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28日
摘錄自2007年9月28日中國廣播公司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大閘蟹無法登台,民眾轉而吃本土養殖的螃蟹,野生台灣毛蟹更成為老饕眼中理想的替代品。不過,農委會漁業署表示,台灣毛蟹因為養殖難度高,市場經濟規模小,目前全都依賴野生撈捕,受到過度撈捕的影響,數量已經大幅減少,為了生態並不贊成民眾吃毛蟹,漁業署現階段也沒有發展台灣毛蟹養殖的計劃。
台灣毛蟹是台灣特有種,多數分數在台灣東部,分佈最多的是南澳地區,近年來受到棲息環境過度開發,人們濫捕的影響,數量已經大幅銳減,宜蘭縣政府曾經禁止撈捕過,不過成效不彰。
目前無法「完全養殖」毛蟹;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沙志一指出「所謂完全養殖是種苗不靠天然的,就像鰻魚;日本鰻我們不能完全養殖,必須每年撈鰻苗,但我們有七、八十種水產品我們可以完全養殖,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毛蟹如果要養殖的話,要去撈小苗的話,那是很難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