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溶氧低 元凶疑迪化污水廠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淡水河溶氧低 元凶疑迪化污水廠

2007年08月20日
摘錄自2007年8月20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淡水河水質劣化,台北市環保局監測發現今年(2007年)連續數個月淡水河重陽橋段、關渡橋段水中溶氧量都不到1mg/L,初步研判可能與迪化污水廠啟用有關;為釐清污染原因,市府計畫下個月降低迪化廠處理量,再監測溶氧量等污染指標變化情形。目前每日處理約47公噸的汙水,下月減至每日20噸。

台北市環保局長沈世宏表示,溶氧量不足影響水中生物生長,不找出溶氧量降低的原因,淡水河即使可以不臭不髒,卻無法達到「活化」的目標。沈世宏指出,若證實迪化廠為溶氧量降低主因,未來就要看能不能提升污水廠處理效能,若無法提高效能,可能就要減少迪化廠的污水處理量,或考慮其它方式。

北市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長吳俊賢認為,迪化廠去污率可達85%到90%,已經是2級處理的等級,效能可說相當好,生化需氧量的處理效能更是高,應該不致於影響河川中的含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