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日檢視水源保育費 環團:經費應信託化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水資源日檢視水源保育費 環團:經費應信託化

2010年03月22日
本報2010年3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今年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之主題為「重視安全衛生飲用水」,在此當下,全球至今仍有10億人口缺乏安全衛生飲用水,26億人口沒有安全衛生飲用水設備。而台灣已為全球排名第18位的缺水國,近來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各地全年雨量分配不平均,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執行長顏美娟認為,未來似88水災之暴雨沖刷將日增,可預見巧取豪奪水資源下,大自然反撲將更厲害與嚴重,水質安全堪虞等,水資源破壞與枯竭將更嚴重。

在此嚴峻的環境與氣候條件下,台灣更須謹慎使用水資源。上周五(19日),環團召開記者會要求水源保育費公開透明,更應提供用於水源保護用途的比例。

環保團體主張,水源保育費之使用更應以保育為重,不應用於與保育無關之項目,特別是工程。此外,以永續發展觀點來看,水源保育費實為後代子孫犧牲福祉的補償機制,故在經費支用時不應只考慮當前的需求,而須有部分預留未來使用。

環團建議將水源保育費信託化,設計公開透明的經費支用與監督機制;並重組水源保育費工作小組,各地水源保育區成立「水源保育費管理委員會」,由水利單位、地方政府、社區代表、公正民間團體及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負責審查、監督水源保育費之使用,全部公開透明。

環團重申2006年國家永續發展會議中的倡議,即日用水量超過5萬噸之用水大戶應以自籌水源為原則,若需由現有水源調撥者應向用戶徵收較高費率之水源保育費;若為新開發水源,建議以BOT模式由業者承擔開發及營運費用,以取得一定年限之水權,方能扭轉高耗水產業對水資源予取予求的現況,為子孫留下珍貴的水資源。

田秋堇:買回高山農地進行土地信託

立委田秋堇在接受訪問時提及,屏東縣長曹啟鴻告知,八八水災在太武氣象偵測站測得單日雨量是3000公釐,這是破世界的紀錄,但政府不敢公佈。南部水庫的蓄水功能,因八八水災淤泥,已達不到原設計功能50%。台灣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水資源保護更形重要。

她認為,過去因為錯誤的政策,鼓勵農業上山,又放任不管,拖垮自然生態與水源;種出來的蔬菜水果,運出來給人民吃,結果是吃掉台灣老本。現在,對於這些在在水源保護區、環境敏感地進退不得的老農,田秋堇認為應以土地信託的方式,由民間或政府購買保留,為台灣爭取多一塊土地。

田秋堇進一步解釋,英國已有成千上萬公頃的土地以信託的方式保留,促進環境永續。英國有些私人將珍貴的土地財產捐出,委由民間團體信託。國外是由民間團體,台灣民眾如果不放心,就由政府做。將那些家裏沒有人願意繼承、不耕做就沒有收入的老農地買回,收歸國有;老農有了養老金,國家多一塊土地生養休息。

她也建議大企業出錢作土地信託。她呼籲大企業,「與其每年舉辦對全民心理衛生不健康的歲末聯歡,不如把錢拿來買土地信託」。土地信託,留住健康永續的土地,「這對後代子孫、個人、企業,都是公共大業。」

企業出面買地的優點是人民不會抬高價錢,私人買有行情。有些地方,路一斷再斷,地價多少已知。田秋堇也說,不忍心聽聞每到風災,在平地的家人擔心山上老人家的安全,為趕回家中,在途中遭逢事故。

「至少政府可以做這些事情,買下這些土地收歸在國家保護之下,林地永遠受保護。」田秋堇也說,她的父親從她小時候就教育她要關心弱勢,而沒有選票的,最弱勢。因此,沒有選票的土地與水源,正是她關心、致力捍衛權利的對象。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