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瑪星鐵道特文區變商業區 民間怒吼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哈瑪星鐵道特文區變商業區 民間怒吼

2009年07月04日
摘錄自2009年7月3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高雄市府將哈瑪星鐵道的特文區變更為商業區,引起多個民間團體反彈,2日晚間在代天宮舉辦野台話,發出怒吼,日後將繼續舉辦公聽會及論壇,推動「高雄港站鐵道文化保存運動」。

對此,都發局都市開發處長王啟川表示,持續與文史團體及居民溝通,朝文化與開發的共榮方向努力,在細部計畫調整中,將民眾聲音納入考量。

具有百年歷史的哈瑪星台鐵高雄港站,10多公頃腹地原規劃為特文區,包括哈瑪星文化協會、舊城文化協會、柴山會、南方野盟等多個民間團體,主張市府及台鐵應保留全區的房舍倉庫、場站軌道、老樹及土地公廟等,建立一個文化與教育功能的「鐵道文化園區」。

不過,市府今年3月的都市計畫委員會會議,將大部分的特文區變更為商業區,只留下一塊「鐵道博物館」預定地,引發文史團體抨擊,認為市府未向當地民眾、文化界公開說明,企圖將骨董當廢鐵賣。

文史團體決定站出來,2日起連續10週、每週四晚間舉辦居民參與的野台話,希望凝聚哈瑪星居民共識,反對本案爭議未解決前,台鐵自行拆毀站區設施,更不允許台鐵與市府將站區土地分割零售。

高雄大學講師李重志強調,台鐵高雄港站在台灣鐵道航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市府曾經承諾,要將高雄港站以「鐵道文化園區」保留下來,如今面臨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