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是一個動態的系統,科學實證說明了「不斷自我改變」是自然界唯一恆存的定則,全球變遷的衝擊有著許多面向──包括了生物物理、社會經濟以及政治面向,而這一切幾乎都意味著生態保護區將大受影響。由於已經有學者在之前的建議案中提及社會經濟和政治議題,參與第五屆世界保護區大會各小組會議的與會成員都開始理解到:生物物理變遷的問題亟需我們特別關切,在氣候變遷議題方面尤其是如此。氣候變遷不管就其成因或是影響性來說,都是全球性的,足以改變環境中的基本物理特質;也因此,氣候變遷與其他全球變遷力量間的交互作用,將對保護區產生全新且不可預期的衝擊。
生態系統與物種會隨著氣候變遷而發生變化,因此我們得設定更多的新保護區,而對現存的保護區而言,我們也需要新的管理策略。今天極地的冰層、冰河正逐漸融解,海平面不斷上升,氣候變化將加劇外來物種入侵與疾病的問題,進而取代原生物種;再結合人口膨脹、開發面積擴張與土地利用變更等現象,因此在目前資源有限的情形下,氣候變遷讓我們必須挹注更多的資源在這個議題上,因為保護區需要新的資源來保持內部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健全。
氣候變遷對生物多樣性的衝擊主要發生在熱帶國家,然而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卻是歐美等先進工業國,這個現象將引發國際平等問題,也因此,一套新的國際補助與賠償機制,是勢在必行的。
溫室氣體的濃度提高造成氣候變遷、導致物種絕滅的過程,構成「氣候系統中的危害界面」。近期研究顯示,當二氧化碳濃度高達工業革命前二倍時,可能迫使大量動、植物走上絕滅──這是我們不願見到的後果,是故,如何將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在頃刻間穩定化,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因此,面對氣候變遷問題,必須有雙管齊下的策略來保護生物多樣性:
a. 藉由限定溫室氣體排放來控制氣候變遷
b. 負責擬定保育策略的組織,應妥善規劃新設的生態保護區,使其具有抵抗全球變遷的能力,同時設置生態走廊,以保障生物多樣性免受氣候變遷的威脅。
在第五屆世界保護區大會中,負責討論「建立完整保護區體系」小組的討論成員,在跟其他小組成員交換心得之後,呼籲採取以下步驟,以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
1. 呼籲政府與民眾去瞭解,保護區目前正受到全球環境變遷與其他變遷現象的威脅。
2. 力促各國政府控制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將其保持在氣候變化不致威脅或消滅物種多樣性的程度;並透過政策工具(包含批准京都議定書),使得全球溫室氣體減量能在各國與全球層面都達成預定目標。
3. 力促有志人士減少使用化石燃料,以作為政府與其他民眾的模範,並要求各保護區單位作為表率,率先裝置清潔能源系統,並以這些例子為清潔能源現身說法。
4. 要求IUCN以及其會員對氣候變遷對保護區造成之影響採取區域性的分析,並瞭解新的保護區管理策略的需求,包括:
a. 立刻將現有的知識與工具加以應用,並不斷尋求改進,使保護區網絡更具有抵抗變遷的能力。
b. 進行短期、5年期目標的研究,針對淡水、海域與陸域生態系展開先期研究,瞭解氣候變遷對保護區造成的影響,同時並結合區域性氣候與物種變化的模型推演。
c. 進行長期、10年期的研究,建立持續性的氣候變遷衝擊區域性研究,希望監控範圍能涵蓋全球。
5. 力勸政府單位、捐助者、發展贊助單位共同建立全球性籌資機制,以支持保護區遭受氣候變遷影響所需的額外花費。
6. 請求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地方團體共同協力,將具重要代表性的物種或生態系指認出來,並透過詳細規劃,使瀕危的生態系免受氣候變遷所影響。目標如下:
a. 於2012年前找出所有受威脅的物種
b. 於2015年前找出所有受威脅的物種與生態系
7. 建議IUCN世界委員會對保護區採取下列行動:
a. 加強環境工作者、管理單位與社區間的合作關係,以提供更深入的專業知識與意見,做為保護區面對全球變遷的對策、調整之道。
b. 藉由討論與溝通,找出妥善因應全球變遷的方式,並針對變遷現象調整管理對策。
8. 建議IUCN物種保育協會與IUCN世界委員會共同合作,找出目前所有保護區中,可能因當地的氣候變遷而瀕危或絕種的生物種類,並採取因應的管理辦法。
9. 建議政府、保護區規劃與管理單位採用「抵抗力」的概念,並採用高適應性的管理方式,來緩和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這些管理策略包括妥善規劃保護區之間的連結網絡,使其易於針對變遷而調整對策。
10. 建議第五屆世界保護區大會,針對將氣候變遷融合入保護區管理方法與其他保育策略的影響,評估其成效。
原文詳見:http://www.iucn.org/themes/wcpa/wpc2003/pdfs/outputs/
recommendations/approved/english/html/r05.htm
資料來源【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
版權歸屬IUCN - 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環境資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