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飲食指南的公布,意謂著對個人什麼該食用多些和什麼應食用少些的科學性專業建議。但更深入一點來思考,這種指南的內容很有可能會影響到食品產業的既有利益和市場佔有率。例如,於近日公佈由衛生署委託台灣營養學會修訂的《新版每日飲食指南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中建議民眾增加豆類製品與低脂奶類的攝取,因此不難預期將有許多國人會開始增加此類食品的消費。相較之下,未在《草案》內容中的食物,其市場上的銷售業績就可能會受到衝擊。
《草案》參考了2005年「美國聯邦飲食與營養教育方案」以及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公室非傳染性疾病全國防預計畫中的飲食指南」(CINDI dietary guide)等先進國家的食品安全研究資料與科學評估觀點,提出有別於民國84年版本的修正建議,可說是政府與學界攜手為國人食品安全付出心力的具體作為。而《草案》本身的內容也揭示了飲食與環境和永續發展之間的關聯性;例如在第四條的說明中指出,許多證據顯示,以植物性食物佔大部分之飲食,對健康較為有利,且符合節能減碳之環保原則,對延緩全球暖化、預防氣候變遷及維護環境永續發展至為重要。這其實就是世界友善農業基金會(CIWF-TRUST)在2004年《少吃肉-利益全球》報告中的核心倡議。又如第六條提及,選擇在地食材不但較新鮮,且減少長途運輸之能源消耗。此與《時代》(TIME)2007年3月1篇「即時享用更勝有機」(Eating Better than Organic)專文中所呼籲的在地飲食觀相契合。而其它如減少鹽漬食物、注意食品標示的建議也都相當值得推廣及宣導於國人。
惟食品安全問題在經貿全球化與工業程度複雜性高的當代,已經非純粹的營養攝取、健康維繫、食因性疾病防治等議題,也不單單涉及環境永續發展的面向,而是進階到具有權力與利益的技術政治(technopolitics)問題。譬如,《指南》中提及14次以上的穀類或全穀類食品,建議國人每天至少有一餐應食用非精製的穀類,但卻沒有對「全穀類」的性質再做進一步闡明。事實上,當地球生態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農作生長條件因水資源匱乏與耕地沙漠化現象而逐漸惡化時(最近政府還在擔心梅雨季節降雨量不夠,可能會導致休耕),基因改造的生物科技應用就成為食品產業的一種選項,甚至是未來的趨勢。但基改技術所生產的穀類是否和正常條件下栽種培植的穀類具有同樣助益人體健康的效用,還是可能導致罹患癌症或其它病變的風險,確是目前一項處於高度爭議的問題,也同時是WTO近幾年所面臨的一項棘手貿易爭端(歐體生技產品案)。事實上,類似的情況在國內也同樣存在。政府自1975年以來數次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但修正後的規範仍未讓食品市場朝向公平競爭與消費者權益優化之方向邁進。部分立委站在業者立場要求法令核可標準應予放寬,強調不應妨害國內生物技術的發展。但依據2007年台灣經濟研究院孫智麗博士等人的研究,大多數受民眾都認為應該強制市售基改產品有清楚的標示作為識別。此外,有43%的受調消費者表示,願支付較高的金額購買非基改食品。
儘管食品安全難以取得超越兩岸關係或總統出訪的媒體關注,但實際上卻攸關每一個國民的日常生活與生命健康。上述《草案》的公佈代表政府的用心,但衷心冀盼相關的配套措施能盡速完成,而不要是又一次的為德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