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股潟湖的美麗與哀愁
對於平日習慣「腳踏實地」的台北人而言,第一次到七股看到漁民水面踏行的「輕功」,真是敬佩不已。從那次起,才讓吸引我對「潟湖」進一步認識的好奇。
七股潟湖與其他地方的潟湖不同之處,在於其為台灣本島的最西端,約 1100公頃的面積,是台灣最大的潟湖,更是全世界瀕臨絕種黑面琵鷺最大的棲息地。此外,它是由二個陸連沙洲北起青山港汕、南為頂頭額汕,加上一個離島沙洲網仔寮汕做為與海洋的緩衝帶,也因此擁有兩個出海口,因此潟湖的水質具有充份的循環而相當潔淨。當地因此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潮間帶溼地的生物多樣性,加上特有的漁村景緻與產業文化,形成了生態與人文產業並存的美麗面貌。
但是,這樣的美麗平衡,近30年來面臨嚴厲的衝擊。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的資料顯示,七股潟湖離島的網仔寮汕在民國64年至94年期間,受侵蝕與退縮約885公尺,平均每年約30公尺,七股潟湖的面積也從1600公頃減縮至1100公頃。
沙洲守護的功能大減,潟湖因而淤塞縮小,不僅僅是七股漁民的生計受到威脅,潟湖這個天然的海岸水庫滯洪功能也將因而降低,無法承納將軍溪、大寮排水和七股溪上的洪水,將軍、學甲、麻豆、下營及七股、佳里等地區的淹水情況也將惡化。
在地力挽狂瀾
三四年前,當七股漁民發現青山港汕南端與網仔寮汕北端有破損之象時,即已憂心忡忡地提出警告,並向縣府陳情。但是,海岸變遷的困境,豈是七股人或台南縣人能獨力因應與解決的?
這幾年,台南縣政府提出護沙衛潟湖的幾個近自然工法,並一一試做,包含於潟湖淤積處抽沙、編竹籬定沙、植生、海事固袋、離岸堤、潛堤、沙腸袋、竹樁、筐網等等。
不少人質疑,這些與大自然對抗的方法會有效嗎?對七股漁民而言,這不僅是有無效用的學理問題,更是生存攸關的問題。
向中央爭取約1.6億護沙經費的台南縣水利局局長彭紹博告訴我,就像有太多疾病是我們無法治癒或根本不清楚病理的,但我們不會因此而束手待斃,總是要嘗試治療。
七股護沙工作行動計畫
經歷一年來的嘗試與摸索,七股漁民與台南縣政府初步肯定護沙的功效。在今年一月初所發起的志工牽手護沙工作中,用竹幹與竹枝所編置的攔沙架在短短一個月內即聚集了一公尺多的沙堆,有效增加沙洲的高度。因此,在多次的檢討會議後,七股護沙在地團隊擬定了「秋末冬初編置攔沙竹架、春天植生、全年監測」的志工參與方案,希望透過全年無休的志工參與,來守護七股潟湖與沙洲。
護沙工作將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於七月開始進行「在地團隊培力工作坊」,進行培訓工作;一方面與居民溝通、進行資源的調查,規劃工作進行的方式與步驟;另一方亦開始進行工作訓練,包括當地自然與文化背景的解說、護沙工作的進行與操作,協助參與服務者能在往後的服務中採取正確的行動。
第二階段以「護沙」為主要任務,透過9/29~10/02四天三夜的「生態工作假期」,由當地居民和國內外志工共同展現地球公民的責任,一起守護土地。
第三階段則以「植生護沙丘」為主要任務,預計於明年春季辦理。因為護沙行動只是留住沙子的第一步,接下來更要以植草等方式,協助沙子「落地生根」。
護沙衛潟湖不是七股人的門前雪,而是台灣海岸變遷的整體問題中的一環,今年九月底的七股護沙生態工作假期,希望您來一同以行動體認七股海岸的美麗與哀愁,希望在您的參與之後,為七股潟湖留下希望。
今年九月底的生態工作假期除了既定的護沙工作外,主辦單位亦安排一系列的體驗。包括參與漁村工作,如整理蚵架、手拋網、定置漁網等,並親訪鹽山,認識製鹽的過程,同時探訪黑面琵鷺保育管理研究中心,而難得的潟湖夕景更是不容錯過! 對在台灣有著四年推動經驗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而言,從與七股社區合作推動生態工作假期一事開始,由地方的行動力可見地方的活力與能量;當地社教系統實扮演重要推手,將護沙的行動逐步分階段落實,並運用社區大學的平台,強化人與土地互動的關係,並組織及強化志工理念與技能,這也使得護沙工作導向在地化、生活化,而非曇花一現的「為活動而活動」!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