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合作消費運動裡 學習自覺的小社員 | 環境資訊中心
聰明綠生活

在大合作消費運動裡 學習自覺的小社員

2007年12月07日
作者:張雅雲(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主編)

合作社產品主張地產地銷,支持本土農業我們的生活總少不了吃,諸如:早餐的奶茶加火腿蛋、午餐便利超商的微波便當、下午茶的咖啡加蛋糕、晚餐上館子的牛排套餐。一天下來我們真的吃了不少,但對於「食」這個主題的延伸,例如;我們到底吃進了什麼?吃下的食物是從哪來?是誰種植生產的?又食物要經多久的旅程才會到達我們手中呢?可曾費神思量呢!

從消費者到生活者

曾經的我也是如此,對於吃這事根本鮮少思考,對於購物消費雖不至於狂熱,但搶便宜的百貨週年慶加減報到。這種「Just Eating」、「Just Shopping」的不假思索,伴我渡過好多春夏秋冬。

直到寫論文時,在眾多的閱讀資料中有本書是《從廚房看天下─日本女性生活者運動三十年傳奇》,是這本書開啟了自己對「共同購買」的初步認識,知道日本有生活俱樂部生協從329瓶牛奶開始,而展開了生活者運動;而台灣則是一群主婦從買米買萄葡到創造出以女性為主的合作運動事業。當時感受最深刻的是,女性在自己熟悉的場域裡找到翻轉的力量和實踐的舞台,也對「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有了一點點認識。

或許想法相近的人可能有差不多的磁場和波長吧!二○○四年十月我也成為「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一員。剛換工作時朋友問起「在哪工作?」自己回答「主婦聯盟合作社。」會有朋友再問「是那個賣衣服的主婦商場嗎?」也有人會說「主婦聯盟呀!就是常上街頭抗議的團體嘛!」看來大家還真是不清楚「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是什麼團體呀!

從共同購買到消費合作社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與「主婦聯盟保護基金會」這兩個團體不一樣嗎?沒錯,這確實是兩個獨立的組織,但在發展歷程上確時實是有關係淵源。合作社的前身是從1992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消費品質委員會開始,歷經潭墘社區合作社、理貨勞動合作社、生活者公司、綠主張公司,到2001年才成立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1990年代是台灣民間草根蓬勃發展的時期,不論是環保運動、消費者運動或是社區營造在此時期也有匯集交流。希望跳脫消費者保護運動總是在只能在傷害造成後才求償的消極思維,希望更積極追溯源頭來保護環境,產生介入生產、消費到廢棄處理的行動,類似的想法開始有人提出。認識共同購買及合作社的入門書

1992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以消費品質委員會為基礎,開始拜訪日本生活俱樂部生協,陸續翻譯《我是生活者》、《從329瓶牛奶開始─新社會運動25年》等書,為共同購買籌劃準備。借用日本大戰後的消費者自主運動,一群主婦以「共同購買」號召「消費者力量」,共同尋找品質純正、價格合理的生活必需品。主張以集結的消費力來改變社會及環境;消費是手段,豐富多樣生活才是目的;此外,生產和消費不再是斷裂的兩端,是透過共同購買建立信任,創造生產和消費共同提攜合作的可能。

一路走來「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雖然歷經不同組織的轉折變革,但始終是以「共同購買」貫穿其中。穩固的共同購買運動後來也以消費合作社的形貌來延伸,是呼應回歸非營利、消費者自主、永續經營的初衷,也宣誓著對扶持弱勢和地區社會的關懷,致力創造一個符合環境正義、社會公平的另類市場機制。

個人、家庭 就是實踐的場域

開發再生衛生紙,是合作社力行環保的表現自己也曾經經歷不知道該如何把主婦聯盟合作社說清楚、講明白,因採訪工作不斷接觸農友和生產者,慢慢體會到作為一名社員的幸福、農友生產者的辛苦及堅持,以及每項產品的得來不易。當自己已是認同合作社理念的社員時,當然就要忠實利用合作社的產品。

不過從開始購買合作社產品,到進階要說服家人也認同時,這又是一大段的溝通歷程。例如:反對家人購買強調去汙力強的市售洗潔劑,改選合作社的蘇打粉加米醋?不買麵包店現做的新鮮麵包,而選擇合作社扶持身心障礙朋友製作的冷凍麵包?這當中的為什麼,一定要說出個所以然,家人才會接受,不能只是用「因為這是合作社的產品」來回應,而且要一再重覆提醒,慢慢家人才會有接納的共識,否則就成了家人口中的環保激進份子,被調侃說「是信了主婦聯盟激進教」。     

價值與價格的生活學

其實被說是「信了主婦聯盟教」的社員,往往是在自己生活中有更深層的領悟和實踐。有社員是親自挖了一畦田整地種菜後,遇到寒害菜苗被凍傷,遇到颱風辛勤栽種的蔬菜被風收後,真正感受一把菜三十五元真的不貴,也深刻體會到農友看天吃飯的心情。從此以後,不會在颱風天後抱怨菜醜或擔心缺菜,而是也會反過頭問「農友那邊的狀況還好嗎?」

也有社員覺得合作社的雞又油又貴,有實驗精神的她自己動手養雞,從一對公雞母雞,到有了一窩蛋,到孵出九隻小雞,小雞再到可吃的雞,這過程所花的時間、精力和飼料錢一切加起來後,她說「親自養雞後,才發現養雞不容易、養雞學問大,而合作社的雞真的不貴。」   合作社照顧弱勢,開創婦女就業機會

經過三年在這團體中的浸淫學習,自己除了是工作人員,同時是出資股金、利用產品、參與活動的忠實社員。現在如果有人問我「主婦聯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合作社呀?」我會先簡單說「她,是一個把『吃』當一回事的合作社;她,是把『消費』當一回事的合作社。」不過,合作社的吃和消費雖圍繞著生活細節卻有著大大的學問,環境保護、社員健康、永續農業、勞動生產和甚至是民主社會的實踐均有關連,這些交錯面需要不斷反思提問、探究問題、直指核心。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張起一個「生活」、「消費」、「合作」的無限可能的向度,只要你加入必可在此找到屬於你的實踐立足點。

 

【相關資訊】

認識共同購買及合作社的入門書

《從廚房看天下─日本女性生活者運動三十年傳奇》                                     

作者:賴青松

出版:遠流

《從329瓶牛奶開始─新社會運動25年》

作者:岩根邦雄

譯者:生活者日語讀書會

出版: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入社說明會

合作社是社員合作成立的「生活共同體」,以生活者的角度去關心自己、環境及生產的勞動者。12月起全省各站所將有多場入社說明會,不論是是想加入者,或對合作社有興趣,歡迎參加,充分了解合作社理念後再入社。場次請上網查詢

 

農業講座公告

農夫、農村、農業,餵養了人類,但感覺三農卻離離我們很遙遠。

現代人如果也想接近農業、重返農耕,有些什麼樣的機會和實踐路徑呢?

在印度也有知識分子投入,開展出影響印度甚至全球的種子保育運動。

看看台灣經驗,也認識他山之岩,歡迎加入我們貼近農業的行列。

半農半X的生活~從青芽兒、溪底遙,談重返農地的實踐

講師:舒詩偉(青芽兒主編)

馮小非(溪底遙學習農園召集人)

時間:12/11(二)14:00—16:00

地點:三重總社(三重市重新路五路408巷18號)

報名電話:02-2999-6122#123或124(月刊編輯室)

咦!種籽有銀行~認識印度的自由種子運動

講師:黃淑德(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

時間:12/18(二)14:00—16:00

地點:士林好所在(士林區福志路38號)

報名電話:02-2999-6122#123(月刊編輯室)或2832-9556(士林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