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陣線:農委會欺上瞞下 公聽會不公聽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農村陣線:農委會欺上瞞下 公聽會不公聽

2009年04月21日
本報2009年4月20日台北訊,呂苡榕報導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黃志仁表達對公聽會的不滿馬英九曾針各界對於農村再生條例的質疑,表示條例是由下而上,並且會廣徵民意。但在實際的「公聽會」場上,發言民眾必須先經過登記才能發言,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鐘怡婷表示,「公聽會」上沒有說明「再生條例」為何,連條例內容都沒有發給參與民眾,整場「公聽會」就像政策宣導。

立委林淑芬認為,對於有疑慮的第三章「土地活化」政府完全沒有解釋其對農民的傷害。農委會在「公聽會」上的作法真的是欺上瞞下,不顧馬總統的廣徵民意,也不處理民眾對條例的質疑。台灣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則表示,要在六天辦完11場說明會,如此草率的執行方式,不知道農委會未來是否真能負起政治責任。

水保局避重就輕,將農村環境改善當作目標宣導,但針對「整合型農地整備」問題卻不願說清楚,立委翁金珠提出,「公聽會」上只告訴民眾能夠獲得經費改善環境。實際上這個條例卻讓地方勢力藉此獲利,對於小農卻不會有幫助。農村需要的是能夠「自產自銷」維持農產品的銷路同時改善生活環境的政策,唯有如此農村才能真正再生。

針對農村再生,水保局提出各地社區營造成功的範例,告訴農民支持再生便能改善農村。吳東傑認為,農村條例執行的結果是地方多數能夠決定私人土地重整方式,甚至重整的經費要由農民自行支付。許多農民本身就是因為經費不足所以才無法改善,強制重整是否異位農民最後得放棄自己的土地。

兩千億或許對許多社區而言是極大誘惑,但社區營造應該是循序漸進,一次砸大錢只能營造了硬體,卻營造不了人。鐘怡婷表示美濃當地經驗是,許多硬體建設的結果,和農民想像的不一樣,可見公共資源要落實改善地方此一目的,最後反而不適用於地方,甚至破壞了當地景觀。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鐘怡婷提出質疑林淑芬說,台東的鄉親質疑農村經過再生會不會只是水泥化、財團化。面對這些質疑政府從無正面回應,因此希望政府真的能聽取各界意見。也不要以公聽會形式包裝行銷政策,而是真正對民眾說清楚條例,否則農村再生真的要變再見。

關心此條例發展的各界人士組成「台灣農村陣線」,他們追蹤4月17日第一場於台南縣白河鎮,自製紀錄片,證明水保局的公聽會「很不公聽」,並呼籲舉辦聽證辯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