理數十至數百個蝶類名稱,一次更新,發表到台灣物種名錄,大家就能使用。台大昆蟲系退休教授楊平世為每一本台灣蝶類誌細心寫序,此書序文更將《台灣蝶類誌》譽為昆蟲界的「台灣之光」。

書籍以中英對照,國內外學者都受益。幾個國外知名機構和大學等一出版都來索取;日本的蝶會更是每發表一本台灣蝶類誌就寫書評。這套書內容將持續更新。林務局表示,後續將比照《台灣鳥類誌》模式,不斷更新及補充最新資料後,以電子書上傳網站,讓全世界的蝶類研究者都能上網查詢參考。


看似一片枯葉,其實是蛺蝶科成員枯葉蝶。攝影:徐堉峰

標本的力量

當徐堉峰看到洪堡大學和自然科學相關學院,保存著二戰大轟炸後的殘蹟:一整排大樓有三分之一不見了,標本館外牆裸露著凹凹凸凸的鋼筋,和標本保存形成極大的落差。他問,標本怎麼沒被炸掉?
「那時候知道戰爭要輸了,我們資源不夠,可是我們情報還不錯,早在大轟炸前幾個月,就動用所有的人力物力,將所有的標本打包運到鄉下藏起來。等戰爭結束再運回來。」負責的教授說。
徐堉峰很好奇,都沒錢整修房舍了,怎麼標本保存這麼好?對方答覆:「房子將來有錢再蓋就好,但標本是人類知識的載體,失去了無法復原,重要性遠高於這些硬體建設。」他們對於標本的珍惜,令徐堉峰感動,更令他驚喜的是,他們樂於出借珍藏的標本。
標本的存在就是讓有資格做研究的人,透過它轉化成知識。」對方解惑。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補助廣告經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