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中三種溫室氣體濃度破新高 甲烷連二年增幅「異常」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大氣中三種溫室氣體濃度破新高 甲烷連二年增幅「異常」

2022年11月03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6日即將在埃及登場,地球卻傳來壞消息。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10月26日發布《溫室氣體公報》(Greenhouse Gas Bulletin),2021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這三種主要溫室氣體的濃度都創下新高,甲烷更是連兩年創下最大增幅。

《溫室氣體公報》發布隔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也發表年度報告指出,各國承諾的溫室氣體減量規劃仍然不足,可能導致本世紀地球平均溫度上升2.8 °C 。聯合國警告,如不能加快行動腳步,全球將面臨一場災難。

image1170x530cropped

燃燒化石燃料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圖片來源:Marcin Jozwiak via Unsplash

三大溫室氣體均上升 甲烷增幅「不尋常」

根據《溫室氣體公報》,2021年二氧化碳濃度為415.7ppm,甲烷為1908ppb,一氧化二氮為334.5ppb,分別較工業化前水準增加49%、162%和24%,以甲烷增加比例最高。

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效應來源,僅次於二氧化碳。世界氣象組織資料顯示,甲烷濃度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增加15ppb和18ppb,是1983年開始有系統記錄以來的最大增幅。

溫室氣體幾乎年年上升,但這樣的增幅並不尋常。世界氣象組織解釋,甲烷的來源很多且相互影響,不易明確指出個別的排放量。近兩年的「異常」原因不明,可能是生物和人為因素導致。

Picture1_19

甲烷濃度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增加15ppb和18ppb,連續兩年創下最高增幅。圖片來源:WMO

有人將矛頭指向石油或煤礦的開採,或天然氣和工業洩漏,不過,熱帶濕地、稻田等自然界也有所謂的「氣候反饋」(climate feedback)。

世界氣象組織說明,隨著地球暖化,有機質分解得更快。如果有機質在無氧情況下在水中分解,則會導致甲烷排放。這個過程可能形成正回饋:當熱帶濕地變得更加潮濕和溫暖,就有可能產生更多的甲烷排放。

二氧化碳主要來自燃燒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雖然在疫情期間曾一度減少,但2020年至2021年的增幅比過去十年的平均年增長率更高。

一氧化二氮是第三大溫室氣體,海洋、土壤、生物質燃燒、化肥和工業製程都可能產生一氧化二氮。

減碳承諾與行動均不足 聯合國呼籲:時間不多了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說,這些數據說明了我們「正朝向錯誤的方向前進」。我們應運用更有效率的方式降低甲烷排放,而最急迫、最首要的仍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時間已經不多了」。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隔天(27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跟著發布《2022年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 2022)指出,各國所承諾的溫室氣體排放計畫(國家自主貢獻,NDCs)仍然不足,本世紀地球平均溫度可能上升2.8°C。

今年聯合國氣候大會即將在埃及舉行,世界各國領導人將針對溫室氣體減量更新協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警告,採取緊急氣候行動的時間所剩不多了。如果各國應抗氣候危機的努力沒有大幅增加,全球將面臨一場災難。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許祖菱

大學就讀傳播學系,現在是文字/影像/翻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